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实心结构的凸极同步电机转子

    公开(公告)号:CN1078347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711347381.0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实心结构的凸极同步电机转子,包括极靴、磁极、转轴以及励磁绕组,所述极靴、磁极以及转轴为由锻件整体加工而成的凸极转子结构,所述凸极转子结构上预留有用于设置励磁绕组的空间,所述励磁绕组在转子上直接绕制而成,在所述励磁绕组下方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本发明通过将极靴、磁极以及转轴采用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均优良的锻件加工成整体结构,无把合螺栓,整体承载能力更强,刚度更好,电机容量可以更大,使转子能够承受更大的离心力,或者在同样离心力作用下,转子部件应力更小,安全可靠性得到极大提高,而且极靴表面为连续曲面,无尖角棱边,消除了局部发热严重的情况,磁场波形更好,高次谐波含量更少。

    一种高速电机用平衡柱钉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80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00885.8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电机用平衡柱钉结构,包括端板和平衡柱钉,端板上设有平衡孔,平衡柱钉装于平衡孔内,平衡孔包括平衡孔孔口圆和平衡孔孔底圆,平衡孔孔口圆的孔径小于平衡孔孔底圆的孔径,平衡柱钉的内端通过塑性变形实现部分进入平衡孔孔底圆孔径大于平衡孔孔口圆孔径所形成的的扩容空间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高速电机用平衡柱钉结构,特别适用于端板密度较小且有密封要求的高速电机转子。其结构简单,风阻小,具有减低风摩耗、提升效率的特点。同时可保证平衡块结构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且有效避免采用螺钉固定的平衡块结构在长时间运行后,存在的螺钉松动带来的振动及噪声,以及高速情况下螺钉飞出的危险。

    一种120°相带变极双速单绕组接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5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16501.5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0°相带变极双速单绕组接线方法,绕组为三相绕组,包括:采用120°相带法分别画出两种极数的星型矢量图;对比星型矢量图找出一极数的A与另一极数的A中相同的槽号,其相同的槽号组成一个基本单元;重复操作分别找出B和C中的基本单元;根据基本单元规律,A中其余槽号依次排布,找到剩余槽号的基本单元;重复操作分别找出B和C中剩余槽号的基本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计一种绕组系数较高、出线头少、无“次谐波”及环流、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变极双速单绕组结构,可使电动机的主要性能达到120°相带绕组相应容量的单速电动机水平,满足节能的要求。

    一种减振支架及采用该减振支架的电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735550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798788.9

    申请日:2017-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支架及采用该减振支架的电动机,属于电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减振支架,包括多个减振板,各减振板侧部通过支撑板相连,所述减振板侧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减振的减振槽,所述减振槽位于支撑板下方;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机,包括上述减振支架,还包括定子以及用于装配定子的机座,多个所述减振支架装配于机座两侧,所述定子装配于减振支架上。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减振支架及采用该减振支架的电动机,结构简单,稳固可靠,实用性强,容易制造,便于推广应用,本发明的减振支架在能够保证电动机所需的刚度需求、保证电动机的位置精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并趋近消除电动机的振动。

    一种定转子风路分隔的冷却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16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653825.7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转子风路分隔的冷却方法;该发明,包括步骤:步骤一:风从定转子两侧入口进风后,进入第一风路通道和定转子两侧的定子线圈端部;步骤二:经过定转子两侧的定子线圈端部风进入第二风路通道;步骤三:风进入第二风路通道的气隙;风进入气隙后,风从第二风路通道的定子风沟,到达定子背面;步骤四:风进入第一风路通道,风从定子背面的多个定子风沟进入,到达定子背面;步骤五:第一风路通道的风和第二风路通道的风均从定子背面出口汇合,最终风进入冷却器转换后再次为定转子提供冷却,完成风路循环;该发明优点为具有能降低风摩损耗,提高对定转子冷却效果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