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蓄热室的篦子板调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150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551973.4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蓄热室的篦子板调节结构,包括设于蓄热室内的篦子板,蓄热室为分格蓄热室,由通过蓄热室分隔墙分隔的多个单元蓄热室组成;篦子板为抽拉式结构,其上设有多个滚轮;篦子板设于调节通道中,调节通道为楔形通道,楔形通道的底面为斜面,且靠近篦子板出口一端的通道口高度最大;沿篦子板抽出方向,滚轮直径逐渐增加;篦子板处于工作位时,滚轮与蓄热室分隔墙一一对应,且滚轮的顶面与对应蓄热室分隔墙的底面接触,实现相邻2个单元蓄热室之间的密封。本发明采用楔形的调节通道,篦子板上的滚轮直径与楔形通道相配合,从而有效避免滚轮与蓄热室分隔墙底部支撑砖的摩擦和碰撞,达到延长焦炉炉体寿命的目的。

    一种具有错差式加热水平结构的焦炉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116083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41677.4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错差式加热水平结构的焦炉燃烧室,包括燃烧室,燃烧室沿机侧‑焦侧方向由多个双联立火道组成,组成双联立火道的2个立火道顶部通过跨越孔连通,燃烧室的两侧为炭化室,炭化室顶与立火道顶之间的距离为焦炉的加热水平;沿机侧‑焦侧方向,焦炉的加热水平逐渐增大。本发明根据机侧和焦侧不同的操作特点,将机侧和焦侧的加热水平设定为不同值,兼顾机侧和焦侧的焦炭加热均匀性和成熟度,避免出现生焦或焦炭过熟等焦炭质量问题。

    一种燃烧室废气循环孔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51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49501.3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室废气循环孔结构,包括设于立火道隔墙底部的废气循环孔;所述废气循环孔为中心低、两端出口高的V字形气流通道。废气循环孔采用V形通道结构,使得循环的废气向上喷射而出,增加上升立火道底部吸力,增加废气循环量的同时,有效缩短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拉长火焰,降低燃烧剧烈程度以及氮氧化物的生成,提高炭化室高向加热均匀性。

    一种焦炉砖煤气道修补及再造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53538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07390.5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砖煤气道修补及再造工具,包括输浆管、临时压浆管、上部密封结构及下部密封结构;所述临时压浆管由若干段管节连接后组成,每段管节上分别设有泥浆溢流孔;临时压浆管伸入砖煤气道后,上端通过上部密封结构实现与砖煤气道之间的密封,下端通过输浆管连接压浆机,输浆管通过下部密封结构实现与焦炉基础顶板之间的密封。采用本发明所述工具能够快捷有效的完成破损砖煤气道的修补以及再造,有利于减少富煤气在砖煤气道中的窜漏,降低焦炉的炼焦耗热量,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

    一种装煤出焦除尘的集气回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5506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95896.7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煤出焦除尘的集气回流系统,包括集气管、集尘管、储气罐及除尘装置,集气管通过多个上升管分别与各炭化室焦侧炉顶连通,所述集尘管通过多个导气管分别与各炭化室机侧炉顶连通;集气管与集尘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储气罐一,或者集气管与集尘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储气罐一,集气管与集尘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储气罐二;储气罐一或储气罐二另外通过除尘管连接除尘装置;储气罐一或储气罐二上游的尘气管上设风机一,除尘管上设风机二;集气管另外通过外送管连接外部化产回收工段。本发明可以减少集气管的压力波动并将装煤出焦产生的烟尘从焦炉内部导出、收集并集中处理,有效减少污染源并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使焦化生产实现绿色节能运行。

    一种可调式焦炉跨越孔结构及跨越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722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88019.9

    申请日:2018-03-30

    Inventor: 牛聪 胡昌来 钱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焦炉跨越孔结构及跨越孔调节方法,焦炉燃烧室由多个双联立火道组成,双联立火道的顶部设上、下2层跨越孔,每个立火道上方均设有看火孔,上层跨越孔与下层跨越孔之间为隔层;所述隔层向一侧立火道内延伸形成凸台A,凸台A上可移动地设有调节砖A;下层跨越孔下方的双联立火道隔墙顶部向另一侧立火道内延伸形成凸台B,凸台B上可移动地设有调节砖B。本发明通过在一侧竖直封闭的形式实现双层跨越孔的调节,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且不影响从看火孔测温的正常操作。

    一种干熄焦炉斜道区牛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75518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153915.2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炉斜道区牛腿结构,牛腿结构由多层牛腿砖砌筑而成;相邻2层牛腿砖之间设有若干支撑件,支撑件为硬质支撑件,其厚度与灰缝的厚度相同,支撑件的顶面与上层牛腿砖直接接触,支撑件的底面与下层牛腿砖直接接触。本发明通过在牛腿砖层间的耐火泥浆灰缝中放置支撑件,有效防止由于牛腿灰缝变形及牛腿标高控制不准确导致的环形风道下沉及斜道分隔墙开裂的问题,提高干熄焦炉的砌筑质量及使用寿命。

    一种焦炉燃烧室高效传热的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096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55171.1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燃烧室高效传热的方法,燃烧室立火道与炭化室之间的炉墙采用组合型耐火砖砌筑,或者炉墙与立火道隔墙均采用组合型耐火砖砌筑;组合型耐火砖是由复合硅砖层及硅砖层组成的一体砖,其中复合硅砖层中含有高辐射率组分;复合硅砖层靠近立火道一侧设置。通过在复合硅砖中添加高辐射率组分,能够提高炉墙高温下的辐射传热性能,使得立火道内的辐射传热更加高效,与耐火砖表面涂履高发射率材料覆层相比,表面热阻低,传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