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98013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062422.7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Abstract: 基于损失量的软件强安全性预测方法属于软件在特定使用环境下的可信性预测领域,其特征在于,以包括成本和利润在内的金钱损失量为尺度,以自软件发布之日起到预测起始日间公布的损失、累计天数、累计损失为基础的损失至少为一个损失量级的经过编写的软件漏洞损失数据为基础,在假定软件漏洞在设定的预测时间步长内按泊松分布的前提下,以1天为时间步长,再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通过计算预测间隔内初始损失密度估计值和损失密度下降率的乘积来计算设定预测步长内的损失量,从中安设定的软件漏洞预测数据次数提取损失量至少为一个损失量级的软件漏洞预测数据序列,按误差在[-0.4,0.4]损失量级的标准与已公开的在相同预测次数范围内的数据相比,准确率为70%。
-
公开(公告)号:CN10326827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062004.8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IPC: G06F11/36
Abstract: 基于复合泊松过程软件可靠性预测方法,属于软件可靠性预测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以软件运行和维护中带来的成本和利润损失按设定的损失等级进行强可靠性预测的方法;用一个由软件运行的起止、结束时间、累计故障损失和累计损失量级构成的在时间上等间隔的数据组组成的多个历史数据组为基础,在设定的预测失效数据组个数范围内进行预测;以最后一个历史数据组的结束时间为预测起始值,把累积损失等级视为一个服从软件发布日起到本次预测日为止的随机过程视为随机过程,逐次以前一次得到的累积损失等级来预测,从软件发布日起,本次预测日止的累计损失等级;再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与在预测次数上一一对应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解决了软件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可信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68279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062004.8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IPC: G06F11/36
Abstract: 基于复合泊松过程软件可靠性预测方法,属于软件可靠性预测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以软件运行和维护中带来的成本和利润损失按设定的损失等级进行强可靠性预测的方法;用一个由软件运行的起止、结束时间、累计故障损失和累计损失量级构成的在时间上等间隔的数据组组成的多个历史数据组为基础,在设定的预测失效数据组个数范围内进行预测;以最后一个历史数据组的结束时间为预测起始值,把累积损失等级视为一个服从软件发布日起到本次预测日为止的随机过程视为随机过程,逐次以前一次得到的累积损失等级来预测,从软件发布日起,本次预测日止的累计损失等级;再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与在预测次数上一一对应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解决了软件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可信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9801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62422.7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Abstract: 基于损失量的软件强安全性预测方法属于软件在特定使用环境下的可信性预测领域,其特征在于,以包括成本和利润在内的金钱损失量为尺度,以自软件发布之日起到预测起始日间公布的损失、累计天数、累计损失为基础的损失至少为一个损失量级的经过编写的软件漏洞损失数据为基础,在假定软件漏洞在设定的预测时间步长内按泊松分布的前提下,以1天为时间步长,再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通过计算预测间隔内初始损失密度估计值和损失密度下降率的乘积来计算设定预测步长内的损失量,从中安设定的软件漏洞预测数据次数提取损失量至少为一个损失量级的软件漏洞预测数据序列,按误差在[-0.4,0.4]损失量级的标准与已公开的在相同预测次数范围内的数据相比,准确率为7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