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567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494328.3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夷明 , 郑立宁 , 王亨林 , 胡熠 , 冯世清 , 张东明 , 杨致远 , 胡建宗 , 周祥 , 彭海艳 , 曾雪松 , 李元彪 , 李勇 , 李部 , 程宇星 , 崔雪婷 , 田川 , 邵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质边坡地基选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地基的承载力载荷试验系统及方法,所述岩质边坡地基的承载力载荷试验系统包括:岩质地基试验选择模块、岩质地基打孔模块、受力面积检测模块、拉力检测模块、显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移动终端、承载力曲线绘制模块、承载力评估模块、云存储模块和大数据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大数据处理模块将整体系统对岩石地基检测的数据,传递到网络中进行大数据进行处理,提高岩质边坡地基的承载力载荷试验的准确度,为岩质边坡地基选择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同时本发明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将岩质地基试验系统的数据,传递到移动终端中,实现远程的监控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88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87966.8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沉型预制空心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多节空心混凝土筒体结构的桩体依次同轴连接形成的桩身,桩身前端设置有刃部,每两个相邻的桩体之间通过连接筋连结;施工时先在桩位处施做锁口环梁并施做井孔,将带有刃部与首节桩体置于锁口环梁内,采用掏土沉桩,首节桩体下沉量接近该节桩体长度时;再进行后续桩体接桩,并重复掏土步骤进行沉桩,直至到达桩端设计标高。本发明充分利用桩身自重进行掏土下沉,并有效利用筒体大截面刚度实现抗滑治理,节约了通常挖孔护壁的费用;同时每节桩体的连结面由预留连接筋和插筋孔连结,确保其抗剪和抗弯性能,同时规避了因施工缝水平设置而消弱桩身的抗剪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94328.3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夷明 , 郑立宁 , 王亨林 , 胡熠 , 冯世清 , 张东明 , 杨致远 , 胡建宗 , 周祥 , 彭海艳 , 曾雪松 , 李元彪 , 李勇 , 李部 , 程宇星 , 崔雪婷 , 田川 , 邵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质边坡地基选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地基的承载力载荷试验系统及方法,所述岩质边坡地基的承载力载荷试验系统包括:岩质地基试验选择模块、岩质地基打孔模块、受力面积检测模块、拉力检测模块、显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移动终端、承载力曲线绘制模块、承载力评估模块、云存储模块和大数据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大数据处理模块将整体系统对岩石地基检测的数据,传递到网络中进行大数据进行处理,提高岩质边坡地基的承载力载荷试验的准确度,为岩质边坡地基选择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同时本发明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将岩质地基试验系统的数据,传递到移动终端中,实现远程的监控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5999901U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20973649.6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疏墩增强型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它包括基坑(1)、支护疏墩(2)和土钉墙(3),基坑(1)的边缘设置有多组支护疏墩(2),所述的基坑(1)的侧壁上且位于支护疏墩(2)之间设置有土钉墙(3),土钉墙(3)由多排土钉(5)和混凝土面板(6)组成,土钉(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35°,混凝土面板(6)由与土钉(5)连接的钢筋网及在钢筋网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减小土钉长度、控制土钉墙变形、加固基坑侧壁土体自稳能力、提高土钉墙支护的适用范围、加速基坑开挖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205999887U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20972565.0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5/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钻孔钢筋笼箍注浆碎石桩,它包括设置于地基(1)内的桩孔(2),所述的桩孔(2)竖向设置,桩孔(2)内固定安装有钢筋笼箍(3),桩孔(2)的内壁与钢筋笼箍(3)的外壁之间形成有间隙,钢筋笼箍(3)内填筑有碎石,钢筋笼箍(3)内还设置有注浆管(4),沿注浆管(4)长度方向设置有注浆孔(5),注浆管(4)的上端部设置于桩孔(2)外部,注浆管(4)的下端部设置于桩孔(2)底部,当注浆管(4)内注入水泥浆后,水泥浆通过注浆孔(5)与碎石、钢筋笼箍(3)形成钢筋混凝土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快速成型、抗压强度高、就地取材、节约混凝土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5999898U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20972510.X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坑内支撑预应力管桩竖向支撑结构,它包括基坑(1)、支护桩(2)、预应力管桩竖向支撑柱(3)和内支撑(4),基坑(1)边坡的边缘设置有一排支护桩(2),基坑(1)内设置有至少一排与内支撑(4)相对立的预应力管桩竖向支撑柱(3),预应力管桩竖向支撑柱(3)由多节顺次连接的预制管桩(5)组成,每相邻两节预制管桩(5)均通过接桩器(6)连接,预应力管桩竖向支撑柱(3)与其相对立的支护桩(2)之间设置有多道内支撑(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施工工序、提高基坑支撑强度、缩短施工周期、可节省钢构支撑柱钢材用量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