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28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410281.9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F1/00 , G01F23/14 , G01F23/296 , G01L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性无压排水管道流量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检查井、测压管、液位计、液位计安装区域、快速接头、连通管、防水套管、排水管道。由连通管、快速接头和测压管组成了一个简易连通器,通过连通器原理无干扰监测排水管道内部流体液位,结合管道基本参数推算出管道内过流流量值;该方法根据排水管道内部流体表面中心位置雷诺数判断过流状态,对不同状态的流体分别提供对应的流量计算公式,使得监测值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33640.2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集对分析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价方法,筛选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价指标,建立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三级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集对分析法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各级评价指标的联系度;根据各级评价指标联系度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综合评估等级。本方法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能对各地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综合评估,解决了当前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方法以经验和主观性判断为主、不够系统全面、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35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8851.0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河道淤泥絮凝处理方法及系统,属于河道淤泥处理技术领域,方法的实现包括:前置检测室内测定分析淤泥含水率等参数后,由控制系统自动设定初始絮凝剂投加比例、预处理单元搅拌设施速度梯度、搅拌设施搅拌时间,将淤泥及絮凝剂送入预处理单元处理并得到淤泥沉降比曲线,控制系统根据结果构建响应曲面模型实验点参数,以此参数按批次控制淤泥及絮凝剂在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得到实验结果,输出多个响应曲面模型得到最佳工作参数,在最佳工作参数下完成反应后,自动排出絮凝上清液及浓缩淤泥,智能化程度高,实施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09342.9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8 , G06F30/20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SWMM模型,设定雨水调蓄池初始容积和容积调整步长,以水环境容量条件作为模拟设定限制条件,并将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作为校核条件,结合经济条件、用地条件、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业主要求等条件,根据SWMM软件模拟研究雨水调蓄池的运行效果,同时以数据更为直观的预测雨水调蓄池的截污效能,最终确定调蓄池容积。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预测分析雨水调蓄池对初期雨水的截污效果,为初期雨水调蓄处理设施的规模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789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82589.7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管道非开挖扩容施工方法,其包括:S1,在旧短管上开挖第一工作井、第二工作井;S2,在第一工作井内安装推拉设备并连接于导向杆;S3,将整个旧短管切割成多节旧短管;S4,拆掉切割设备,在导向杆上安装上推动设备;S5,在第二工作井的一侧内壁上安装中空顶管机,并在另一侧内壁上安装液压千斤顶;S6,吊入第一节钢质新管至第二工作井中;S7,将第一节旧短管从中空顶管机内推出至第二工作井中并吊出;将第一节钢质新管通过中空顶管机顶进被吊出的第一节旧短管所在的空腔中;S8,吊入第二节钢质新管,并重复步骤S6至步骤S7中的操作,直至将所有的旧短管更换为所有的钢质新管。该方法操作简单,且使用效果好,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65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01281.0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0401 , E03F5/0403 , E03F5/0404 , E03F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处理式道路雨水口系统,包括雨水口、沉淀装置、中间过滤池、溢流池和雨水口连接管,所述雨水口的顶部铺设有雨水篦子A,雨水口与导流管的下端连通,导流管倾斜布置,其上端与中间过滤池连通;所述导流管内安装沉淀装置;所述中间过滤池通过溢流板与溢流口相连,溢流口通过管道与市政排水管路连通;所述溢流口的顶部覆盖有雨水篦子B。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沉淀装置等将初期径流雨水进行了预处理,雨水口的沉积物不再随雨水径流进入排水管道,而是在沉淀区内沉淀,保证了中间过滤池的进水水质,减轻了设施的污染负荷,使整个系统得以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延长了设施的清理周期并削减了养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63060.9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混合区包括混合池和位于混合池内的混合区搅拌器,混合区搅拌器包括下层涡轮叶片搅拌机构和上层直叶叶片搅拌机构;絮凝区包括絮凝池、中心筒、絮凝区搅拌器;中心筒置于絮凝池内,絮凝区搅拌器置于中心筒内;絮凝区搅拌器下层叶片搅拌机构和上层叶片搅拌机构;沉淀区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从下往上依次为沉泥区、下层斜板区、布水区、悬浮拦截区、上层斜板区和出水区;下层斜板区和上层斜板区的斜板倾斜方向不同。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能提高絮体去除,提高出水质量,降低运维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23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36659.8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管道非开挖扩容用中空顶管机,包括同轴配置的内管体和外管体,施工时旧管道从内管体通过;内外管体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传动轴承,传动轴承将空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后端封闭;所述第一腔体的前端设有若干周向间隔布置的切削刀盘,切削刀盘的内端与内管体的外壁固定;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有配水室和泥水室;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内管体转动,与内管体外壁固定的切削刀盘随之旋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中空顶管机的主要部件安装在内外管体之间且与内管体外壁固定,外管体管径不受限制,可以根据所需扩容管径进行调节,扩容倍数不受限制,能够对既有管道实现非开挖条件下的扩容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35428.2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38 , B01D36/04 , C02F1/00 , E03F5/14 , E04D13/04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初期雨水处理系统及初期雨水处理方法,其由旋流沉砂池、混合反应池、沉淀池合建而成;旋流沉砂池为单池,混合反应池和沉淀池各有两池,分别位于旋流沉砂池左右两侧,按流程顺次排列;初期雨水首先进入旋流沉砂池后去除水中砂粒,砂斗中收集的砂粒通过排砂管重力排出;从旋流沉砂池流出的初期雨水流入混合反应池内,通过投加药剂形成絮体;投加药剂后的初期雨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后的初期雨水从沉淀池清水区出水;沉淀池泥斗中收集的污泥通过底部排泥管排出池外,进行处理后外运。本系统能有效去除初期雨水中的砂粒、悬浮物、总磷以及部分COD等,维护管理方便,耗能少,降低了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61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77954.4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性城市雨水系统实时控制方法,获取所在区域的暴雨预警信息,在线监测所在区域的降雨量以及雨水调蓄池的水位H、流量Q,在雨水调蓄池的进、出水口处设置闸门,以暴雨预警信息为基础、在线监测的降雨量为校准得到降雨量信息,先根据降雨量信息控制雨水调蓄池切换为蓄水模式或削峰模式,然后比较雨水调蓄池的水位H与允许水位上限Hmax,再比较雨水调蓄池的流量Q与允许流量峰值上限Qmax,根据比较结果控制雨水调蓄池进、出水口处闸门的启闭以及开度,从而最大程度发挥雨水调蓄池的削峰调蓄功能,缓解城市内涝。本方法可以实现汇水区域雨水系统的全局自动化实时控制,集蓄设施利用率高,能应对峰值径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