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1628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446744.5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礁砂混凝土及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单方材料用量,水泥380~420kg,粉煤灰0~40kg,珊瑚砂550~650kg,碎石1150~1250kg,外加剂4.5~6.5kg,抗吸附剂0.27~0.39kg,附加水量35~45kg,净用水量180~190kg。该制备方法采用综合考虑骨料粒形、级配及其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紧密堆积模型来确定不同流动状态下混凝土的砂率,并采用吸水特征点确定附加水量。本发明解决了用现有方法制备珊瑚礁砂混凝土流动性差和强度等级低的缺点,制得的珊瑚礁砂混凝土具有强度等级高,流动性好,坍落度损失小,不易开裂,及单位用水量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4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36091.8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851 , G01N2021/8887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测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面积为S0的检测样本,拍摄获得表面照片;2)对表面照片进行二值化处理;3)对二值化处理后的表面照片进行分析,获得缺陷部分像素点所占的百分比A;4)计算检测样本的缺陷面积S;5)在检测样本表面涂抹填充剂,根据填充剂涂抹前体积V0与涂抹后体积V1的变化,等效取代检测样本的缺陷体积V;6)计算检测样本的缺陷平均深度H,该缺陷平均深度H=V/S;7)根据缺陷平均深度H综合评价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本发明采用图像二值化处理技术和等体积取代法对混凝土外观缺陷进行定量测量,可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评价科学客观,且该方法高效便捷,可大大节约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11628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46744.5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0 , C04B18/08 , C04B18/0427 , C04B14/02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礁砂混凝土及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单方材料用量,水泥380~420kg,粉煤灰0~40kg,珊瑚砂550~650kg,碎石1150~1250kg,外加剂4.5~6.5kg,抗吸附剂0.27~0.39kg,附加水量35~45kg,净用水量180~190kg。该制备方法采用综合考虑骨料粒形、级配及其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紧密堆积模型来确定不同流动状态下混凝土的砂率,并采用吸水特征点确定附加水量。本发明解决了用现有方法制备珊瑚礁砂混凝土流动性差和强度等级低的缺点,制得的珊瑚礁砂混凝土具有强度等级高,流动性好,坍落度损失小,不易开裂,及单位用水量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192245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244347.1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路面刻槽深度的装置,包括:框体,其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开,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刻度;平板,其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与所述框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平板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平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橡皮泥层,其容纳在所述框体内,并铺设在所述平板上;至少一根钢针,所述钢针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所述钢针穿过所述橡皮泥层,且一个所述通孔中插入一根钢针。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成本投入较小,装置可拆分便于携带的优点,同时,测量数据无需复杂计算即可得到路面刻槽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204322261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74156.0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28B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节能型多功能混凝土预制构件养护棚。包括由多根钢管搭建的长方体框架、固定在框架上端面和侧部四面的钢丝网、喷淋装置和太阳能蓄热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固定在钢丝网外侧的蓄水池,蓄水池上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水管,水管上设置有多个穿过钢丝网的喷淋头;太阳能蓄热装置包括固定在蓄水池外侧并与之紧贴向其传递热能的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内填充有相变材料,蓄热装置的外侧设置有太阳能集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太阳能集热能够达到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的有益效果,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温差较大区域混凝凝土预制构件养护的问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