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塑料复合过滤器及自来水微塑料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89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53350.4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塑料复合过滤器及自来水微塑料过滤装置,该过滤器包括外管体以及多层滤层,外管体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各滤层设置于外管体内且环绕外管体轴线设置,各滤层由内至外依次为活性炭层、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层、纳滤膜层和载银离子活性炭层,由进水口进入的液体依次流过活性炭层、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层、纳滤膜层和载银离子活性炭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与自来水等液体中的微塑料颗粒进行化学反应从而使微塑料颗粒被吸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极大的比表面积与化学稳定性,大大延长了吸附剂的使用时间,远高于传统的物理过滤和化学氧化等技术的去除效果。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产物水循环的浆态储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4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75196.9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产物水循环的浆态储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供电或配电的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燃料电池产物水循环的浆态储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利用燃料电池的阴极区产物为水,结合多介质复合浆态储制氢材料制氢反应需要大量水的特点,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本发电系统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又防止水淹现象的发生,进而改善电池的供电性能和延长燃料电池的寿命。此外,该发电系统不需要额外的排水系统,节约了设计成本,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为未来研发新型便携式氢燃料电池供能系统的开发提供设计思路。

    一种基于浆态液体储制氢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44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75195.4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浆态液体储制氢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使用方法,属于供电或配电的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浆态液体储制氢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利用一种浆态液体在低温条件下的快速连续可控制氢的特性和热量快速消纳促进制氢反应的机制,实现了“供氢‑供电‑供热”的有机循环,解决了工业制氢温度高、制氢速率慢、条件繁琐、能量消耗高的难题。本发明具有制氢条件温和、速率快、能耗低、效率高等优势。此外,该发电系统的集成度提升,储制氢技术充分发挥了电力调峰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Rh@Ir核壳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22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15245.7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h@Ir核壳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上述方法通过在乙二醇的反应体系中,以抗坏血酸和KBr为还原剂,先后向反应体系中注入内核前驱体溶液和外壳前驱体溶液,在还原剂的还原作用下,在反应体系中先后形成铑原子和铱原子,先被还原出来的铑原子生长为形成具有内凹六面体结构的铑内核,后还原的铱层在铑层表面生长,形成核壳结构。上述方法采用液相反应的方式进行,制备过程只需合理调控反应过程中各个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内核和外壳前驱体溶液的注入速度和添加量等条件,即可精准调控催化剂的催化性,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利于实现大批量生产。

    一种基于碳材料载体的负载金属型脱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有机液体储氢材料催化脱氢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80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0793.2

    申请日:2024-12-18

    Inventor: 董媛 张鑫 杨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材料载体的负载金属型脱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有机液体储氢材料催化脱氢中的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催化剂包括载体88.5%~98.5%、贵金属0.5%~2.5%、助剂1%~9%。本发明的催化剂可应用于有机液体储氢材料反应,反应速率较快,无其他副产物,催化剂可多次使用,脱氢稳定性较好。本发明降低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贵金属的使用量,降低了催化剂成本。本发明利用冷等离子技术,使大量的活性组分贵金属有效地锚定在助剂‑载体界面处,产生大量的微正电贵金属粒子,贵金属与助剂之间的强电子互补性形成了特殊的电子环境,提高了电子的密度和流动性。

    一种穿戴式温差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068767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546532.0

    申请日:2014-09-23

    Inventor: 贺良华 郝欢 张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温差发电装置,衣物的夹层中设有安装带,各安装带相互平行缝制于衣物的夹层中,安装带上固定有防水封装袋,每个防水封装袋中均密封安装有温差发电组,各温差发电组依次串联后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单元;所述温差发电组包括2个以上温差发电单元,安装在温差发电单元两侧的绝缘导热片,和安装在绝缘导热片外侧的导热层,温差发电单元包括P型半导体电偶臂、N型半导体电偶臂和导电片,两种半导体电偶臂交替焊接在导电片上,充电单元包括升压稳压器和蓄电池;本发电装置以日常穿着为载体,因此可随时随地发电,并且清洗时不需拆卸温差发电组,使用方便,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发电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