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360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681473.6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16 , G06F17/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结构动力响应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建立结构模型并对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在完成模态分析后,提取结构模型特征,得到荷载振型矩阵,利用动力荷载计算模态力,得到模态力后,求解模态空间的单自由度动力微分方程,再利用响应振型矩阵变换回物理空间得到所关注的响应。本申请通过基于线性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传递函数的模态传递法,计算速度更快、数据存储更少,可用于复杂大型结构的超多工况和实时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251791.0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组合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混凝土和间隔设置的外包钢板,剪力墙混凝土设置在外包钢板之间;外包钢板的内侧间隔焊接有纵向隔舱和横向隔舱,纵向和横向隔舱相互垂直布置;外包钢板的外侧焊接有π型板,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纵向钢筋分别间隔焊接于π型板的上下肢板。本申请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施工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3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09480.8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组合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混凝土和间隔设置的外包钢板,剪力墙混凝土设置在外包钢板之间;外包钢板的内侧间隔焊接有T型肋,T型肋沿着组合剪力墙的高度方向竖向设置;外包钢板的外侧间隔焊接有两个外伸端板,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纵向钢筋分别间隔焊接于两个外伸端板的相对内表面上;外包钢板的内侧、与两个外伸端板分别对应的焊接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栓钉,多个栓钉沿着外伸端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具有更好的强度和侧向刚度,施工性能更加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0717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251830.7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组合剪力墙边缘构件为方钢管混凝土柱,方钢管混凝土柱包括方钢管和设置在方钢管内部的边缘混凝土,方钢管的节点区域外侧焊接有加强板,连接节点分别连接有垂直设置的楼板钢梁和钢连梁,楼板钢梁和钢连梁均焊接到加强板上;方钢管的内部焊接连接有两个开孔隔板,两个开孔隔板水平间隔设置,两个开孔隔板的设置位置分别与楼板钢梁和钢连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位置对应,开孔隔板的周围与方钢管的内壁焊接连接。本申请能够使得结构的整体承载力更好,施工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51791.0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组合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混凝土和间隔设置的外包钢板,剪力墙混凝土设置在外包钢板之间;外包钢板的内侧间隔焊接有纵向隔舱和横向隔舱,纵向和横向隔舱相互垂直布置;外包钢板的外侧焊接有π型板,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纵向钢筋分别间隔焊接于π型板的上下肢板。本申请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施工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67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707228.7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荷载加载装置及荷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篮悬挂重物加载方法的加载能力、安全性不足,以及对作动器移动的减摩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荷载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梁、导轨、作动器单元、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导轨固定在加载梁下端面,并设置有能侧向位移的第一连接部,作动器单元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作动器单元的下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其中:导轨与第一连接部间的位移形成滚动摩擦;第二连接部的下端连接试件,第二连接部随试件上加载点位置的改变而移动。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实现横向荷载随试件上的加载点侧向移动,具备较高的加载能力和安全性,并能准确测得试件的失稳临界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18503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81473.6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16 , G06F17/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结构动力响应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建立结构模型并对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在完成模态分析后,提取结构模型特征,得到荷载振型矩阵,利用动力荷载计算模态力,得到模态力后,求解模态空间的单自由度动力微分方程,再利用响应振型矩阵变换回物理空间得到所关注的响应。本申请通过基于线性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传递函数的模态传递法,计算速度更快、数据存储更少,可用于复杂大型结构的超多工况和实时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0717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51830.7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组合剪力墙边缘构件为方钢管混凝土柱,方钢管混凝土柱包括方钢管和设置在方钢管内部的边缘混凝土,方钢管的节点区域外侧焊接有加强板,连接节点分别连接有垂直设置的楼板钢梁和钢连梁,楼板钢梁和钢连梁均焊接到加强板上;方钢管的内部焊接连接有两个开孔隔板,两个开孔隔板水平间隔设置,两个开孔隔板的设置位置分别与楼板钢梁和钢连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位置对应,开孔隔板的周围与方钢管的内壁焊接连接。本申请能够使得结构的整体承载力更好,施工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21275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116519.8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粘加筋增强型玻璃梁及制作方法,属于建筑结构领域。该外粘加筋增强型玻璃梁包括玻璃梁、配筋、垫块和胶粘剂层,配筋具有U型槽状结构,其长度与玻璃梁的长度相同,垫块设置在配筋U型槽内的支撑点处,玻璃梁设置在配筋U型槽内,玻璃梁与配筋之间设置胶粘剂层,两者之间通过胶粘剂层粘接成一体。本发明在玻璃梁受拉区通过胶粘剂粘贴配筋材料,制成外粘加筋增强型玻璃梁,配筋材料可在玻璃开裂后继续传递拉力,从而形成配筋受拉、玻璃受压的玻璃梁开裂后承载机制,可有效提升玻璃梁的开裂后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本发明既可用于新建玻璃梁,也可用于既有玻璃梁的加固改造,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707228.7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荷载加载装置及荷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篮悬挂重物加载方法的加载能力、安全性不足,以及对作动器移动的减摩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荷载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梁、导轨、作动器单元、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导轨固定在加载梁下端面,并设置有能侧向位移的第一连接部,作动器单元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作动器单元的下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其中:导轨与第一连接部间的位移形成滚动摩擦;第二连接部的下端连接试件,第二连接部随试件上加载点位置的改变而移动。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实现横向荷载随试件上的加载点侧向移动,具备较高的加载能力和安全性,并能准确测得试件的失稳临界荷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