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4581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809203.0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殊气候环境下原竹结构综合防护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竹防护处理、原竹检验、原竹结构二次防护处理和检查验收。本发明通过原竹防护处理和原竹结构二次防护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原竹及其部件结构在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防霉、防腐、防蛀、抗开裂等问题,提高了原竹防护处理的效率,缩短了原竹加工生产周期,在防护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在原竹结构防护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04581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09203.0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殊气候环境下原竹结构综合防护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竹防护处理、原竹检验、原竹结构二次防护处理和检查验收。本发明通过原竹防护处理和原竹结构二次防护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原竹及其部件结构在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防霉、防腐、防蛀、抗开裂等问题,提高了原竹防护处理的效率,缩短了原竹加工生产周期,在防护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在原竹结构防护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2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8244.8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竹结构屋面BIM安装与防雷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基层板安装、防雷接地预埋、结构连接板安装、防水处理和沥青瓦铺设。本发明采用BIM建模技术对原竹结构屋面进行预拼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使施工工期大幅度缩短,解决了现有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并对各步骤进行了更深入的优化,杜绝了因现场板材加工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进一步降低了施工工人现场拼装的时间,还降低了施工费用。本发明可实现工程产业化生产,现场组拼方便、工期短、费用低、通用性好,节能环保符合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4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08389.8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竹集束建筑的可调节屋脊连接节点,包括呈人字形分布的两主梁,两主梁的上端通过旋转连接组件相连;所述旋转连接组件包括两块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活动连接板,两活动连接板的一端通过一贯穿两活动连接板的转轴相连;两活动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固定连接板;在固定连接板的另一侧面设有数块相互平行的主梁钢夹板;在各主梁钢夹板上,均开设有至少两预制孔;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的主梁钢夹板对应插入到相邻两行或两列原竹之间的缝隙;主梁与主梁钢夹板通过对拉螺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强度高,吸能效果好,且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28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8253.7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4G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竹结构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预埋定位:在待安装原竹柱的位置处预埋定位构件;2)吊装:当原竹柱长度大于10m时,在原竹柱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点,该固定点与吊绳的一端相连,吊绳的另一端与吊装机的吊钩相连;3)定位:起吊并将原竹柱吊运至定位构件的上方,缓慢放下原竹柱并调整其位置;4)安装固定:对原竹柱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将原竹柱的底端与定位构件固定连接。本发明所述施工方法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空间跨度较大的原竹结构,施工步骤简单,对原竹柱可直接起吊,可预先对原竹柱进行固定点的设置,然后将其运输至现场直接进行吊装,不需要占用过大的施工场地。
-
公开(公告)号:CN1117863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809969.9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竹建筑的防雷方法,包括屋架、檩条以及屋面;所述屋架包括支承柱和主梁,包括如下步骤:1)在支承柱中设置两根钢筋,两钢筋下端延伸至混凝土基座内,上端延伸至屋面上方;2)在屋脊和屋面靠近边缘处明敷第一接闪带,第一接闪带的两端分别与两钢筋相连;3)在屋面上暗敷多根第二接闪带,所述第二接闪带的两端分别与靠近屋面边缘的第一接闪带和屋脊上的第一接闪带相连;4)在靠近屋面边缘的第一接闪带上方,竖向设置接闪针,所述接闪针的下端与第一接闪带焊接。本发明能够对原竹建筑进行防雷。
-
公开(公告)号:CN11178635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809969.9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竹建筑的防雷方法,包括屋架、檩条以及屋面;所述屋架包括支承柱和主梁,包括如下步骤:1)在支承柱中设置两根钢筋,两钢筋下端延伸至混凝土基座内,上端延伸至屋面上方;2)在屋脊和屋面靠近边缘处明敷第一接闪带,第一接闪带的两端分别与两钢筋相连;3)在屋面上暗敷多根第二接闪带,所述第二接闪带的两端分别与靠近屋面边缘的第一接闪带和屋脊上的第一接闪带相连;4)在靠近屋面边缘的第一接闪带上方,竖向设置接闪针,所述接闪针的下端与第一接闪带焊接。本发明能够对原竹建筑进行防雷。
-
公开(公告)号:CN212836190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1673761.0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4B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竹集束建筑的屋脊连接节点,包括两主梁和两曲柱,两主梁呈人字形分布,两主梁的上端与两曲柱的上端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包括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位于主梁的两端以及曲柱的两端之间;在中间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数块竖向设置并相互平行的钢夹板,所述钢夹板对应插入位于中间连接板同一侧的主梁和曲柱的相邻两行原竹之间;所述主梁和曲柱的每一列原竹均通过贯穿主梁或曲柱与钢夹板的第一对拉螺杆相连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并能有效提高屋脊的连接及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51835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677030.3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竹建筑的防雷系统,包括屋架、檩条以及屋面;所述屋架包括支承柱和主梁,在支承柱中设置有两根钢筋,两钢筋下端延伸至混凝土基座内,上端延伸至屋面上方;在屋脊和屋面靠近边缘处明敷有第一接闪带,第一接闪带的两端分别与两钢筋相连;在屋面上暗敷有多根第二接闪带,所述第二接闪带的两端分别与靠近屋面边缘的第一接闪带和屋脊上的第一接闪带相连;在靠近屋面边缘的第一接闪带上方,竖向设置有接闪针,所述接闪针的下端与第一接闪带焊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原竹建筑进行防雷。
-
公开(公告)号:CN212458285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672024.9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竹结构形变监测装置的辅助结构,包括角度调节板和悬臂,角度调节板呈圆形,在角度调节板的圆心处通过连接螺栓与对接杆固定相连,该对接杆的另一端与对拉螺杆连接;悬臂位于角度调节板背离对接杆的一侧,并与连接螺栓转动连接;在角度调节板靠近其边缘处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在悬臂上对应角度调节板上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定位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悬臂通过穿过对应位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定位螺杆与角度调节板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度调节盘能够对悬臂旋转的角度进行调整,实现对原竹弯曲结构形变的监测,同时,避免形变监测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对原竹结构建筑造成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