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99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62367.4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花岗岩锯泥废料制备的沸石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通过以花岗岩锯泥废料为原料,并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经过酸洗、焙烧、碱熔、水热等合成方法得到沸石基吸附剂中间产品,然后将其与磷酸进行反应,经过洗涤、pH值调节和干燥等步骤制得沸石基吸附剂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花岗岩锯泥废料基沸石基吸附剂,能有效吸附铅锌离子并阻缓它们在环境中的释放;吸附剂对环境友好,该制备方法实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可为花岗岩锯泥废料的循环利用提供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99046.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层岩石地热传热的纳米流体实验装置和方法。加热模块、超声储液仓和蠕动泵通过循环管路连接构成循环闭合回路;与加热模块相连接的管路上均设有热成像仪、第一温度检测器和流量计;加热模块包括花岗岩管道、紫铜管道和用于检测花岗岩管道的管壁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器,紫铜管道套设在花岗岩管道外,且与其相贴合,紫铜管道均匀缠绕有加热丝;紫铜管道的两端均与循环管路相连通;控制系统与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二温度检测器、供电系统和蠕动泵电连接。本发明提出将岩石热源作为热源边界,将循环纳米流体直接与岩石热源边界接触探究其换热规律,能更真实客观地模拟中深层地热井中纳米流体与岩石热源接触后的换热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39472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54497.X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武汉誉城千里建工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11/00 , C02F11/122 , C02F11/14 , C02F11/143 , C02F11/1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础工程浆液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础工程浆液的处治与综合利用方法,基础工程浆液的处治与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判断基础工程浆液为新鲜泥浆、循环泥浆或废弃泥浆;利用除砂器对循环泥浆进行净化处理,得到钻渣与净化后的浆液;分别对钻渣与净化后的浆液进行综合利用;对废弃泥浆进行化学处理,得到絮凝物;对得到的絮凝物进行压滤处理,得到泥饼和废液;分别对得到的泥饼与废液进行综合利用。本发明处理程序简洁,处理成本较低;可实现所有钻渣(或泥饼)和净化后的浆液(或废液)的循环利用,解决基础工程浆液排放或外运处理难题,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98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28502.0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定量化表征纤维封堵岩石孔隙的数值模拟方法,以钻井液为液相,以纤维为固相,纤维随钻井液流动,基于CFD‑DEM耦合方法模拟钻井液中纤维对孔隙的封堵,模拟过程中,设定了包括纤维几何模型、纤维受力模型和纤维弯折单元,其中纤维几何模型为多个顺序连接的球圆柱体,纤维受力模型包括纤维法向接触力模型、切向接触力模型和法向粘附接触力模型,以及纤维受钻井液粘滞力作用产生的流动阻力模型;纤维弯折单元由两个相邻的球圆柱体组成,当纤维与钻井液或另一纤维相互作用发生弯折变形时,相邻的两个球圆柱体的球面中心产生位移,相邻的两个球圆柱体的圆柱面轴线产生角位移。本发明能够实时且定量的表征纤维类材料对于岩石孔隙的封堵过程及封堵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289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26557.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5/10 , C02F5/12 , C08F220/06 , C08F222/06 , C08F22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地热用环保低腐蚀型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阻垢剂包括:顺丁烯二酸酐4~6%、丙烯酸8~12%、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4~6%,次亚磷酸钠2~4%、十二烷基硫酸钠0.2~0.3%、过硫酸铵3~5%、聚环氧琥珀酸20~25%。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环保型低腐蚀阻垢剂适于高温地热井中抑制碳酸钙垢生成,能够有效阻缓抑制碳酸钙垢的生成,具有良好的抗温缓蚀性能,并且该耐高温环保型低腐蚀阻垢剂对环境友好,易于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807036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341681.8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五地质大队 ,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9K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基钻井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煤系地层钻进的水基钻井液,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由以下质量份成分构成,水、抑制剂、钠基膨润土、无机正电胶、抗高温处理剂、增粘剂、降滤失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制备的水基钻井液通过一定的原料配比,具有独特的“固-液双重性”,起到保护储层和稳定井壁的作用;增强煤岩和页岩的疏水性,减少与钻井液中水分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井壁稳定性;降低钻井液的表面张力以保护储层;有良好的流变性、降滤失性能,钻井液的抑制性和润滑性,能够满足煤系地层钻进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81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136581.7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开挖钻井液用膨润土,该膨润土由钠基膨润土、聚合物、页岩抑制剂三者的干粉混合而成,钠基膨润土、聚合物和页岩抑制剂之间的质量比为15~17:1.75~2.25:2.75~3.25,其中聚合物为魔芋。该膨润土的造浆率不小于30m3/T,相对于普通钻井液用膨润土来说,其造浆率更高,使用更方便,性价比更优。采用该膨润土所配制的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流变性、降滤失性和抑制效果,可以满足水敏性地层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岩屑携带和孔壁稳定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97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83046.X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武汉誉城千里建工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井液性能的全自动在线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该钻井液性能的全自动在线检测装置实现了钻井液漏斗粘度、密度和pH值的全自动连续检测;测量的钻井液漏斗粘度、密度和pH值可以通过ESP8266WIFI模块和无线移动WIFI构成的通信模块上传至云平台,钻井液工程师通过操作界面和云平台可以对钻井液粘度、密度和pH值设置监测阈值、监测周期和监测次数,超过阈值后装置和云平台可以发出预警信号。本发明操作简便,实现了取浆、检测和清洗的全自动操作,检测数据可实时上传,避免人工测量误差和测量不及时,同时可实现电脑端和手机等移动设备据查看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029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224931.X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流体的页岩纳米孔隙封堵实验装置及方法,实验装置包括三轴模块、水力及气体注压模块、纳米颗粒流体流动模块、流体封堵页岩孔隙模块及其控制装置,三轴模块包括三轴试验舱、圆形压块以及上游、下游压力岩心输入和输出通道和围压施压胶管;水力及气体注压模块包括高压注入泵,三轴试验舱中的溶液通过管道与圆形压块的通道接口连接;纳米颗粒流体流动模块包括相连的两通纳米颗粒流体容器以及第三液压装置,第三液压装置包括三并联上游压力罐体、压力传感器、纳米颗粒流体、第二四联通阀、恒流泵、第一流体储液罐和磁力搅拌装置。本发明能模拟不同地层应力条件下和不同纳米颗粒物理参数条件下的页岩纳米孔隙封堵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90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025575.0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的离散元纳米颗粒封堵页岩孔隙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建立适用于水平井和垂直井的纳米颗粒‑流体耦合流动模型,采用基于隐式时间积分的四面体网格和楔形网格单元并设定纳米颗粒和流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编写代码重建纳米颗粒在流体中的拖拽力模型,计算不同井况下孔隙的纳米颗粒量和流体总量,建立释放速度大小、方向以及尺寸各不相同的纳米颗粒参数模型,计算实时的流体、纳米颗粒速度和压力等参数,通过理论公式推导验证和实验验证两种方式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本发明模拟方法的模拟结果更接近水平井和垂直井的实际情况,为实际纳米颗粒封堵页岩孔隙提供准确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