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48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811419072.4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包括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主板、散热片及风扇,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组件与温度监控系统,通过增加半导体制冷组件,相比原有的传统降温模式,更安全可靠,模块降温效率更高,解决了因降温效率低而导致模块温度过高甚至损坏的问题,增加温度监控系统便于运维人员及时检测到模块的运行状况,实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548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19072.4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包括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主板、散热片及风扇,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组件与温度监控系统,通过增加半导体制冷组件,相比原有的传统降温模式,更安全可靠,模块降温效率更高,解决了因降温效率低而导致模块温度过高甚至损坏的问题,增加温度监控系统便于运维人员及时检测到模块的运行状况,实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453109.1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nventor: 王盛霖 , 胡忠山 , 陈海永 , 徐晟 , 何海欢 , 甘卿忠 , 熊超 , 赵兴梁 , 黄定文 , 刘颖 , 朱磊 , 王昊 , 苏杰和 , 李德龙 , 陈成 , 凌永兴 , 陈蔚东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力能源的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能源共享区域对应的对象信息;根据多个资源产消对象对应的第一能源信息和多个资源消费对象对应的第二能源信息,构建能源关联模型集合;基于对象能耗模型、电能供应模型、储能系统模型,构建针对电力能源共享区域的转移情况分析模型;根据资源转移对象集合和电力能源转移量,构建用于预测电力能源共享区域对应的资源转移结果的资源转移预测模型;资源转移结果包括各资源产消对象对应的第一资源转移结果和各资源消费对象对应的第二资源转移结果。采用本方法实现了对电力能源共享区域的资源转移方法优化,能够得到最优资源转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48770.0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nventor: 王盛霖 , 甘卿忠 , 胡忠山 , 徐晟 , 何海欢 , 杨洋 , 赵兴梁 , 陈海永 , 熊超 , 冯健棠 , 黄定文 , 陈蔚东 , 刘颖 , 朱磊 , 王昊 , 卢凯欣 , 苏杰和 , 李德龙 , 陈成 , 周宇聪 , 王翔宇
IPC: G01R19/155 , G01R31/6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缆的对芯系统和对芯方法。对芯系统包括:主机和从机,其中,主机包括:第一接线接口模块,分别与线缆的多根线芯的第一端对应连接;第一对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每一线芯第一端的第一对地电压;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各线芯的第一对地电压分别满足安全测试条件的情况下,对应生成每一线芯的对芯信号;从机包括:第二接线接口模块,分别与线缆的多根线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对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每一线芯第二端的第二对地电压;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各第二对地电压均满足安全测试条件的情况下,接收各对芯信号,并根据对芯信号确定各线芯的通道编号。采用该对芯系统可避免带电对芯工作,提高对芯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33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62874.8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站CT配置死区检查的自动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3/2断路器接线拓扑模型;配置500kV完整串原则;根据配置原则,建立单侧电流互感器、中开关双侧电流互感器和双侧电力互感器的配置顺序表;建立220kV典型拓扑模型;选择相应电压等级及配置,自动生成CT现场记录表;现场根据表格校核CT,并记录顺序编号;记录的表格导入系统,进行校核。本发明通过建立不同电压等级的拓扑模型,建立CT二次绕组的顺序编号,并制定现场记录表格,通过现场记录和模型书序进行比对,快速得出CT编号的顺序是否正确,并将正确数据存储数据库,提高了CT死区校核的工作效率,并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库。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3578.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次屏柜监测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监控装置,监控装置设置于二次屏柜;监控装置包括主机、传感模块、清扫终端和通信模块;其中,主机分别连接传感模块、清扫终端和通信模块;传感模块用于采集二次屏柜的环境数据;主机基于环境数据指示清扫终端对二次屏柜进行清扫;通信模块用于传输环境数据;通信基站,通信基站连接通信模块;通信基站用于转发环境数据;监控系统后台,监控系统后台连接通信基站;监控系统后台基于环境数据对二次屏柜进行监控。采用本系统能够提高针对二次屏柜的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33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362874.8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站CT配置死区检查的自动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3/2断路器接线拓扑模型;配置500kV完整串原则;根据配置原则,建立单侧电流互感器、中开关双侧电流互感器和双侧电力互感器的配置顺序表;建立220kV典型拓扑模型;选择相应电压等级及配置,自动生成CT现场记录表;现场根据表格校核CT,并记录顺序编号;记录的表格导入系统,进行校核。本发明通过建立不同电压等级的拓扑模型,建立CT二次绕组的顺序编号,并制定现场记录表格,通过现场记录和模型书序进行比对,快速得出CT编号的顺序是否正确,并将正确数据存储数据库,提高了CT死区校核的工作效率,并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库。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211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53109.1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nventor: 王盛霖 , 胡忠山 , 陈海永 , 徐晟 , 何海欢 , 甘卿忠 , 熊超 , 赵兴梁 , 黄定文 , 刘颖 , 朱磊 , 王昊 , 苏杰和 , 李德龙 , 陈成 , 凌永兴 , 陈蔚东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力能源的资源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能源共享区域对应的对象信息;根据多个资源产消对象对应的第一能源信息和多个资源消费对象对应的第二能源信息,构建能源关联模型集合;基于对象能耗模型、电能供应模型、储能系统模型,构建针对电力能源共享区域的转移情况分析模型;根据资源转移对象集合和电力能源转移量,构建用于预测电力能源共享区域对应的资源转移结果的资源转移预测模型;资源转移结果包括各资源产消对象对应的第一资源转移结果和各资源消费对象对应的第二资源转移结果。采用本方法实现了对电力能源共享区域的资源转移方法优化,能够得到最优资源转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209389700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22043441.6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的特高压直流外部跳闸回路,外部跳闸回路接线在本屏阀组保护接口屏,先接入新设装置第一套非电量保护装置F301P和第二套非电量保护装置F302P,再转接换流变保护屏励磁不启动开关失灵的K22继电器。实现了外部跳闸回路动作后精准定位故障支路,便于运行人员迅速判断故障,制定预控措施,减少特高压直流非计划停运时间,减少特高压直流带来的停电损失,有利于把控电网安全运行,有助于减小运维人员抢修复电工作强度,有助于避免停电时间过长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209400617U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21833527.2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故障录波系统,包括多台数据采集终端以及一台分析终端,各台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电网故障信息数据,并将所采集到电网故障信息数据传送至分析终端,每一台数据采集终端均设置有原始硬盘和备用硬盘,原始硬盘和备用硬盘分别连接至同一阵列卡,以形成虚拟阵列硬盘。通过新增了一块硬盘,同时进行了硬盘连接方式上的改变。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值班硬盘发生故障可无缝切换至备用硬盘,解决了单一硬盘发生故障录波系统不可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