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137917.7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边坡应急多级加固方法,包括步骤:对边坡进行钻孔并用水清洗;将U型循环管和相变液管放入钻孔,向U型循环管中注入循环冷媒液,以冻结岩土体孔隙水,实现首次加固边坡;通过相变液管将高压相变液注入钻孔,以改变边坡双电层结构,将其由亲水性变成憎水性,实现边坡第二次加固;继续向U型循环管中注入循环冷媒液,以冻结相变液和孔隙水提高其的强度,实现边坡第三次加固;撤出U型循环管和相变液管,在钻孔中安装锚杆体并注入新型注浆材料,实现边坡第四次加固;在边坡中布设穿越相变液加固区的排水孔,液态相变液改变边坡的双电层结构,提高边坡憎水性,实现边坡长期加固。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边坡地质灾害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70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554152.7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取样的碎石土滑带原状样运输器,包括支撑板、取样机构和多个储料机构,储料机构中设有气压平衡机构和抗震机构,支撑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脚轮,支撑臂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外安装有摄像模组与处理模组连接,第一气缸中连接有取样筒,筒内安装有第二气缸,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上方安装有蓄电池,且摄像模组、处理模组和伺服电机均与蓄电池电连,气压平衡机构安装于支撑板上表面,气压平衡机构上连接有连接筒,筒内安装抗震机构,上端支撑有储料管。该运输器能保证在取样和运输过程中样品的原状性,进而能避免后期试验出现较大误差;另外该运输器能够识别矿物定向排列,使得沿着滑带剪切方向的物理力学试验得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4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62397.1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13 , E02D33/00 , E02D27/12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墩群桩基础稳定性评价方法,包括:查明桥址断层、溶洞、软硬差异三种不良地质条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育规律,确定桥墩群桩基础承受荷载情况;开展桩周岩土基本物理力学试验,揭示其物质结构组成、基本力学性质,通过正交试验比选出最优相似材料配比;开展桥墩群桩基础‑地基物理模型试验,获得群桩响应信息以建立诱发因素作用下变形、承载力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模型;基于各因素互馈规律,结合细观结构变化得到群桩基础‑地基变形破坏机制;将变形破坏机制、解析力学、数值模拟、现场数据相结合建立失效判据。本发明能够对跨越断层、溶洞、软硬差异三种不良地质条件并存地基的桥墩群桩基础稳定性进行有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313813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325112.4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带强度测试直剪试验仪以及直剪试验方法,解决现有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较难获取大尺寸岩土材料滑带残余强度的技术问题。滑带强度测试直剪试验仪包括剪切盒、水平加载系统、法向加载系统和测量系统,下剪切盒的开口面积大于上剪切盒的开口面积,法向加载系统采用机械杠杆原理对力的多次放大效应实施法向应力的加载,法向加载系统具体包括n级放大杠杆组,n级放大杠杆组包括n个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大于1的放大杠杆机构,通过将第i级放大杠杆机构的阻力臂作用于第i+1级放大杠杆机构的动力臂,可以实现载荷的逐级放大,n级放大杠杆组中至少1个放大杠杆机构的动力臂和/或阻力臂可调,可以实现法向力的连续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3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130094.4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4B28/2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体裂隙加固的灌浆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25份水泥、5~10份粘土、6~12份粉煤灰、12~22份聚氨酯、8~13份水玻璃、9~18份硅胶、3~6份固化剂、5~9份膨胀剂和10~25份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岩体裂隙加固的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水泥、黏土、粉煤灰等固粒灌浆材料和聚氨酯、水玻璃、硅胶等化学灌浆材料相结合,制备出一种性能优良的用于岩体裂隙加固的灌浆材料,其固结强度高,稳定性好,耐风蚀性能好,受环境温度变化和季节变化影响小,能够有效提高含裂隙岩体的稳定性和抗渗性能,从而有效加固含裂隙的岩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46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844935.8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裂隙岩体加固的复合灌浆材料配比获取方法,将一种化学材料分别按不同的质量配比与聚氨酯进行复合,掌握各化学材料分别与聚氨酯进行复合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选出多种合适的化学材料并与聚氨酯共同进行复合,研发多组不同配比的复合灌浆材料并获取其力学参数值,采用复合灌浆材料对裂隙岩体进行注浆加固试验并观察加固效果,选取加固效果最佳的一组复合灌浆材料,将该组复合灌浆材料的各组分配比确定为复合灌浆材料的最佳配比,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裂隙岩体加固的复合灌浆材料配比获取方法,能够获取一种化学复合灌浆材料的各组分最佳配比,从而配制出性能优良的复合灌浆材料,对裂隙岩体进行有效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2945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42214.2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库危险性实时综合集成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报警模块、控制中心服务器及云端监测平台;数据采集装置监测水库降水量、水库水位、水库大坝浸润线、大坝内部孔隙水压力、位移值,以及水库的实时视频画面;控制中心服务器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对采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出水库危险性综合得分,并对水库危险性综合得分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水库危险性综合得分控制报警模块以不同的方式报警;云端监测平台与控制中心服务器无线通讯连接,获取声光报警器的声光报警视频并发出提示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现对水库的实时综合性监测,在监测的过程中达到较全面的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3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130094.4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4B28/2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体裂隙加固的灌浆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25份水泥、5~10份粘土、6~12份粉煤灰、12~22份聚氨酯、8~13份水玻璃、9~18份硅胶、3~6份固化剂、5~9份膨胀剂和10~25份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岩体裂隙加固的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水泥、黏土、粉煤灰等固粒灌浆材料和聚氨酯、水玻璃、硅胶等化学灌浆材料相结合,制备出一种性能优良的用于岩体裂隙加固的灌浆材料,其固结强度高,稳定性好,耐风蚀性能好,受环境温度变化和季节变化影响小,能够有效提高含裂隙岩体的稳定性和抗渗性能,从而有效加固含裂隙的岩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22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1153842.X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红外场演化监测系统,包括滑坡模拟系统和温度场监测系统,所述滑坡模拟系统包括滑坡框体和设于滑坡框体内的滑坡模型;所述温度场监测系统设于滑坡模型的上方,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若干横梁,所述横梁相互平行架设在滑坡框体的顶部,所述横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吊架,所述吊架可沿着横梁水平移动,所述吊架的下方设置有可升降的红外热像仪。本发明利用支架结构承载多个红外热像仪,并且设计驱动机构和放线机构能够调整每台红外热像仪的监测区域位置和大小,增加监测的可控度,提高监测的精确度,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模拟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325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604040.5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7/00 , G01N3/1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泥岩干湿循环试验和三轴试验的一体机,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两立柱和反力厚壁,反力厚壁内侧安放环状油压囊且厚壁内安装油压传感器,油压囊环绕圆柱状泥岩试样,基座上固定底部压力轴,底部压力轴上端连接底部轴向压板,泥岩试样支撑于底部轴向压板,泥岩试样上端被顶部轴向压板覆盖,顶部轴向压板上部连接顶部压力轴下端,顶部压力轴上端连接升降台,升降台架于升降机上,所述顶部压力轴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载台底端装有位移传感器,烘箱内设有电热管,一体机还包括压力水管、计算机和CT扫描仪,压力水管接入油压囊内壁和泥岩试样间隙。本发明可在真实应力条件下进行干湿循环崩解及三轴试验,助于揭示泥岩的力学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