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561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1082884.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式核电站舱室的二次屏蔽结构,包括放置反应堆的第一舱室和工作人员所待的第二舱室,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并排设置,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之间并排设置有缓冲舱室,第一舱室和缓冲舱室之间的阻隔墙为内层屏蔽墙体,内层屏蔽墙体靠近缓冲舱室的一侧墙面上设置有第一屏蔽层,缓冲舱室和第二舱室之间的阻隔墙为外层屏蔽墙体,外层屏蔽墙体靠近缓冲舱室的一侧墙面上设置有第二屏蔽层,外层屏蔽墙体靠近第二舱室的一侧墙面上设置有第三屏蔽层,第一屏蔽层为γ射线屏蔽材料层,第二屏蔽层为中子屏蔽材料层,第三屏蔽层为次生γ射线屏蔽材料层。本发明能够有效分担核电站舱室壁面承受的屏蔽材料重量和提升射线的屏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0480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20440.9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活化源项验证的实验装置,包括辐照区和检测区,所述辐照区和检测区通过冷却剂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区包括辐射源、以及采用管道围绕辐射源螺旋缠绕形成的对辐射源包围的机构,所述检测区包括γ能谱仪、以及采用管道围绕γ能谱仪探头螺旋缠绕形成的对γ能谱仪探头包围的机构。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反应堆冷却剂受活化后引出,实现中子源强度、冷却剂种类和成分、冷却剂流量可控,测量一回路冷却剂中各放射性核素含量,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并提供实验数据以修正理论计算模型,使源项估计更合理、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4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20138.4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10 , G21C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安全装置和核反应堆设备,上述核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设有堆芯,压力容器设于安全壳内,该核反应堆安全装置包括:密封仓、输送组件和控制件,密封仓设于安全壳外,输送组件的输入端用于与压力容器连通,输送组件的输出端与密封仓连通,控制件设于输送组件,控制件用于控制输送组件的通断状态。其中,在堆芯处于正常状态时,控制件控制输送组件处于断开状态,在堆芯处于泄漏状态时,控制件控制输送组件处于连通状态。将压力容器中的放射性气体直接输送到密封仓内,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安全壳或其他包容装置的量,提升了安全壳的安全性,减少了安全壳泄漏或后期失效造成的放射性物质的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91102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50155.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的缓释装置,利用缓释装置将SGTR事故所产生的大量放射性引入安全壳内进行控制,完善了SGTR发生后,安全壳这层屏障的完整性,降低了安全壳旁通造成的放射性泄漏风险,减少放射性对环境和人的负面影响,为反应堆相关建设提供辐射安全保障。其中,申请人通过设置三通阀控制蒸汽发生器泄漏的放射性物质通过管道回流至安全壳内的处理设备中,进而降低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条件下的放射性后果,提高反应堆的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50480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1020440.9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活化源项验证的实验装置,包括辐照区和检测区,所述辐照区和检测区通过冷却剂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区包括辐射源、以及采用管道围绕辐射源螺旋环绕形成的对辐射源包围的机构,所述检测区包括γ能谱仪、以及采用管道围绕γ能谱仪探头螺旋环绕形成的对γ能谱仪探头包围的机构。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反应堆冷却剂受活化后引出,实现中子源强度、冷却剂种类和成分、冷却剂流量可控,测量一回路冷却剂中各放射性核素含量,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并提供实验数据以修正理论计算模型,使源项估计更合理、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5561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11082884.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式核电站舱室的二次屏蔽结构,包括放置反应堆的第一舱室和工作人员所待的第二舱室,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并排设置,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之间并排设置有缓冲舱室,第一舱室和缓冲舱室之间的阻隔墙为内层屏蔽墙体,内层屏蔽墙体靠近缓冲舱室的一侧墙面上设置有第一屏蔽层,缓冲舱室和第二舱室之间的阻隔墙为外层屏蔽墙体,外层屏蔽墙体靠近缓冲舱室的一侧墙面上设置有第二屏蔽层,外层屏蔽墙体靠近第二舱室的一侧墙面上设置有第三屏蔽层,第一屏蔽层为γ射线屏蔽材料层,第二屏蔽层为中子屏蔽材料层,第三屏蔽层为次生γ射线屏蔽材料层。本发明能够有效分担核电站舱室壁面承受的屏蔽材料重量和提升射线的屏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2436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82886.3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 , G21C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包容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第一舱室用于放置反应堆,第二舱室为人员所在舱室,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舱室,第三舱室连接通风系统用于将第三舱室抽吸成负压状态。本发明可以减少放射性物质从堆舱向相邻人员舱室泄漏,并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包容,有效解决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38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11596.6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0 , G21C17/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 G21C3/30 , G21C1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取消二次中子源的方法,堆芯不装载和不使用二次中子源组件,利用堆芯内装载的已辐照燃料组件释放的中子使探测器处的中子计数率满足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已辐照燃料释放的中子,满足后续循环反应堆装料和物理启动期间的临界安全监督要求;在堆芯中不需要再引入二次中子源组件,后续循环即可实现反应堆启动过程的监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