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5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0772.0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元件包壳外压试验装置及确定燃料元件包壳的外压的试验方法。试验装置用于对燃料元件包壳进行试验,其包括:模拟燃料芯块,套设于包壳;将包壳加热至试验所需的温度的加热装置;加压连接密封组件和向包壳内提供过热蒸汽的过热蒸汽提供装置,加压连接密封组件与加热装置、过热蒸汽提供装置密封连接,并与加热装置形成密闭的试验空间;套设了模拟燃料芯块的包壳在试验空间内被加热以及加压;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包壳的温度以及其外部气腔的压力。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能够模拟包壳在实际工况下的温度以及外压,有利于提高包壳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0346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22160.1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B21D26/0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快堆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分配器多支管成型的加工工具,包括内部为圆筒形的限位模具,设置在限位模具内并设有第一支管口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内部能够容纳原材料管,当位于成型模具内部的原材料管受到来自两端和内部的挤压操作产生形变时,成型模具能够随着原材料管的形变在限位模具内发生位移;当挤压操作停止时,成型模具的位移结束,原材料管因为挤压操作被压制成钠分配器主管,并在第一支管口内形成与钠分配器主管连通并突出于钠分配器主管的钠分配器支管。本发明依据液压胀形原理,采用冷变形的方法,避免了因成形过程中的多次加热带来的材料晶粒度不受控制的长大及晶粒尺寸不均等现象的发生和显微组织不连续及焊接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635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99609.7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B23K31/02 , B23K37/053 , B23K37/003 , B23K31/12 , B23K103/18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利用冲击或其他压力的非电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锆合金圆管和不锈钢圆管的方法以及锆合金和不锈钢连接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处理待焊接的锆合金圆管和不锈钢圆管;S20、将S10步骤中处理好的待焊接的锆合金圆管和不锈钢圆管固定于石墨夹具;S30、将固定有待焊接的锆合金圆管和不锈钢圆管的石墨夹具放置到焊接设备内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采用分阶段的升温以及保温,在焊接完成后,采用分阶段的降温;S40、焊接完成后,对焊接获得的结构进行气密性测试。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锆合金圆管和不锈钢圆管能够形成高强度、高致密性的焊接接口,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以及焊接接口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545484.8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失水事故的实验系统,属于反应堆技术领域,实验系统包括测试设备和淬火设备,测试设备具有容纳包壳的实验腔,测试设备配置为对实验腔内的包壳进行鼓胀爆破。淬火设备配置为向实验腔提供用于淬火的流体。当包壳在测试设备的实验腔内完成鼓胀爆破后,通过淬火设备向实验腔内提供用于淬火的流体以对鼓胀爆破后的包壳进行淬火。一方面通过淬火设备对鼓胀爆破后的包壳淬火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LOCA事故,另一方面,通过淬火设备对鼓胀爆破后的包壳淬火能够对包壳迅速降温,便于操作者将包壳取出后换另一根包壳继续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0568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544768.5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管道测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内壁的热电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为未闭合的环状弹性结构,所述夹持件的外壁具有容纳所述热电偶的限位槽,所述夹持件用于将所述热电偶固定于所述管道的内壁;以及推送件,所述推送件可拆卸地与所述夹持件连接,以将所述夹持件推入至所述管道内的预设位置,所述推送件退出所述管道内时能够与所述夹持件分离。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壁的热电偶夹持装置,不通过焊接的方式简便地将热电偶放置到需要测温的管道内壁,省去了热电偶焊接工序,大大降低了管道内壁测温的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5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54921.4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盒式燃料组件。所述方形盒式燃料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吊装头,上端过滤网,燃料棒上栅板,长方体型的燃料盒,燃料棒下栅板,下端头;所述上端过滤网包括:筒体和上过滤片;所述筒体由四块侧面过滤片焊接而成,其上端由所述上过滤片密封,下端开放;所述上过滤片及侧面过滤片为带孔的围板构成;所述上端过滤网的下端与燃料棒上栅板连接,完全覆盖于燃料盒上方。本发明能够降低异物对燃料组件在反应堆内运行的影响,可以用于各种堆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58095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887564.4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C15/14 , G21C15/253 , G21C1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空气热交换器,包括:筒体,筒体顶端设有出口风门,底端设有进口风门;上集流管,上集流管的一端与钠进口管连通;下集流管,下集流管的一端与钠出口管连通;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之间连通有换热管束;流量分配器,流量分配器设于筒体内腔的中心区域;其中,钠进口管和钠出口管设于筒体的同一侧;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为环形,且具有自其表面向外突出形成的管接头,换热管束与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通过管接头连接。本发明钠‑空气热交换器通过优化设计集流管、集流管和换热管的连接方式、风门等结构使得热交换器具有换热效率高、流动阻力小、结构紧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16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515843.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燃料端塞、环形燃料组件及焊接方法。环形燃料端塞,包括截面为山字形的端塞本体,所述端塞本体包括外包壳接触端头和内包壳接触端头,外包壳接触端头和内包壳接触端头之间设置有燃料棒内部部件接触端头,所述燃料棒内部部件接触端头高于外包壳接触端头和内包壳接触端头;所述端塞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流水孔。燃料组件包括所述环形燃料端塞。所述焊接方法为:利用三个电极对端面实施压力焊接。本发明简化环形燃料焊接流程,节省焊接时间,降低成本,焊缝质量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831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9670.3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核燃料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环形燃料的试验组件及试验装置,包括:壳体、两个端塞、加热组件和进气组件。壳体包括呈中空的管状结构的内包壳和外包壳;两个端塞分别密封安装于壳体的两端,以在外包壳与内包壳之间形成环状的密封腔;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位于密封腔内,并螺旋环绕于内包壳的外侧,用于模拟环形燃料的温度变化工况;以及进气组件适用于对密封腔充气,用于模拟环形燃料内部的压强变化工况。试验装置包括压力控制系统、交流电源和温度监测系统,压力控制系统通过采集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处理,以调节外部供气装置的供气量;温度监测系统根据数据采集器的反馈对交流电源进行控制,调节发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88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54931.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端过滤网及燃料组件。所述上端过滤网,包括:多边形筒体和上过滤片;所述多边形筒体由多块侧面过过滤片焊接而成,其上端由所述上过滤片密封,下端开放;所述上过滤片及侧面过滤片为带孔的围板构成;所述上过滤片中心设置有贯穿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上端过滤网的燃料组件。本发明上端过滤网能够避免堆内异物对燃料棒间隙及环形燃料棒内流道阻塞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