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9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73759.0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山区壤中流分层监测系统,包括土洞、集水斗、翻斗式流量计、太阳能板、集水瓶;预制好的矩形集水斗镶入土洞中,用水管与集水斗底部外侧排水管口连接,将集水斗所汇集的壤中流引致下方的翻斗式流量计内,翻斗式流量计连接太阳能板供电用于可在线实时监测土层各深度壤中流流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翻斗式流量计放置于方形盒上;解决了对壤中流动态过程的监测难度大,其理化性状及对土壤的影响也难以掌握,以及壤中流收集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717217.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包括:对调查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进行测量,并利用地下水流速流向探测仪调查地下水流向,结合地质、水文地质信息确定泉域范围;在泉域范围内利用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得到水量信息;定期对泉域范围内典型位置降水、岩溶地下水、泉水进行取样,得到取样信息;将水量信息和取样信息传输至终端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以研究地下水水位信息、地表水及泉水流量信息对降水量信息的响应关系,并辅以氯量平衡法,厘定泉域无效降水量,确定降水入渗系数,揭示岩溶地下水的循环机制。本发明解决了自然条件下北方岩溶地下水循环研究场地选择困难、地下水循环要素长系列、高精度数据缺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17217.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方全排型岩溶泉的地下水循环要素监测方法,包括:对调查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进行测量,并利用地下水流速流向探测仪调查地下水流向,结合地质、水文地质信息确定泉域范围;在泉域范围内利用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得到水量信息;定期对泉域范围内典型位置降水、岩溶地下水、泉水进行取样,得到取样信息;将水量信息和取样信息传输至终端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以研究地下水水位信息、地表水及泉水流量信息对降水量信息的响应关系,并辅以氯量平衡法,厘定泉域无效降水量,确定降水入渗系数,揭示岩溶地下水的循环机制。本发明解决了自然条件下北方岩溶地下水循环研究场地选择困难、地下水循环要素长系列、高精度数据缺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000231U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20519615.9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IPC: G01N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丛树干径流收集装置,包括对应于灌丛各树干设置的径流收集机构,各径流收集机构包括通过底部开孔套装密封固定在树干下部上的盛水器皿,于盛水器皿下方设有收集瓶,所述收集瓶通过导流管连通盛水器皿。本实用新型将通过盛水器皿收集降雨后形成在树上的径流,通过导流管将收集的树干径流导入收集瓶,从而完成对树干径流样品的采集,解决了生态水文过程中树干径流样品的采集问题,为树干径流的化学成分分析提供了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210774868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619633.5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喀斯特地区岩土界面水收集装置,包括置于基岩层下方的集水桶,底端插入集水桶内、顶部向地表延伸的引导管,以及上部铺设于基岩面上、底部置于集水桶与引导管之间间隙的毛细排水板;所述引导管底部侧壁开设可供岩土界面水通过的水流通道;还包括从引导管上端管口放入置于集水桶底部的水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喀斯特地区岩土界面水高效收集装置,可用于收集喀斯特地区不同坡度区岩土界面水,装置容易清理便于长期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