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测试优化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31875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61811.0

    申请日:2018-01-23

    IPC分类号: G01R31/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储能系统半实物仿真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测试优化平台,储能系统由电池单元、逆变器、能量管理器组成,在半实物仿真平台上,搭建电池单元、逆变器、能量管理器仿真模型,利用半实物仿真平台丰富的IO接口,结合实际的能量管理器,形成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测试优化平台,测试储能系统在稳态、暂态运行工况下的系统参数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并进行优化。

    基于RTDS的光伏机组仿真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637483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63488.X

    申请日:2016-09-29

    IPC分类号: H02S50/00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光伏机组实时仿真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RTDS的光伏机组仿真测试平台,光伏机组由太阳能电池阵列、逆变器、控制器组成,在RTDS实时仿真平台上,搭建太阳能电池阵列、逆变器、控制器仿真模型,利用RTDS实时仿真平台丰富的IO接口,结合实际的控制器,形成光伏机组-RTDS硬件在环测试平台,测试光伏机组在稳态、暂态运行工况下的系统参数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并进行优化,提高其发电效率。

    槽式光热电站的光场熔盐流量与散焦调节协调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4443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813404.7

    申请日:2015-11-23

    IPC分类号: F24J2/40

    CPC分类号: Y02E10/40 F24S50/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槽式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槽式光热电站的光场熔盐流量与散焦调节协调控制装置,包括集热场流量调节控制单元、集热场散焦调节控制单元和中央协调控制单元,所述集热场流量调节控制单元与所述集热场散焦调节控制单元通过通信网络,两单元分别与所述中央协调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集热场流量调节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中央协调控制单元的指令完所述冷罐出口的流量控制,本发明使光热发点系统能够及时针对太阳光照强度差异,保证在太阳光照强度较差时熔融盐稳定流动不凝结,同时在太阳光照强度过强时控制熔融盐温度不超温,利于系统在复杂多样气候条件下能够以高效率长期稳定运行。

    一种用于槽式光热发电系统的熔盐补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725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15632.6

    申请日:2015-08-21

    IPC分类号: F24J2/34 F24J2/40

    CPC分类号: Y02E10/4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槽式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槽式光热发电系统的熔盐补热控制方法,在冷罐的出口处连接有熔盐泵A,所述熔盐泵A通过管道1与熔盐加热装置的入口相连,所述熔盐加热装置的出口通过管道2与冷罐的入口相连;由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启停时间长、代价高,所以在夜间、连续阴雨以及极端天气等情况,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无法获得足够太阳能资源时,频繁启停势必导致光热电站经济性的下降,所以在较短时间出现上述情况时,通过熔盐加热装置对熔盐进行补热,维持熔盐温度,更加利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基于智能开关的微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3593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569296.X

    申请日:2012-12-25

    IPC分类号: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的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智能开关的微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当从孤岛模式向并网模式切换时,智能开关检测大电网与微网电压相位、幅值,微网电压与大电网电压差值进入并网容许范围内,则判断微网满足并网条件,立即闭合开关;当并网模式向孤岛模式切换时,为了不影响微网系统内负荷的正常运行,智能开关锁存切换过程前4-5个周波的大电网电压相位、幅值,作为微网孤岛模式下运行的初始电压,这使得微网电压与并网时的电压连贯输出,不会出现电压突变;本发明能根据大电网和微网的运行状态,可以使采用主从控制策略的微网系统在并网模式与孤岛模式之间无缝切换。

    交错并联多电平电子电力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35164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8251.5

    申请日:2014-07-30

    IPC分类号: H02M5/44 H02M3/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交错并联多电平电子电力变压器,包括相同结构的三相电能变换单元,每相电能变换单元由M个相同结构的电子电力变压器子单元级联而成,所述M≥3且M为3的倍数,每个电子电力变压器子单元包括高压级、隔离级和低压级串接形成三级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低压侧负载不平衡影响到高压侧功率不平衡的问题,无论低压侧出现怎样的不平衡,高压侧始终能够保证功率平衡,电子电力变压器的侧供电系统的相互之间不受影响,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工作效率高,还消除了由低压侧负载不平衡影响到高压侧功率不平衡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一种用于风资源评估的年风速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18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77792.2

    申请日:2014-03-05

    IPC分类号: G06F1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风力资源发电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风资源评估的年风速生成方法,其步骤如下:首先根据当地的年月均风速、威布尔系数、自相关系数、昼夜模式强度、最大风速时刻生成一个含8760个数据点的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的自相关序列;再根据每月的月均风速,以及昼夜模式强度系数、最大风速时刻,生成年8760个小时的风速初始序列;然后将风速初始序列进行概率变换后与自相关序列相加得到序列,序列在经过概率变化最后拟合得到一年8760小时的风速序列;本发明利用当地各种有效数据进行年风速拟合的方法,最终得到有效的评估数据以适应电风场的建立。

    基于智能开关的微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359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69296.X

    申请日:2012-12-25

    IPC分类号: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的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智能开关的微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当从孤岛模式向并网模式切换时,智能开关检测大电网与微网电压相位、幅值,微网电压与大电网电压差值进入并网容许范围内,则判断微网满足并网条件,立即闭合开关;当并网模式向孤岛模式切换时,为了不影响微网系统内负荷的正常运行,智能开关锁存切换过程前4-5个周波的大电网电压相位、幅值,作为微网孤岛模式下运行的初始电压,这使得微网电压与并网时的电压连贯输出,不会出现电压突变;本发明能根据大电网和微网的运行状态,可以使采用主从控制策略的微网系统在并网模式与孤岛模式之间无缝切换。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储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613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75633.0

    申请日:2014-08-01

    IPC分类号: F24J2/34 F24J2/46 F03G6/06

    CPC分类号: Y02E10/4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储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集热场、热罐、冷罐和换热装置,所述集热场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至管道阀门A,再由管道阀门A连接至所述热罐的入口;所述热罐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至换热装置的入口;所述换热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至所述冷罐的第一入口;所述冷罐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至所述集热场的入口,本发明储热系统与控制方法主要针对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中包含存储熔融盐的冷、热罐装置,在热罐入口处新增一条通往冷罐的旁路;通过控制熔融盐流动方向,实现在光照强度过剩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存储及利用过剩太阳能,同时有效控制热罐存储液位。

    风电场储能硬件在环测试调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77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710453132.3

    申请日:2017-06-1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储能硬件在环测试调整系统及方法,涉及风电场实时仿真技术领域。该测试系统基于实时仿真平台实现,通过搭建风电场‑储能系统模拟单元,结合电平适配板,将输入输出信号和实际的储能系统能量管理器相连接,构成硬件在环测试回路。测试风电场在不同风力特征情况下,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是否合理,即是否能够对风电场输出功率起到波动平抑、削峰填谷的作用,又不至于配比过大造成资源浪费,并对其进行优化,保证风电场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