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筋扣合预制剪力墙浇筑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338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93151.X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筋扣合预制剪力墙浇筑支撑结构,涉及预制剪力墙装配技术领域,包括下层剪力墙、上层剪力墙以及至少两个顶撑组件,下层剪力墙上设有第一环筋;上层剪力墙上设有第二环筋,第一环筋与第二环筋通过横筋相连;顶撑组件包括预埋件以及顶撑件;上层剪力墙与下层剪力墙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有内模板。本发明提供的环筋扣合预制剪力墙浇筑支撑结构,顶撑组件能够承托上层剪力墙的重量,上层剪力墙底部的第一环筋和下层剪力墙顶部的第二环筋在横筋的连接作用下,能够形成框架结构,以便保证后续混凝土的强度,将下层剪力墙的第一外墙板和内模板作为模板,借助注入孔注入混凝土,实现混凝土的后续成型。

    环筋扣合预制剪力墙浇筑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3386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0693151.X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筋扣合预制剪力墙浇筑支撑结构,涉及预制剪力墙装配技术领域,包括下层剪力墙、上层剪力墙以及至少两个顶撑组件,下层剪力墙上设有第一环筋;上层剪力墙上设有第二环筋,第一环筋与第二环筋通过横筋相连;顶撑组件包括预埋件以及顶撑件;上层剪力墙与下层剪力墙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有内模板。本发明提供的环筋扣合预制剪力墙浇筑支撑结构,顶撑组件能够承托上层剪力墙的重量,上层剪力墙底部的第一环筋和下层剪力墙顶部的第二环筋在横筋的连接作用下,能够形成框架结构,以便保证后续混凝土的强度,将下层剪力墙的第一外墙板和内模板作为模板,借助注入孔注入混凝土,实现混凝土的后续成型。

    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0052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334584.9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气泡不易溢出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形成贯通缝、孔洞等质量问题,存在结构安全风险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四步:预制墙体、预制墙体安装、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过程;预制墙体安装完成后内侧墙体与叠合板上现浇顶板齐平。

    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00520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34584.9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气泡不易溢出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形成贯通缝、孔洞等质量问题,存在结构安全风险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四步:预制墙体、预制墙体安装、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过程;预制墙体安装完成后内侧墙体与叠合板上现浇顶板齐平。

    剪力墙结构体系可靠性安装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00521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334580.0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剪力墙结构体系可靠性安装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预制外墙安装时拉结的稳定性问题,确保预制墙体吊装安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鉴于环筋扣合连接的特殊施工工艺,为保证外墙吊装过程中能够拉结到稳固的体系,保证外墙拉结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活墙拉活板的危险施工,首层装配墙体开始之前,需在转换层即将进行墙体装配的预制外墙内侧以内300mm处及预制内墙周围300mm处留置施工缝;步骤二、叠合板吊装;步骤三、施工缝;步骤四、定位锥的安装;步骤五、墙体的吊装;步骤六、浇筑;步骤七、下层模板安装;步骤八、吊装预制叠合板。

    剪力墙结构体系可靠性安装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00521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34580.0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剪力墙结构体系可靠性安装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预制外墙安装时拉结的稳定性问题,确保预制墙体吊装安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鉴于环筋扣合连接的特殊施工工艺,为保证外墙吊装过程中能够拉结到稳固的体系,保证外墙拉结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活墙拉活板的危险施工,首层装配墙体开始之前,需在转换层即将进行墙体装配的预制外墙内侧以内300mm处及预制内墙周围300mm处留置施工缝;步骤二、叠合板吊装;步骤三、施工缝;步骤四、定位锥的安装;步骤五、墙体的吊装;步骤六、浇筑;步骤七、下层模板安装;步骤八、吊装预制叠合板。

    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梯间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155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062675.4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梯间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预制楼梯无法安装至作业层,安装休息平台钢筋时间较长且钢筋容易变形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楼梯间休息平台板筋在预制墙体上预留,梯梁现浇部分钢筋与预制墙体处预埋的梯梁钢筋通过套筒连接,套筒在预制墙体生产时预埋在预制墙体内,梯梁现浇部分钢筋在墙体吊装完成后拧入套筒内,然后支设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安装预制楼梯,施工时楼梯间连接相邻预制墙体的柱子与预制墙体水平暗梁竖向暗柱同时浇筑;本工法预制楼梯可安装至施工层不必再同传统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安装一样留置两至三层进行安装,同时解决了休息平台钢筋变形的问题。

    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梯间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15567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62675.4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梯间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预制楼梯无法安装至作业层,安装休息平台钢筋时间较长且钢筋容易变形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楼梯间休息平台板筋在预制墙体上预留,梯梁现浇部分钢筋与预制墙体处预埋的梯梁钢筋通过套筒连接,套筒在预制墙体生产时预埋在预制墙体内,梯梁现浇部分钢筋在墙体吊装完成后拧入套筒内,然后支设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安装预制楼梯,施工时楼梯间连接相邻预制墙体的柱子与预制墙体水平暗梁竖向暗柱同时浇筑;本工法预制楼梯可安装至施工层不必再同传统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安装一样留置两至三层进行安装,同时解决了休息平台钢筋变形的问题。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支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566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31464.X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支撑系统,属于叠合板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多个角件、多个支撑管、应力传感器、驱动组件和控制开关。多个支撑管设于支撑结构的下方,支撑管上螺纹连接有顶升管,顶升管的顶端连接有支撑块。应力传感器设置在顶升管与支撑块之间。驱动组件安装在支撑管与顶升管之间,驱动组件借助支撑管驱动顶升管转动。控制开关分别与应力传感器与驱动组件电连接,控制开关用于在应力传感器达到预设值时关闭驱动组件。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支撑系统中通过多个角件初步支撑叠合板,而通过应力传感器能够准确使支撑块稳定在特定位置的上,从而减少了整个支撑系统的调节时间,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支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5663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731464.X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支撑系统,属于叠合板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多个角件、多个支撑管、应力传感器、驱动组件和控制开关。多个支撑管设于支撑结构的下方,支撑管上螺纹连接有顶升管,顶升管的顶端连接有支撑块。应力传感器设置在顶升管与支撑块之间。驱动组件安装在支撑管与顶升管之间,驱动组件借助支撑管驱动顶升管转动。控制开关分别与应力传感器与驱动组件电连接,控制开关用于在应力传感器达到预设值时关闭驱动组件。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支撑系统中通过多个角件初步支撑叠合板,而通过应力传感器能够准确使支撑块稳定在特定位置的上,从而减少了整个支撑系统的调节时间,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