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气雾化喷盘

    公开(公告)号:CN11339967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677062.6

    申请日:2021-06-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气雾化喷盘,包括密封装配的喷盘主体、喷盘上片和喷盘下片,所述喷盘上片的中心设置有金属液流通道,所述喷盘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气室、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第一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气室连通;所述喷盘上片下部外周面与喷盘主体之间形成连通第一气室的第一喷嘴,所述喷盘下片上部内周面与喷盘主体之间形成连通第二气室的第二喷嘴。本申请的喷盘,实现了金属基体雾化制粉与纳米颗粒增强同步完成,提升了复合粉末的工业化生产效率,减少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粉体氧含量,提升了粉末成分稳定性,大大缩减了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流程。

    一种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气雾化喷盘

    公开(公告)号:CN113399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77062.6

    申请日:2021-06-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气雾化喷盘,包括密封装配的喷盘主体、喷盘上片和喷盘下片,所述喷盘上片的中心设置有金属液流通道,所述喷盘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气室、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第一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气室连通;所述喷盘上片下部外周面与喷盘主体之间形成连通第一气室的第一喷嘴,所述喷盘下片上部内周面与喷盘主体之间形成连通第二气室的第二喷嘴。本申请的喷盘,实现了金属基体雾化制粉与纳米颗粒增强同步完成,提升了复合粉末的工业化生产效率,减少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粉体氧含量,提升了粉末成分稳定性,大大缩减了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流程。

    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热端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92501.0

    申请日:2021-10-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热端部件,钴基高温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由包括以下元素组成:30%~35%的镍、15%~18.5%的铬、2%~8%的钼、2%~6%的铝、0.1%~4%的钛、0.01%~0.1%的碳、3%~6%的难熔金属、0.1%~0.5%的稀土金属以及余量的钴,难熔金属包括铌和钽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合金组分中充分利用强化元素、难熔元素、抗氧化元素以及稀土金属元素之间的协调作用,在没有加入大量钨元素等高密度元素,利用平衡热力学通过优化各元素的含量,保证钴基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合金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获得兼具轻质以及优异力学性能的钴基高温合金。

    一种高强高韧耐热铝铁合金及其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042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708534.X

    申请日:2021-06-25

    申请人: 中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强高韧耐热铝铁合金及其3D打印方法。所述高强高韧耐铝热铁合金;其原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元素:Fe铁2.0‑9.0%、Cr铬1.0‑3.5%、M0.2‑0.8%、稀土元素0.1‑0.5%,其余为Al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M选自Ta、Nb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强高韧耐热铝铁合金是经过激光3D打印工艺制备。经优化后,产品的致密度可达98%以上,抗拉强度约为680MPa,无塑性,经过适当的去应力退火+控制塑韧性处理,抗拉强度约为495MPa,延伸率约5.5%,而在高温315℃仍可抗拉强度约为245MPa,延伸率约为8.8%。

    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86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96234.1

    申请日:2021-11-0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高温合金包括A组分以及B组分,其中,A组分以重量百分数计,原料组成包括0.01%~0.08%的铝、3%~10%的铬、5%~12%的铁、0.01%~0.1%的锰、1%~4%的钼、1%~6%的铌、0.1%~2%的硅、0.1%~1%的钛、0.01%~0.05%的钨、0.001%~0.01%的碳、8%~16%的氧、20%~40%的镍以及35%~50%的第一稀土金属,B组分的组成包括质量比为(3~6):1的第二稀土金属与氧,第二稀土金属占高温合金总质量的1%~4%。通过第二稀土金属氧化物掺杂至镍基合金组分进行改性结合对其质量分数的限定,可获得高强度的合金材料。

    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热端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1192501.0

    申请日:2021-10-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热端部件,钴基高温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由包括以下元素组成:30%~35%的镍、15%~18.5%的铬、2%~8%的钼、2%~6%的铝、0.1%~4%的钛、0.01%~0.1%的碳、3%~6%的难熔金属、0.1%~0.5%的稀土金属以及余量的钴,难熔金属包括铌和钽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合金组分中充分利用强化元素、难熔元素、抗氧化元素以及稀土金属元素之间的协调作用,在没有加入大量钨元素等高密度元素,利用平衡热力学通过优化各元素的含量,保证钴基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合金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获得兼具轻质以及优异力学性能的钴基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8604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296234.1

    申请日:2021-11-0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高温合金包括A组分以及B组分,其中,A组分以重量百分数计,原料组成包括0.01%~0.08%的铝、3%~10%的铬、5%~12%的铁、0.01%~0.1%的锰、1%~4%的钼、1%~6%的铌、0.1%~2%的硅、0.1%~1%的钛、0.01%~0.05%的钨、0.001%~0.01%的碳、8%~16%的氧、20%~40%的镍以及35%~50%的第一稀土金属,B组分的组成包括质量比为(3~6):1的第二稀土金属与氧,第二稀土金属占高温合金总质量的1%~4%。通过第二稀土金属氧化物掺杂至镍基合金组分进行改性结合对其质量分数的限定,可获得高强度的合金材料。

    一种利用3D打印制备二级多孔钽金属零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96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289117.0

    申请日:2022-03-23

    申请人: 中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3D打印制备二级多孔钽金属零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钽、其他金属粉末、水溶性粘结剂混合获得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经过3D打印获得多孔坯体,然后将多孔坯体置于浸出液中,溶出水溶性粘结剂后,干燥,得到二级多孔钽金属零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配料过程中引入了水溶性粘结剂,先通过3D打印获得具有一级多孔的坯体,然后再通过浸出水溶性粘结剂,得到孔隙率可控、通孔率高的产品零件;同时本发明所得产品强度远远高于现有产品的强度。

    一种球形钽粉及其制备和在3D打印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53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326563.4

    申请日:2022-03-30

    申请人: 中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钽粉的制备方法,将钽粉在包含保护气和辅助气的混合气中进行等离子体球化处理,所述的辅助气为C1~C4的烃类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钽球及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本发明创新地在含有C1~C4的烃类化合物的载气下进行等离子球化处理,进一步配合所述的烃类化合物的成分以及浓度的联合控制,能够意外地实现协同,能够意外地改善制得的颗粒的球化率、粒径分布,并能够实现原位弥散强化,使其更利于3D打印方面的应用需求。

    一种增材制造高强铝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9624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341372.6

    申请日:2020-04-27

    申请人: 中南大学(CN)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用高强铝合金粉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铝合金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下述组分:Cu:3.0%‑6.0%,Mg:1.0%‑3.0%,Mn:0.5%‑1.2%,轻稀土元素:0.2‑2.0%,Zr:0.1%‑1.0%,Ti:0.15%~0.3%,其余为Al及不可去除的杂质元素。本发明通过均匀化处里得到待雾化合金,采用高温雾化介质进行超音速雾化处理得到优质粉末。所得有优质粉末经3D打印制得产品。本发明材料组分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科学;所得产品性能优良,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