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01424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10103839.3
申请日:2006-08-02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9/02 , G01R31/00 , G01R31/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时钟或信号驱动负载能力的装置及方法,上述装置至少包括以下部分:负载单元,包含选择模块和模拟负载模块,连接被测对象和监测与控制单元;监测与控制单元,包含监测单元和分析控制模块,监测与控制单元连接负载单元和人机接口,其中,监测单元包括性能值采集模块和计算指标模块;人机接口,包含结果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连接监测与控制单元。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可以自动测试出被测对象带负载的能力及不同负载情况下被测信号的参数,评估被测信号的极限驱动能力。该装置比EDA工具更具真实性,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同时,利用该装置和方法省时、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145861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129962.7
申请日:2007-07-20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板业务稳定性自动测试方法系统,其中,该系统可以包括:人机接口,连接到监控部,用于输入配置条件,以及显示来自监控部的测试结果;监控部,与被测单板和测试仪表相连,用于根据由人机接口输入的配置条件,生成测试报文,下发测试报文并采集测试结果;以及测试仪表,连接到被测单板,用于监测被测单板的性能。因而,采用本发明,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另外,利用本发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118255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10103839.3
申请日:2006-08-02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9/02 , G01R31/00 , G01R31/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时钟或信号驱动负载能力的装置及方法,上述装置至少包括以下部分:负载单元,包含选择模块和模拟负载模块,连接被测对象和监测与控制单元;监测与控制单元,包含监测单元和分析控制模块,监测与控制单元连接负载单元和人机接口,其中,监测单元包括性能值采集模块和计算指标模块;人机接口,包含结果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连接监测与控制单元。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可以自动测试出被测对象带负载的能力及不同负载情况下被测信号的参数,评估被测信号的极限驱动能力。该装置比EDA工具更具真实性,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同时,利用该装置和方法省时、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340735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810118620.X
申请日:2008-08-20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3/1664 , H04J2203/0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汇聚、解汇聚的装置、方法及系统,用于四路10G业务,该汇聚装置包括:四个光通道数据单元ODUx生成模块,四个ODUx生成模块中的每个分别与接入的四路10G业务信号中的一路相连接并用于对相连接的一路10G业务信号进行速率适配,并输出具有预设速率和种类的ODUx信号,其中ODUx信号为ODU2、ODU1e或ODU2e信号,四个ODUx生成模块输出的四路ODUx信号具有相同的速率和种类;异步汇聚模块,用于将输出的四路ODUx信号汇聚到一个OTU3或超速OTU3上。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多路不同业务类型的10G业务信号进行混合汇聚,大大加强了应用灵活性,减少了单板的种类以及系统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640686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910168863.9
申请日:2009-08-25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一种带内管理端口复用的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交换处理模块及中央处理器(CPU)处理模块,CPU处理模块通过网口与交换处理模块上的管理接口相连;所述方法包括:交换芯片被配置为:当处于管理模式时,通过其上带内管理接口收发携带私有标签(TAG)的二层管理帧;当处于非管理模式时,通过其上带内管理接口收发普通以太网帧;CPU通过对其上网口收发帧的格式及所述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在进行单板软件调试时与交换芯片间传输普通以太网帧,在进行协议软件调试或对交换芯片进行管理时与交换芯片间传输携带私有TAG的二层管理帧。采用本发明后,省去了一个交换芯片,节省了单板空间和硬件成本,提高了系统设备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40735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18620.X
申请日:2008-08-20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3/1664 , H04J2203/0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汇聚、解汇聚的装置、方法及系统,用于四路10G业务,该汇聚装置包括:四个光通道数据单元ODUx生成模块,四个ODUx生成模块中的每个分别与接入的四路10G业务信号中的一路相连接并用于对相连接的一路10G业务信号进行速率适配,并输出具有预设速率和种类的ODUx信号,其中ODUx信号为ODU2、ODU1e或ODU2e信号,四个ODUx生成模块输出的四路ODUx信号具有相同的速率和种类;异步汇聚模块,用于将输出的四路ODUx信号汇聚到一个OTU3或超速OTU3上。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多路不同业务类型的10G业务信号进行混合汇聚,大大加强了应用灵活性,减少了单板的种类以及系统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821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810119592.3
申请日:2008-09-03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3/1658 , H04J2203/0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10吉比特光纤信道业务在光传输网中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属于光传送网技术领域,发送方将从用户侧接收的10GFC业务信号的速率调整为10GE信号速率,然后将速率调整后的10GFC业务信号映射为OTU2e/ODU2e信号,或者OTU1e/ODU1e信号,并发送到光传输网络上进行传输;接收方将从网络侧接收OTU2e/ODU2e,或者OTU1e/ODU1e信号解帧成速率为10GE速率的10GFC业务信号,然后将速率调整为标准的10GFC业务信号的速率,最后将速率调整后的10GFC业务信号发送到客户侧,从而有助于实现多种不同10G业务的混合汇聚接入,能更有效的利用光传输网的带宽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1640686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168863.9
申请日:2009-08-25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一种带内管理端口复用的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交换处理模块及中央处理器(CPU)处理模块,CPU处理模块通过网口与交换处理模块上的管理接口相连;所述方法包括:交换芯片被配置为:当处于管理模式时,通过其上带内管理接口收发携带私有标签(TAG)的二层管理帧;当处于非管理模式时,通过其上带内管理接口收发普通以太网帧;CPU通过对其上网口收发帧的格式及所述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在进行单板软件调试时与交换芯片间传输普通以太网帧,在进行协议软件调试或对交换芯片进行管理时与交换芯片间传输携带私有TAG的二层管理帧。采用本发明后,省去了一个交换芯片,节省了单板空间和硬件成本,提高了系统设备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821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19592.3
申请日:2008-09-03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3/1658 , H04J2203/0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10吉比特光纤信道业务在光传输网中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属于光传送网技术领域,发送方将从用户侧接收的10GFC业务信号的速率调整为10GE信号速率,然后将速率调整后的10GFC业务信号映射为OTU2e/ODU2e信号,或者OTU1e/ODU1e信号,并发送到光传输网络上进行传输;接收方将从网络侧接收OTU2e/ODU2e,或者OTU1e/ODU1e信号解帧成速率为10GE速率的10GFC业务信号,然后将速率调整为标准的10GFC业务信号的速率,最后将速率调整后的10GFC业务信号发送到客户侧,从而有助于实现多种不同10G业务的混合汇聚接入,能更有效的利用光传输网的带宽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204031653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426800.5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柜,该机柜包括壳体、背板、及按照预设规则排列放置于背板上的单板;背板设置于壳体中,并把壳体隔离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第二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背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口;各进风口、各通风口及各出风口不在同一直线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在第一部分设置进风口、背板上设置通风口、第二部分设置出风口,使得空气可以从机柜的第一部分进入,从机柜的第二部分流出,这样就可以对机柜两部分的单板都进行吹风散热,并且这些进风口/出风口都设置在同一个面板上,降低了机柜的散热风道的设计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