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64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72983.X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复合电极包括极片基体及其表面的界面层;所述界面层是由式1分子结构聚合物及其与锂负极反应原位生成的氟化锂构成的有机‑无机杂化层:式1:#imgabs0#;其中,x/y=1~9:1~9;n为2~10;R为甲基或氢。该界面层具有高的离子导通率、高杨氏模量,且富含氟化锂,能够诱导锂离子均匀沉积的同时阻止电解液与电极基体反应,防止锂枝晶的形成,减小了锂负极体积的变化,稳定了电极基体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06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08131.X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 C08F220/18 , C08F22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自修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包含自修复凝胶聚合物和碱金属盐电解液,其具有自修复性能,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其制备方法是以丙烯酸丁酯(BA)与2‑脲基‑4[1H]‑嘧啶酮甲基丙烯酸甲酯(UPyMA)单体及碱金属盐电解液通过原位聚合物反应得到,该方法实现了电解质的制备以及电池组装的同时进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并且可以较好地与现有电池工业体系相兼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7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1571795.6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6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共轭微孔硫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将单质硫与四氟苯醌或含氟多孔聚合物,先在150~180℃温度下热处理,再于真空环境中,在200℃~400℃温度下进行交联聚合反应,即得含氟共轭微孔硫共聚物;该聚合物含氟单元,且具有三维多级孔结构,提高硫负载量和负载稳定性,用于锂硫电池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和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96832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365326.3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8G6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基于BODIPY衍生物的共轭微孔聚合物,该共轭微孔聚合物整体形成一个大的共轭骨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多孔性质、较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在气体分离、离子检测、气体吸附以及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该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以9‑蒽甲醛和2,4‑二甲基吡咯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得到含蒽基团的BODIPY色团,然后将该含蒽基团的BODIPY色团与1,3,5‑三乙炔苯在四(三苯基膦)钯和CuI的催化下通过Sonogashira反应制备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19920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7100.9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 H01M10/4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C08F120/36 , C08F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共晶基聚合物半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固态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锂盐和丁二腈混合熔化后,得到深共晶溶液;将聚合物单体和热引发剂常温溶解在深共晶溶液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将锂金属负极浸泡在氟代碳酸乙烯酯中,晾干后得到预处理后的负极;按照负极壳、预处理后的负极、纤维素膜、正极和正极壳的顺序组装电池后,在加热状态下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本发明通过原位聚合得到的半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之间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显著提高了电池性能;少量含有多个脲基的聚酯的加入使其既保留了液态电解质的高电化学性能,又具备固态电解质的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08131.X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 C08F220/18 , C08F22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自修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包含自修复凝胶聚合物和碱金属盐电解液,其具有自修复性能,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其制备方法是以丙烯酸丁酯(BA)与2‑脲基‑4[1H]‑嘧啶酮甲基丙烯酸甲酯(UPyMA)单体及碱金属盐电解液通过原位聚合物反应得到,该方法实现了电解质的制备以及电池组装的同时进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并且可以较好地与现有电池工业体系相兼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4298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164558.8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0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电极材料包括极片基体和包覆在所述极片基体表面的人工固态电解质层,所述人工固态电解质层由第一聚合物组成,所述第一聚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式I);其中,n=10~1000;所述极片基体为锂金属或者含金属锂的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将含醚侧基共聚物作为人工固态电解质层包覆在电极基体表面进行保护电极基体,该固态电解质层界面具有高的离子导通率、强的亲锂性,诱导锂离子均匀沉积的同时阻止电解质与电极基体反应,稳定了电极基体界面,进而减少了电解液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2429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164558.8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0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电极材料包括极片基体和包覆在所述极片基体表面的人工固态电解质层,所述人工固态电解质层由第一聚合物组成,所述第一聚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式I);其中,n=10~1000;所述极片基体为锂金属或者含金属锂的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将含醚侧基共聚物作为人工固态电解质层包覆在电极基体表面进行保护电极基体,该固态电解质层界面具有高的离子导通率、强的亲锂性,诱导锂离子均匀沉积的同时阻止电解质与电极基体反应,稳定了电极基体界面,进而减少了电解液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2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1427418.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C07C217/34 , C07C213/08 , A61K31/138 , A61P35/00
Abstract: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该化合物包括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消旋体、或其对映异构体、或其非对映异构体、溶剂合物、水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R1选自氢原子或C1~C4烷基;R2选自羟基、乙酸基或甲苯磺酰基;R3选自氢原子或卤素;R4选自氢原子、卤素、羟基、C1~C4烷基、氨基、C1~C4烷氧基、硼酸基、硝基、寡聚乙二醇基、糖基、二乙胺基、磺酰胺基或羧基;R5选自氢原子或C1~C4烷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相对于普萘洛尔,本申请提供的化合物对肿瘤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更低的IC50。#imgabs0#(Ⅰ)。
-
公开(公告)号:CN1142248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299645.6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IPC: A61K31/138 , A61P3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醇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及抗肿瘤药物,该新用途为1‑异丙氨基‑3‑(4‑羟基‑1‑萘氧基)‑2‑丙醇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中的用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发明人通过实验意外发现,1‑异丙氨基‑3‑(4‑羟基‑1‑萘氧基)‑2‑丙醇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