-
公开(公告)号:CN119000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23017.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体屈服应力定量表征的贯入度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薄片状压头进行恒定速率的贯入待测3D打印砂浆,记录测试过程中不同贯入深度时贯入阻力的数值,建立“贯入阻力‑贯入深度”曲线,采集“贯入阻力‑贯入深度”曲线中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线性稳定增长的部分的拟合斜率A,使用压头横截面周长C计算待测浆体的屈服应力。本方法对压头在贯入过程中与浆体材料的相互作用进行物理原理分析获得屈服应力参数,可应用的材料范围广,测试手段简便高效,可表征屈服应力高达范围为1~100kPa,能够有效表征的浆体屈服应力,为建筑材料的3D打印工艺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9326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39992.9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成型的高效辐射制冷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效辐射制冷织物为钙钒石纳米颗粒作为无机填料利用溶胶‑凝胶溶液纺丝技术引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得到,其中,聚合物基体为聚乙烯醇缩丁醛与聚二甲基硅烷聚合而成。该制备方法通过分层多级设计的随机分布以及软质纤维与硬质骨架的协同散射的纤维织物设计,直接将辐射冷却技术集成到各种应用中,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制备成本低、效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制备的层状织物微纤维构成,可以裁切成所需的任意形状;而且具有良好的辐射制冷、柔韧性、自清洁,以及力学性能,适用用于各种应用场景,解决了现有的辐射制冷效率差,清洁能力差,工艺复杂,应用局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36927.1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38/00 , C04B11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多孔水泥基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分层多孔水泥基吸声材料包括海藻酸钙水凝胶球和硅酸盐水泥。其中海藻酸钙水凝胶球由海藻酸钠粉末和氯化钙或乳酸钙水溶液制备而成;首先将海藻酸钠水凝胶溶液滴入不同孔径的塑料模具中,之后浸泡在含钙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制备不同直径的海藻酸钙水凝胶球;再将两种不同直径的海藻酸钙水凝胶球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均匀后烘干即得。本发明人通过利用模板法制备具有不同孔径大小,以及具有分层结构的多孔水泥基吸声材料,其平均吸声系数(NRC)达到了0.5,抗压强度达到了1.42MPa,达成该水泥基材料吸声与力学性能一体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30493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64908.5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体超疏水无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按质量份比包括气相纳米二氧化硅2~4份、水泥100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2~1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粉料混合:按比例将气相纳米二氧化硅和水泥混合搅拌得混合料;2)液体混合:按比例称取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液;3)将混合料和混合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浆料,之后将浆料注模成型、养护后得基体超疏水无砂混凝土。所述的超疏水无砂混凝土具有良好疏水性、耐污性、透气性、抗渗透性和高耐久性,且制备方法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硅烷渗透型防水剂内部防水性能差强人意、耐久性不好的问题,为解决混凝土防水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60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65636.9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损追踪水泥基材料受CO2破坏的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水泥净浆,将成型后的水泥净浆放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2~3天后拆模,然后继续标准养护;(2)将养护后的水泥净烘干;(3)将烘干后的水泥净浆放在碳化箱中碳化;(4)将碳化后的样品取出,利用XCT进行测试,测试完成之后将样品放入碳化箱中继续分别碳化3d、7d、14d、28d和60d。(5)利用专业分析软件VG Studio MAX 2.2处理不同碳化时间下的样品裂缝体积变化,得到不同碳化时间下的样品的裂缝体积。本发明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可以连续无损地获取水泥净浆的碳化破坏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08214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606295.5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1)将氢氧化钾溶解在容器中配制成氢氧化钾溶液,之后将容器置于-20℃~-10℃冷却液循环泵中,搅拌直到瓶内温度降低到0℃~5℃;2)之后将丙基硅氧烷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反应后关闭冷却液循环泵,继续搅拌得到丙基硅醇钾;3)将丙基硅醇钾稀释,之后将稀释后的丙基硅醇钾溶液与酸性硅溶胶均匀混合,得到混凝土超疏水涂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成本较低,易于实现,且制备得到的混凝土超疏水涂料的接触角大于150°。
-
公开(公告)号:CN10894740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97921.8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111/00508 , C04B2111/27 , C04B14/06 , C04B24/2641 , C04B2103/302 , C04B2103/22 , C04B210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包括液料、粉料和粘度调节剂,所述液料为聚丙烯酸酯乳液,所述粉料包括白水泥、石英砂、减水剂和缓凝剂,所述粘度调节剂和白水泥的质量比为1‑1.5:100;还公开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通过加入一种粘度调节剂,能够明显降低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在3h内的粘度,并且能够使粘度呈现平缓上升的趋势,粘度调控效果较优,解决了原本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粘度大且上升快的问题,保证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可施工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02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55587.X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4/32 , C04B38/10 , C04B28/04 , C04B10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39 , C04B28/04 , C04B38/106 , C04B2103/42 , C04B2201/20 , C04B2201/32 , C04B2201/50 , C04B22/062 , C04B14/062 , C04B24/32 , C04B2103/40 , C04B18/08 , C04B18/146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改性超稳定泡沫及其在超轻密度水泥基多孔材料中的应用。通过将纳米颗粒稳定分散在发泡剂中,改性后的发泡剂在搅拌发泡后可实现纳米颗粒对气泡的包裹,使得泡沫由传统的气—液两相结构变为气—液—固三相结构,显著的提高了泡沫的稳定性。由改性后的发泡剂制备的泡沫稳定性好,尺寸细小均一,并且由此制备的超轻多孔水泥基材料强度高,不塌陷,解决了传统超轻水泥基材料性能差等问题,是一种提高超轻水泥基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526505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28456.8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9/34
Abstract: 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过程原位监测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建筑、交通、桥梁、水利、地下工程等领域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原材料的优选和配合比参数的优化;该装置由电磁搅拌装置(1)、试样仓(2)、油浴槽(3)、超声仪(4)和超声夹持仪(5)组成;实验时首先在油浴槽(3)中加满耐热油,然后将油浴槽(3)放在电磁搅拌装置(1)上面,并将电磁搅拌装置(1)中的磁性搅拌子和温度传感器放入油浴槽中,将新拌水泥混凝土浆体放入试样仓(2)中,然后将装有浆体的试样仓(2)嵌入加满耐热油的油浴槽(3)中,最后通过超声夹持仪(5)夹住超声仪(4)的两个压电传感器,使之与试样仓(2)中的水泥混凝土浆体直接紧密接触,并自动记录水泥混凝土浆体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声学参数的变化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9330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57804.4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热双固化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比的组分:细骨料:聚合物单体:光引发剂:热引发剂为65~75:25~35:0.75~2.8:0.85~2.8。其中,聚合物单体含有环氧基官能团和不饱和双键官能团,既可以与光引发剂发生交联聚合,也可以与热引发剂发生开环聚合。该材料粘度低,常温粘度仅1Pa·s,有益于提高粘结骨料含量。本发明结合紫外光辅助的3D打印技术使打印条表面急速固化形成硬壳结构,并对打印条内部浆体加热固化实现完全硬化,最终获得力学性能优异、形状复杂的无支撑结构件,适合应用于真空度低、温差大甚至低重力条件的月球等严酷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