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填土强夯加固深度与面波波速变化规律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0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35861.0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厚填土强夯加固深度与面波波速变化规律分析方法。所述方法为在深厚填土场地内,选取至少四个试验区域进行不同能级强夯施工,强夯能级包括低、中等、高能和超高能级,并对每个区域强夯前、后分别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多道瞬态面波测试;通过动探击数增长率确定第一加固深度H1和第二加固深度H2;并统计不同试验区相同位置强夯前、后的动探击数和对应的面波波速,建立填土的面波波速与动探击数的关系曲线,确定场地内填土密实度的判断标准。本发明为深厚填土关键力学指标的获取、强夯加固深度的合理确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紧固式锚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79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0485118.1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式锚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锚杆装置包括锚固锚杆系统和环撑式紧固装置,所述锚固锚杆系统包括锚杆、注浆管、锚杆锚固体和锚端固定体,所述锚杆锚固体是在环撑式紧固装置安装好之后,通过注浆管朝向锚孔注浆形成;所述环撑式紧固装置包括钢绞线和等距设置在锚杆上的多组环撑机构,每组环撑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锚杆外的固定套环、活动套设在锚杆外的滑动套环和呈环形分布在锚杆外侧多个顶压片,每个顶压片的两侧通过连接条分别与固定套环和滑动套环连接。本发明将环撑机构安装在锚杆上,通过钢绞线张拉环撑体实现环撑体顶压片与钻孔侧壁挤压受力,实现增大锚固体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增大锚杆锚固力。

    一种紧固式锚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85118.1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式锚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锚杆装置包括锚固锚杆系统和环撑式紧固装置,所述锚固锚杆系统包括锚杆、注浆管、锚杆锚固体和锚端固定体,所述锚杆锚固体是在环撑式紧固装置安装好之后,通过注浆管朝向锚孔注浆形成;所述环撑式紧固装置包括钢绞线和等距设置在锚杆上的多组环撑机构,每组环撑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锚杆外的固定套环、活动套设在锚杆外的滑动套环和呈环形分布在锚杆外侧多个顶压片,每个顶压片的两侧通过连接条分别与固定套环和滑动套环连接。本发明将环撑机构安装在锚杆上,通过钢绞线张拉环撑体实现环撑体顶压片与钻孔侧壁挤压受力,实现增大锚固体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增大锚杆锚固力。

    一种坡体材质及结构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7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79505.6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体材质及结构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所述采集装置包括主机箱和安装在主机箱两侧的至少两组行走机构,所述主机箱通过至少两组行走机构支撑并脱离地面;所述主机箱安装有微机终端和图像采集装置。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岩孔内的岩层进行图像数据获取,并通过微机终端对岩孔内图像数据处理,获得结构与材质进行数据采集,而在传动摆臂与转动轮架的作用下,使得整个装置能够在坡体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行走,从而装置整体再坡体上的行走更加平稳,以此保证采集数据的稳定性,从而获取准确的坡体岩石材质与结构数据,以此能够选择合适的固坡方式。

    利用三维倾斜摄影进行滑坡治理中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3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00303.2

    申请日:2023-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三维倾斜摄影进行滑坡治理中土方开挖施工方法。所述方法是在滑坡产生后需要进行清方治理时,通过无人机巡航三维倾斜摄影得到现场三维地形数据,并在室内数据处理终端完成三维模型重构与空间坐标配准,将边坡滑坡特征面三维坐标数据配合三维模型形成施工空间域,将该施工域中坐标数据输入车载数据处理终端,坐标数据配合车载定位系统,指导车机操纵,同时车载定位系统对超出施工域的操作形成报警反馈,用以矫正机车操纵动作。本发明可用于边坡滑体治理精准数字化施工及土方精准数字化施工过程的指导,用以控制施工土石方形态及三维数据成果应用。

    半挖半填地区全柔性复合加筋土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216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45542.6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挖半填地区全柔性复合加筋土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挡墙结构包括柔性墙面、柔性基础、复合加筋系统、墙体填料和柔性排水结构。柔性墙面包括泡沫轻质土、次加筋土工格栅组成,柔性基础包括主加筋土工格栅、基础回填料组成,复合加筋系统包括间隔布置主加筋土工格栅、次加筋土工格栅,墙体填料由土夹石混合料组成,分层压实并按间距铺设柔性排水结构。本发明中加筋土挡墙采用全柔性结构,采用主、次加筋土工格栅间隔布置,挡墙抗变形与抗震能力强;通过稳定性计算确定主加筋土工格栅的长度,设置次加筋土工格栅,并通过鼓胀破坏受力计算确定次加筋土工格栅的长度,解决了挡墙鼓胀破坏、填料碾压不密实问题。

    一种矿山废弃地分区修复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5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0821.3

    申请日:2023-11-13

    Inventor: 田田 胡瑾 姚小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山废弃地分区修复治理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矿山废弃地边坡稳定性调查分析,并对矿山废弃地范围内、外土壤取样测定其多个理化性质指标;然后根据土壤理化性指标算出指标对应的系数,并利用改进的内梅罗公式分别计算出矿山废弃地范围内的土壤综合系数F内和范围外的土壤综合系数F外,通过土壤综合系数对矿山废弃地区进行划分,同时根据边坡安全系数对矿山废弃地区进行划分;结合土壤综合系数及边坡稳定性两个维度划分结果对矿山废弃地进行分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本发明通过土壤和边坡稳定性两个维度将矿山废弃地进行分区,精准施策,促进矿山废弃地更好管理和修复,提高矿山废弃地治理效果。

    一种填埋场覆盖层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10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54732.1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填埋场覆盖层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所述填埋场覆盖层结构覆盖在填埋场垃圾体的表面,包括邻近填埋场垃圾体的排气层和位于排气层上方的压实土层,所述排气层由再生粗骨料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混合;所述压实土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储水层、导排层和防渗层。所述设计方法是先通过估算进入填埋场覆盖层的填埋气通量FLFG‑in;通过S1步骤中的估算填埋气通量计算出填埋场覆盖层中压实层设计厚度L,然后根据设定的植被层、储水层、导排层、防渗层和排气层的厚度进行施工。本发明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构建的填埋场覆盖层结构不仅有利于解决建筑垃圾出路难题和覆盖层土料来源问题,也实现了炉渣的资源化利用,并具有环保效益。

    一种适用于软土场地的桩墙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7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8787.8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场地的桩墙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基础结构包括承台、立柱和至少两组桩墙基础;每组桩墙基础是直接在地基开槽放置桩墙钢筋笼后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桩墙结构,所述桩墙钢筋笼包括钢筋笼外框架和多个圆形桩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外框架是由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焊接组成的框架结构,多个圆形桩钢筋笼分散设置在钢筋笼外框架内,在每个圆形桩钢筋笼内设置有钢筋骨架。本发明桩墙基础是先施工导墙沟槽,并配制泥浆,在槽内灌入泥浆,然后分段开挖桩墙施工槽至设计宽度和深度,放入桩墙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本发明桩墙宽度大,提高了基础的竖向承载力及抗水平力的能力,整体性好,优于由多根基桩组成的基础结构,施工简单方便。

    根据夯沉量确定深厚填土强夯加固深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6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5957.5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夯沉量确定深厚填土强夯加固深度的方法,在深厚填土场地内,选取合适的试验区并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土体参数的初始数据,得到不同能级下夯沉量和夯击次数的关系曲线;且根据实测数据以土体的弹性模量为基本场变量,对每次夯击后加固土层的弹性模量进行反算,建立弹性模量与夯击次数的相关性;并绘制不同夯击能下累积竖向变形沿深度方向变化曲线,统计不同夯击能下的加固深度,得到加固深度和夯击能的关系曲线,可以基于强夯能对加固深度进行精准的预测。本发明对强夯加固深厚填土地基的参数的确定与选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今后类似深厚软岩回填土地基的强夯工程提供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标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