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605264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840382.X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F23L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列配置100%容量引风机的660MW超超临界锅炉,用于火力发电厂中。包括与锅炉后方的静电除尘器连接的引风机,引风机仅设置一台,连通引风机的进烟口和静电除尘器的出烟口的进烟管道是直通式,进烟管道上不设关断风门,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单列的出烟管道直接与脱硫装置的进烟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原有的锅炉烟气系统,优化了风门配置,简化了控制程序,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能有效降低设备维护、安装、调试费用,节约了能源,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203605263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839039.3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660MW超超临界锅炉的空气预热器单列配置结构,包括一台空气预热器,单通道配置的热一次风道、热二次风道、冷一次风道、冷二次风道,热一次风道连接空气预热器和磨煤机,热二次风道连接空气预热器和锅炉的进风口,空气预热器的烟气入口通过两条管道与锅炉尾部烟道连通,空气预热器的烟气出口设置两条出口管道并分裂成四个引风机管道直接和引风机相连通,两条出口管道之间不设置联络烟道。本实用新型简化了锅炉烟风系统,取消了联络烟道和隔断风门,优化了烟风系统风门配置,简化了控制程序,能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投资,能有效降低设备维护、安装、调试费用,节约了能源,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203628696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41098.4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列配置100%容量送风机的660MW超超临界锅炉,用于火力发电厂。每台锅炉仅配置一台送风机,送风机的出风口直接通过管道与冷二次风暖风器相连,送风机的出风口不设关断风门,冷二次风暖风器与空气预热器的进风口连接,空气预热器的出风口经过一热二次风关断门后分别连通到锅炉两侧的入风口。本实用新型明显减少了设备的占地,有宽裕的检修场地,可以实现就地检修,检修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明显简化了燃烧二次风流程,涉及送风机的电气及热控的工作量降低了一倍,降低了投资,能有效降低设备维护、安装、调试费用,节约了能源,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203605260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840283.1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F23L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列配置100%容量一次风机的超超临界锅炉,用于火力发电厂。每台锅炉配置一台空气预热器和一台一次风机,一次风机的出风口直接通过一暖风器与空气预热器的进风口连通,空气预热器出风口的管道经过热一次风关断门和T型三通分两路进入磨煤机入风口再由磨煤机出风口进入锅炉的燃烧器入口;一次风机出风口的管道还直接与压力冷却风管道相连通;一次风机出风口处不设冷一次风关断风门,压力冷却风管道上不设压力冷却风门。本实用新型突破常规,一次风机单列配置后明显减少了设备占地,可以就地检修,减少了设备故障点,检修工作量减少一倍,并明显简化了燃烧一次风流程,涉及一次风机的电气及热控的工作量降低了一倍。
-
公开(公告)号:CN11854819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25215.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4B39/06 , F01K27/00 , F01K3/18 , F04B41/02 , F04B41/06 , H02J15/00 , F28C1/00 , F25B1/10 , F25B43/00 , F17D1/08 , F17D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后冷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储能子系统、释能子系统、储气库、冷却塔、低温热水媒水水罐、高温热水媒水水罐、低温常压水罐和高温常压水罐;储能子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级压缩机、第一储能换热器、第二级压缩机、第二储能换热器、第三级压缩机、第三储能换热器、第四级压缩机和能够投入使用或切断使用的余热换热器和冷却器;释能子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余热加热器、第一级储能加热器、高压缸、第二级储能加热器、中压缸、第三级储能加热器、低压缸;余热加热器能够投入使用或切断使用。本发明能够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储热温度,降低冷却水量,减少换热器数量,简化压缩储能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11320607.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驱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涉及空气储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一种光热驱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光热驱动压缩单元、热能存储单元和膨胀发电单元,所述光热驱动压缩单元包括内部存储有液体工质的光热集热器和膨胀压缩器,所述光热集热器与冷凝器及增压泵顺时针闭环连接,所述膨胀压缩器一侧依次连接冷却器和储气库、另一侧连接低压气源单元;所述热能存储单元包括蓄热器,所述蓄热器分别连接冷凝器、冷却器和换热器,所述膨胀发电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储气库、换热器和空气膨胀机。本发明通过光热直接驱动空气压缩,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温压缩机的需求和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286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51542.7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湿垃圾同步制氢和碳材料的方法,包括:将湿垃圾与水混合,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加热反应得到氢气和碳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湿垃圾富含氢元素和碳元素并且可再生的特点,采用水热技术将其同步转化为氢气和碳材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湿垃圾作为有机垃圾围城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湿垃圾的资源化和能源化,通过制备氢气缓解能源危机,通过制备碳材料实现碳的固定和利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本发明很好地实现了湿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具备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40731.6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源微米碳球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领域,包括,步骤一、将生物质使用破碎机进行粉碎,并使用无水乙醇和水先后洗涤生物质2‑3次;步骤二、将洗涤后的生物质与水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置于耐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步骤三、使用惰性气体排空反应釜中的空气,并在反应釜中预充0‑0.8 MPa的惰性气体;步骤四、将充有惰性气体的反应釜置于事先准备好并达到预设温度的加热器中,在预设温度下,维持一定的反应时间;步骤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釜从加热器中取出并置于冷却器下冷却;步骤六、将冷却后反应釜中的反应产物洗涤和过滤,所得固体产物干燥后即为微米碳球。
-
公开(公告)号:CN116222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94047.7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罐储热系统及其储能方法,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包括压缩机组、透平机组、储热装置和储气库;所述储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压缩机出口的换热器组、设置在透平机出口的加热器组和设置在换热器组和加热器组之间的共用储罐;储能方法包括:压缩机组压缩阶段,运行储罐及低温储罐中的低温介质依次通过换热器组对压缩空气进行降温,并将高温介质储存至高温储罐及运行储罐,降温后压缩空气储存至储气库;透平机组膨胀阶段,储气库中的空气进入透平机做功,运行储罐及高温储罐中的高温介质依次通过加热器组对空气进行加热,并将低温介质储存至低温储罐及运行储罐。本发明能够实现项目投资与项目用地的减少的同时,实现系统的简单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58898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062703.8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冷干排渣技术的锅炉优化设计方法,根据锅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干排渣系统所产生的无组织漏风,计算实际运行时空预器空气侧的吸热量以及空预器烟气侧排烟温度,进一步确定锅炉系统的热量损失,最后得出锅炉热效率的降低值;通过计入无组织漏风指导送风机选型。通过采用本发明设计方法对锅炉进行设计可以保证锅炉热效率,同时可以更加合理的确定锅炉送风机的风量,已达到提高运行经济性,降低设备参数,降低造价,降低能耗,节能减排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