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9782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58606.9
申请日:2018-01-22
申请人: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证据和变权理论的配电网可靠性关联和评价模型及其建立方法,该模型涵盖配电网可靠性双层评价指标,包括上层指标和下层指标;上层指标记为“因素层”;下层指标记为“性能层”;该方法包括分析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明确配电网可靠性与影响因素的双层评价指标;建立配电网可靠性双层评价指标间的单一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基于熵权法和DS证据理论构建配电网可靠性双层指标之间的综合灰色关联度模型;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均衡性,引入变权理论建立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价模型,得到可靠性规划方案的综合得分。本发明解决了单一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考虑了因素变化对权重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9782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0058606.9
申请日:2018-01-22
申请人: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证据和变权理论的配电网可靠性关联和评价模型及其建立方法,该模型涵盖配电网可靠性双层评价指标,包括上层指标和下层指标;上层指标记为“因素层”;下层指标记为“性能层”;该方法包括分析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明确配电网可靠性与影响因素的双层评价指标;建立配电网可靠性双层评价指标间的单一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基于熵权法和DS证据理论构建配电网可靠性双层指标之间的综合灰色关联度模型;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均衡性,引入变权理论建立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价模型,得到可靠性规划方案的综合得分。本发明解决了单一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考虑了因素变化对权重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96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88958.5
申请日:2019-05-10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三维设计软件的变电站设备材料汇总表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物料数据库:收集物料数据,并定义各项信息的含义,实现数据的导入、更新;步骤2)定义工程设备数据库关键字段:在物料数据库中增设用于定义变电三维设计软件中工程设备数据库中各设备对应的关键字段;步骤3)查找物料数据:步骤4)制作设备材料汇总表:工程设备库的设备在工程中使用后,平台会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最终导出设备材料汇总表,材料表依据查找物料数据的结果,显示设备的物料编码、固化ID以及物料完整描述。有益效果:充分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常规设计模式人工判断可能造成的错误和疏漏,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873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16926.X
申请日:2021-01-07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回直流系统低压限流环节的协调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综合考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方面因素,评估各回直流系统对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影响程度;其次计算各回直流系统换流站之间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最后基于上述计算结果确定低压限流环节协调控制方法的控制策略及相关参数,本发明考虑了多回直流系统之间的无功交互影响,能有效减小因无功交互而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从而促进多回直流系统协调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2398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164006.4
申请日:2020-10-27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注入功率为变量的IPFC模型及其潮流计算方法,具体为:直接将注入功率作为变量,等效IPFC对受控线路的影响,通过数学变形使模型不涉及IPFC变流器的注入电压变量,从而建立了一种新型IPFC模型;在此基础上,直接以IPFC注入功率作为潮流计算过程中IPFC的状态变量,构建了以线路功率为控制目标的IPFC潮流计算迭代更新方程,并根据每次迭代的控制目标差值与系统状态量。本发明IPFC模型具备建模简便、模型收敛性好、收敛精度高;本发明IPFC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含IPFC的大电网潮流计算,有利于挖掘IPFC在实际电网中的应用价值和控制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40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711306778.5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发生情况下的电力系统协调控制方法,用于在电力系统故障发生时,保障电网安全以及最优经济效益。该故障发生情况下的电力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将电网发生故障情况下的协调应对控制分为以下四种方式:调整常规发电机组出力、分布式发电机组弃风弃光、调节可中断负荷以及切负荷,结合电力系统修复故障的经济性将四种协调控制方式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调节。该协调控制方法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39813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63990.2
申请日:2020-10-27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MISOCP的含IPFC电力系统潮流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IPFC传统注入模型进行数学变形与变量代换,构建IPFC模型;S2:IPFC等式约束凸化处理;S3:IPFC不等式约束凸化处理;S4:将凸化后的IPFC约束加入到线性化潮流优化模型中;S5:MATLAB/GUROBI优化计算;S6:根据优化结果,反推得变流器输出电压幅值、相角。本发明提出的基于MISOCP的含IPFC电力系统潮流优化方法,利用数学变形、近似处理、二进制展开技术,实现了对IPFC模型的凸化处理,将高度非凸非线性的优化问题转化为MISOCP模型,该模型求解速度快,且所求解具有全局最优性。能够准确、高效、快速地完成电力系统潮流优化的计算,具有较大实用价值,可为综合型FACTS的在线优化调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40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06778.5
申请日:2017-12-11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发生情况下的电力系统协调控制方法,用于在电力系统故障发生时,保障电网安全以及最优经济效益。该故障发生情况下的电力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将电网发生故障情况下的协调应对控制分为以下四种方式:调整常规发电机组出力、分布式发电机组弃风弃光、调节可中断负荷以及切负荷,结合电力系统修复故障的经济性将四种协调控制方式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调节。该协调控制方法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043279.3
申请日:2020-09-28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线间潮流控制器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常规控制的IPFC多目标协调控制系统,制定对应的协调控制策略;针对传统控制器存在的不同工况下的适应功能较差缺陷,设计多目标模糊逻辑控制器及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协调策略;结合粒子群算法和S1所建传统控制器的优化样本,对IPFC模糊控制器的参数因子进行优化,挖掘IPFC在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协调控制潜力。本发明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传统控制器优化样本,设计多目标模糊逻辑控制器,实现对不同目标的有效控制,并就目标间的交互影响制定对应的协调控制策略,挖掘IPFC在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协调控制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549215.9
申请日:2021-05-20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3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协调控制改进方法,所述改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考虑电压谐波、直流电流变化预测各回直流后续换相过程的熄弧角;将预测的熄弧角乘以电气耦合因子,从而指导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输出。本发明该改进方法考虑交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变化,对各个系统后续换相过程的熄弧角进行预测;然后提出各回直流间考虑电气距离的耦合系数,乘以各回直流后续换相过程预测的裕度,从而得到考虑无功交互影响的各回直流裕度评价指标,从而实现对换相失败预测控制输出的指导调节;能够有效地抑制多馈入直流系统的相继换相失败,且与现有方法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响应速度同时考虑了各回直流之间的耦合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