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C‑Fe‑Ni硬质合金辊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45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383989.3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C‑Fe‑Ni硬质合金辊环。该硬质合金辊环是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将平均晶粒尺寸为6‑15μm含量为75~92wt%的WC硬质相,其碳含量为6.01~6.11wt%,粒径为2‑4μm含量为5~14wt%的Fe粉,粒径为2‑4μm含量为3~11wt%的Ni粉,经球磨混料,压制成形,在4.5~6.0MPa压力下加压烧结而成。烧结加工成型后再将该WC‑Fe‑Ni硬质合金辊环以20~30℃/min的速度冷却到‑80℃~‑100℃,保温2~10小时,随后再以20~30℃/min的速度升至室温。该WC‑Fe‑Ni硬质合金辊环经深冷处理发生马氏体相变,并在粘结相中析出弥散分布的W,进一步强化粘结相,其硬度提高19.5%,摩擦系数减少22.4%,耐磨性提高55.5%,综合性能优于现用牌号为YGR55的硬质合金辊环,使用寿命比现用同类硬质合金辊环产品提高了5%,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

    氟磷酸亚铁钠/N-CNT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751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83080.0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氟磷酸亚铁钠/N‑CNT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N‑CNT,以及复合在N‑CNT上的氟磷酸亚铁钠。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将磷酸铁、碳纳米管混合后进行氨化焙烧,获得磷酸铁/N‑CNT中间体;随后再将磷酸铁/N‑CNT中间体、氟源和钠源混合,随后进行焙烧处理,获得所述的氟磷酸亚铁钠/N‑CNT复合正极活性材料。本发明技术方案,预先将铁和磷以磷酸铁物相预先氨化焙烧担载在N‑CNT结构上,随后再参与后续的钠化、氟化焙烧,如此,能够控制氟磷酸亚铁钠晶相结构、控制晶胞尺寸,改善材料形貌,有效构建离子以及电子传导网络构建,进而有效改善材料的容量、倍率、循环稳定性。

    Li5FexMyO4@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0036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67630.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i5FexMyO4@C复合材料,包括核以及包封在其表面的碳壳;所述的核为Li5FexMyO4,其中,x为0.8~0.9,所述的3x+Ay=3;所述的M为过渡金属元素;所述的A为M的价态。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补锂中的应用。本发明中,所述的M的晶格杂化和核‑壳结构的联合控制是协同改善其空气以及晶体稳定性、改善ICL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本发明进一步研究发现,对核结构以及碳壳物质进一步控制,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成分和结构的协同性,有助于进一步协同改善复合材料的稳定性、ICL以及电化学性能。

    锂空位Li6-xCo1-xMxO4@C复合补锂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25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612932.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正极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空位Li6‑xCo1‑xMxO4@C复合补锂材料,包括核以及包覆在其表面的壳,所述的核为锂空位Li6‑xCo1‑xMxO4,其中,M为Fe、Ni、Ga、Mn、Cr、Sn、Sb中的至少一种,x为0.1~0.5;所述的壳为无定型碳材料。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正极补锂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材料,将其作用正极补锂材料,能够改善首圈库伦效率、提升比容量以及高低温下的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

    Na2-xFe1-xAlxPO4F/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324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513010.5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Na2‑xFe1‑xAlxPO4F/C复合材料,其中,x为0.05~0.1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包含钠源、铁源、铝源、磷源、氟源以及碳源的原料溶液进行喷雾处理,获得前驱体;随后将前驱体在保护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即得所述的Na2‑xFe1‑xAlxPO4F/C复合材料;碳源相较于铁源的摩尔比为3~5:1;热处理的温度为500~700℃。本发明研究发现,创新地采用惰性Al(III)对晶格进行杂化,可导致晶格结构发生有益畸变,打破结构中Na的有序性,进而脱嵌更多钠,进一步配合所述的碳包覆,有助于获得一种全新的、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新材料。

    一种N-C@Li5FeO4-XNy补锂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4896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663207.7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C@Li5FeO4‑XNy补锂剂,具有核壳结构,其中,核为N杂化的Li5FeO4,化学式为Li5FeO4‑XNy,3y=2x,壳为N掺杂的无定型碳;所述的y为0.1~0.4。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材料的制备方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本发明所述的材料,得益于核‑壳的N共杂化,能够有效改善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空气稳定性,改善其补锂效果,例如,其可优先于正极活性材料参与负极SEI构建,改善电池的首次效率、改善电化学性能。

    一种新型WC-Fe-Ni硬质合金辊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45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83989.3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WC-Fe-Ni硬质合金辊环及其制备方法。WC-Fe-Ni硬质合金辊环是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将平均晶粒尺寸为6-15μm含量为75~92wt%的WC硬质相(其碳含量为6.01~6.11wt%),粒径为2-4μm含量为5~14wt%的Fe粉,粒径为2-4μm含量为3~11wt%的Ni粉,经球磨混料,压制成形,在4.5~6.0MPa压力下加压烧结而成。烧结加工成型后再将硬质合金辊环以20~30℃/min的速度冷却到-80℃~-100℃,保温2~10小时,再以20~30℃/min的速度升至室温。WC-Fe-Ni辊环经深冷处理发生马氏体相变,且在粘接相中析出弥散分布的W,进一步强化粘接相,其硬度提高19.5%,摩擦系数减少22.4%,耐磨性提高55.5%,综合性能优于YGR55(WC-25(Co-Ni-Cr))的硬质合金辊环,使用寿命比YGR55硬质合金辊环产品提高了5%,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