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051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863694.6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鉴别榛属物种的DNA条形码及其扩增引物和应用,其中DNA条形码为由榛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以下4个高变区连接而成的序列:ndhF‑rpl32、rpl32‑trnL、ycf1和trnS‑trnG。本发明提供的鉴别榛属物种的DNA条形码能够达到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鉴别榛属物种的同等效力,可实现对榛属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别。
-
公开(公告)号:CN11395103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339433.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欧杂种榛授粉树配置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根据田间授粉法和荧光显微法多年积累数据,选出可与‘达维(育种代号84‑254)’授粉亲和的品种,根据授粉品种的越冬性、授粉亲和性和雌雄花序花期相遇等因素,将‘达维’在各栽培区的授粉树进行相应的配置。为确保安全的授粉距离,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的栽植距离最远应在15m左右。不同株行距的榛园,按照特定的方法进行配置栽培,从而获得一种良种比率高于82%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根据授粉亲和性及授粉品种的越冬性、花期相遇等指标,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授粉树的配置,从而确保了榛园主栽品种的良种比率,达到了平欧杂种榛栽培提质增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5302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00349.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榛仁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在果苞开始出现“黄绕”、榛仁含水量35~40g/100g FW的时间段分品种、分批次采收。采收后尽快脱苞、脱壳、挑选、分级、预冷处理。分选好的鲜榛仁置于1~3℃预冷库或预冷场所3~4天,最后进行包装、入库、堆码,‑1~0℃条件下贮藏。本发明通过控制鲜榛采收成熟度、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使鲜榛仁在采收后的贮藏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避免鲜榛仁失水、失鲜、失味、褐变及营养物质损失等品质劣变发生,延长贮藏保鲜期,满足鲜榛仁品质保持与延长市场供应期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42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428987.9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榛属植物品种SSR分子标记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参选品种的榛属植物DNA;(2)使用25对核心SSR分子标记引物分别对待测品种进行多重PCR扩增,(3)将步骤(2)的扩增产物进行分组,然后按组混合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4)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出指纹图谱。本发明中核心引物多态性强、数据读取简易,兼容榛属植物各个种,具有强大的辨别功能;通过引物混合PCR技术,一次PCR可获得2组引物的产物,节约1倍的PCR成本;通过PCR产物混合毛细管电泳技术,一次电泳可同时获得4‑8组引物的数据信息,节约3‑7倍的毛细管电泳费用,从而实现了对实验操作节约成本、经济快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29345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301645.7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果榛子斜栽压条育苗方法,利用凹畦进行大果榛子母树的斜栽;利用干锯末对萌蘖基部进行覆盖,锯末上面覆土技术进行压苗;采用专用横溢工具和C型铁环对苗木基部进行横溢;在榛树行间铺设软管管道,软管上留有喷水孔,通过喷水保证根部锯末湿润,通过管道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采用摘心和修剪顶部相结合的方法控制上部生长,促进生根;采用春季起苗方式,减少秋季不当假植对苗木的损害;用不同颜色的塑料捆扎绳表示不同的品种。能够有效的节约土地,提高育苗数量和根部质量,能有效的节省人工、提高效率,提高苗木的整齐度和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5900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00347.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苞鲜榛子的贮藏保鲜方法,在榛果苞出现“黄绕”之前、榛仁含水量40~45g/100gFW时采收,同时贮藏温度控制在1℃±0.5℃,贮藏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使带苞鲜榛的贮藏期长达90天以上,果苞颜色鲜亮,果壳外观良好,榛仁保持水嫩口感和基本的清香风味,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良好;果苞、果壳及榛仁无失水皱缩现象,含水量与采收时无明显改变;榛仁主要营养物质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糖含量和Vc含量与采收时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果苞腐烂率不超过10%。本发明良好地保持了带苞鲜榛子的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显著延长了带苞鲜榛子的贮藏期,从而延长了带苞鲜榛子的市场供应期,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实现了带苞鲜榛子采后减损、增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6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39432.1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欧杂种榛授粉品种亲和性快速鉴定的方法,属农林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近距离、一次性水培、收集多个品种的花粉,一次性进行多个组合授粉,样品间不受污染;在授粉前后均设计了可选择的样品保存方式,解决了不能一次性完成实验的时间安排问题;用镊子和解剖针配合,挤出雌蕊的操作方式,降低了对实验人员的技术要求,提高了取样的成功率;明确了榛树雌蕊无须软化即可进行荧光显微实验。本发明进一步简化了鉴定实验的工作流程,可在授粉后16‑24h完成大批量样本的鉴定工作,从而实现了平欧杂种榛授粉品种亲和性鉴定的高效、快速、准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7657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25373.3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服平欧杂种榛自交不亲和性的方法,本发明以平欧杂种榛‘达维’雌花为研究材料,选择多种化学方法进行克服榛属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实验研究,对‘达维’未授粉雌蕊处理后(以蒸馏水处理的雌蕊为对照)进行自花授粉,利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粉管的生长情况,从多种化学试剂中筛选出打破自交不亲和性、提高授粉亲和性的有效试剂和方法,即使用5%丙酮溶液、40mg/L 6‑BA溶液以及40mg/L GA溶液,处理5min后进行自花授粉,克服自交不亲和的效率最高。上述研究结果为提高榛子坚果产量和杂交育种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填补了国内外榛属植物研究领域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研究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553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00361.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在果苞开始出现“黄绕”、榛仁含水量约35~40g/100gFW的时间段分品种、分批次采收。采收后尽快脱除果苞、挑选、分级、预冷。脱苞后的带壳鲜榛坚果剔除病虫果及杂质,根据需求进行分级。分选好的带壳鲜榛坚果置于2±1℃条件下预冷3~4天,最后进行包装、入库、堆码,在温度‑1~0℃,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贮藏。本发明的贮藏保鲜方法使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期长达180天以上,果壳外观良好,榛仁保持脆嫩口感和基本的清香风味,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良好;果壳及榛仁无失水皱缩现象,含水量与采收时无显著变化;榛仁主要营养物质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糖含量和Vc含量与采收时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5302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200349.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榛仁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在果苞开始出现“黄绕”、榛仁含水量35~40g/100g FW的时间段分品种、分批次采收。采收后尽快脱苞、脱壳、挑选、分级、预冷处理。分选好的鲜榛仁置于1~3℃预冷库或预冷场所3~4天,最后进行包装、入库、堆码,‑1~0℃条件下贮藏。本发明通过控制鲜榛采收成熟度、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使鲜榛仁在采收后的贮藏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避免鲜榛仁失水、失鲜、失味、褐变及营养物质损失等品质劣变发生,延长贮藏保鲜期,满足鲜榛仁品质保持与延长市场供应期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