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36038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18228.2
申请日:2008-12-05
申请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摘要: 本发明改进了我国古墓葬遗址等发掘现场的传统探测方法,设计开发了一套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该系统由远程监控端、机器人及线缆等附件组成。机器人集成视频采集及气体传感等环境检测功能模块,采取分体小尺寸模块化设计,可简便拆装成两种外形适用不同形式的封闭空间式发掘现场。系统设计制造后在三个古墓葬遗址进行了实地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整体系统运行稳定,可操作性强,推进了考古发掘工作的科技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684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31800.0
申请日:2020-12-09
申请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
IPC分类号: G01N30/9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检测馆藏环境中多种挥发性有机酸气体浓度的方法,属于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五种标准品配制梯度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采用离子色谱仪依次检测标准工作液,得到色谱图;以不同有机酸的峰面积对标准工作液中该有机酸的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和拟合标准曲线方程;在相同色谱条件下检测采样吸收液,依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采样吸收液中所检测到的有机酸的浓度;最后,通过采样吸收液中有机酸的浓度换算出空气样品中有机酸气体的浓度。本发明方法可测定馆藏环境中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等五种挥发性有机酸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检测时间短,适用于博物馆的日常检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979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63056.4
申请日:2012-09-26
申请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
IPC分类号: E21D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考古模型试验场中的古井遗址复建方法,首先按照古井遗址的实际深度挖掘、修筑与其比例1:1的古井遗址模型,然后再按照选定的埋藏坑遗址的类型,自古井底部侧向水平施工挖掘,形成水平坑道,然后向坑道顶端置入古代器物窖藏,形成埋藏坑遗址复建模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竖直的古井遗址复建和水平的埋藏坑遗址复建合理的结合起来,由于水平延伸挖掘的水平坑道顶端形成的埋藏坑与古井遗址的中轴线有一定的距离,并未扰动或影响埋藏坑上方的原始地层,因而采用物探技术探测时不会因地层扰动对其造成干扰和影响。而将古井遗址和埋藏坑遗址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复建,不仅节约了占地面积,也减少了挖掘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436038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810218228.2
申请日:2008-12-05
申请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摘要: 本发明改进了我国古墓葬遗址等发掘现场的传统探测方法,设计开发了一套考古发掘现场智能预探测系统。该系统由远程监控端、机器人及线缆等附件组成。机器人集成视频采集及气体传感等环境检测功能模块,采取分体小尺寸模块化设计,可简便拆装成两种外形适用不同形式的封闭空间式发掘现场。系统设计制造后在三个古墓葬遗址进行了实地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整体系统运行稳定,可操作性强,推进了考古发掘工作的科技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79870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95891.1
申请日:2020-12-29
申请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检测文物有害盐中多种有机酸根及无机阴离子的方法,属于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丁酸根和戊酸根五种标准品和多元素标准溶液配制梯度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采用离子色谱仪依次检测标准工作液,得到色谱图,以不同有机酸根及阴离子的峰面积对标准工作液中该有机酸及阴离子的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和拟合标准曲线方程;在相同色谱条件下检测结晶盐水溶液样品,依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结晶盐水溶液样品中所检测到的有机酸根及阴离子的浓度;通过结晶盐水溶液样品中所检测到的有机酸根及阴离子的浓度计算出结晶盐中有机酸根及阴离子的质量分数。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分析导致文物盐害的环境污染物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02879833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62523.1
申请日:2012-09-26
申请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
IPC分类号: G01V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与探测的可控考古遗址复建模型试验场,选取地表平整、长宽各100±1米的开阔场地作为试验场地,根据已发掘的文化遗存类型将其分为墓葬类、居址类、作坊类、埋藏类、灰坑类和杂项类,在每个类型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数个遗址按照1︰1的比例进行模型的复建,复建时要严格按照实际开掘时的遗址形状、深度、发掘物进行修筑、填放,模型修筑完成后,在地下遗址模型和半地下遗址模型上堆土掩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借鉴实验考古学的理念,以考古学理论、方法、实践及发展趋势为指导,结合现代科技成果,运用物探方法,通过对遗存埋藏探测实验来准确、无损的获取地下文化遗存信息的一种新考古学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