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4364.1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具体涉及转子动能控制的风机暂态有功调控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监测风机结构及运行状态信息,构建风机控制模型并作对应简化,构建基于转子动能的风机暂态有功控制模型;在风机暂态有功控制模型的转矩控制环节引入附加控制指令接口,实现风机暂态有功上调与风机暂态有功下调;离散化处理风机的有功调控模型,形成风机状态变量的差分迭代计算方法;构建面向暂态有功支撑的风机调控指令优化模型,并计算优化模型的约束目标函数;建立适用于灰狼优化求解的优化模型结构,采用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模型迭代求解;将最优指令代入风机模型计算暂态有功支撑能力。该方法保证了评估的快速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96148.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H02J3/48 , H02J3/24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应急频率控制策略的鲁棒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基于系统频率响应的风机有功功率调节数学模型;步骤2、基于系统频率、风机转子转速和输电线路潮流的安全性,建立以最小化EFC成本为目标的鲁棒优化模型;步骤3、对所述风机有功功率调节数学模型进行精细化处理,量化风机有功功率调节数学模型的不确定性并转化为确定性约束,再求解鲁棒优化模型。本发明在发生大规模频率攀升故障后,如发送端电网直流输电系统的阻塞故障时,能采取措施保持系统频率稳定,并且可以处理建模不确定性的影响,可确保控制性能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04152.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电耦合系统态势感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管道气压波动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使用代数表达式体现了管道气压随时间变化规律,生成管道气压序列。然后通过联机算法提取出序列中所有波动幅度大于0.05kPa的子序列,子序列的起始时间、最大值最小值之差即为预测结果。该预测方法可以快速地预测出流量的快速调节将会使管道气压在何时产生多大程度的波动,基于可解析表达式计算出管道气压的波动幅度以波动出现的时刻,为气‑电耦合系统的实时状态感知、安全预警提供支撑。并真实地模拟了天然气管道的流量调节过程,结果曲线能够体现出管道压力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刻及波动幅值,与仿真结果相符。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20702.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28 , H02J15/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具体涉及考虑管道气压波动特性的气电耦合系统优化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考虑管道气压波动特性的气电耦合系统联合优化模型,采用1小时为计算步长,1天24小时作为计算时间周期。采用泰勒级数展开与连续线性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稳态气压约束式进行处理,求解所建立的气电耦合系统联合优化模型。基于该方法建立模型的优化结果能确保气电耦合系统的气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该方法提升了系统经济性,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并保证了天然气管道气压在动态过程中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该方法还解决了分段线性化算法难以同时兼顾精度和效率,并且容易(56)对比文件龚凌霄.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气电联合系统可靠性评估《.电力自动化设备》.2021,第41卷(第9期),第39-47页.Jun Wang.Optimal_Operation_of_Gas-Electricity_Integrated_Energy_Systems_with_Demand_Response 《.2021 IEEE 5thConference on Energy Internet and EnergySystem Integration(EI2)》.2022,第786-792页.Ye Shushan.Chance-constrained_Optimal_Scheduling_of_Integrated_Gas-electric_System《.2021 Power System andGreen Energy Conference (PSGEC)》.2021,第1-6页.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6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021861.2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预测控制系统的电网区域振荡抑制方法,用于抑制电网区域间功率振荡问题。本发明构建电网侧系统对应低阶线性化参数模型,并结合历史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基于上述模型,构建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对后续直流线路功率调控指令进行优化,并作用于电网整流控制器,使电网侧闭环运行;构建直流功率调制量的条件随机扰动指令计算模型,基于此设计电网侧开环运行模式;整定上述开/闭环运行模式的切换周期,并定期执行上述模型参数辨识与更新工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传统MPC系统基础上,设计条件随机扰动模块,使电网侧定期开环运行,利用开环运行数据提升模型辨识精度,改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7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30434.9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模技术,具体涉及基于CIM标准的气电耦合系统信息模型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于气电耦合系统联合优化中的静态物理元件,参考发电机组、线路的建模思路,扩展IEC 61970系列标准形成了气电耦合系统静态物理元件子信息模型。然后,对于气电耦合系统中的动态业务信息,扩展IEC 61968系列标准形成了气电耦合系统动态业务子信息模型。该方法分析了气电耦合系统的静态元件组成和动态业务特点,针对气电耦合系统目前缺乏有效的信息交互机制等问题,扩展了气电耦合系统的信息模型。以满足气电耦合系统联合优化应用对信息模型与信息交互的需求,为气电耦合系统联合优化应用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38500.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频率安全的构网型电源惯量优化方法、系统和介质,该方法包括构建构网型电源惯量优化模型;求解构网型电源惯量优化模型得到多个构网型电源惯量参数;构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和惯量阈值优化模型;基于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对惯量阈值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以便从多个构网型电源惯量参数中确定出使得系统频率最低点及频率变化率均满足安全要求的最小构网型电源惯量参数值,实现构网型电源惯量最优配置。本发明能够合理地调控构网型电源的部分运行参数,实现构网型电源惯量参数最优配置,进而基于该最优的构网型电源惯量参数进行控制,可便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6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1861.2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预测控制系统的电网区域振荡抑制方法,用于抑制电网区域间功率振荡问题。本发明构建电网侧系统对应低阶线性化参数模型,并结合历史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基于上述模型,构建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对后续直流线路功率调控指令进行优化,并作用于电网整流控制器,使电网侧闭环运行;构建直流功率调制量的条件随机扰动指令计算模型,基于此设计电网侧开环运行模式;整定上述开/闭环运行模式的切换周期,并定期执行上述模型参数辨识与更新工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传统MPC系统基础上,设计条件随机扰动模块,使电网侧定期开环运行,利用开环运行数据提升模型辨识精度,改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20702.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28 , H02J15/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具体涉及考虑管道气压波动特性的气电耦合系统优化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考虑管道气压波动特性的气电耦合系统联合优化模型,采用1小时为计算步长,1天24小时作为计算时间周期。采用泰勒级数展开与连续线性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稳态气压约束式进行处理,求解所建立的气电耦合系统联合优化模型。基于该方法建立模型的优化结果能确保气电耦合系统的气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该方法提升了系统经济性,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并保证了天然气管道气压在动态过程中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该方法还解决了分段线性化算法难以同时兼顾精度和效率,并且容易出现无可行解的问题,加快了求解速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