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控制棒驱动机构性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00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34539.0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控制棒驱动机构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筒体、导筒、配重组件、缓冲座,通过管座、固定环和封头的相互配合,实现驱动机构试验错对中量可调,满足不同型号驱动机构的不同错对中量需求,通过配重杆、配重块和螺钉的相互配合,实现驱动机构运行行程及拖动负载可调,满足不同型号驱动机构的不同运行行程和不同拖动负载的试验需求,通过调节孔板和调节筒的相互配合,实现驱动机构缓冲阻力高精度调整,满足不同型号驱动机构的不同缓冲阻力的试验需求,实现不同型号驱动机构多工况、多试验条件的试验需求,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一种溶液均匀注射及交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850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73750.5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均匀注射及交混装置,包括沿着液体流向方向处于上游的注射部,注射部为多层环形结构,包括大直径注入直管,大直径注入直管沿它的长轴方向连通有同心圆设置的且半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小直径圆环形弯管、第二小直径圆环形弯管、第三小直径圆环形弯管、…、第n小直径圆环形弯管,上述小直径圆环形弯管的中心均在大直径注入直管的竖直中轴线上,大直径注入直管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多个垂直于长轴方向的多个第一通孔。本发明采用了多层圆环形注射装置,确保了能够在环路管道中均匀的布置示踪溶液注射点,能够充分使得示踪液在多个位置和底液汇合,同时又具有较小的阻力特性。

    一种立式结构泵水下轴系力测量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10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480941.0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结构泵水下轴系力测量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设置于立式泵上,且为密封结构;移动支撑件,移动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内,并和传感器支架内侧之间留有间隙;内部支架,所述内部支架固设于移动支撑件上侧;力传感器,力传感器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二中心孔和第三中心孔上;第二中心孔、第三中心孔和推力轴承均同轴设置。采用本方案,实现了在不引入其他外力的情况下,通过结构设计手段,在水下将轴系力转换成可直观测量的量,并且已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实现性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立式泵研究有重要意义。

    冷态堆旁漏流试验得到热态原型反应堆旁漏流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823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202520.7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型反应堆旁漏流未进入自模区时冷态堆旁漏流试验无法得到代表原型热态流动状态参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态堆旁漏流试验得到热态原型反应堆旁漏流参数的方法,包括:调整冷态堆旁漏流试验的流量以使冷态堆旁漏流试验的差压接近ΔP1;根据ρ1、Q1和ΔP1,计算得到用于计算原型反应堆堆旁漏流阻力系数ξ2的堆旁漏流阻力系数ξ1。从而,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型反应堆旁漏流未进入自模区时冷态堆旁漏流试验无法得到代表原型热态流动状态参数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建立冷态试验工况可直接模拟原型反应堆中热态流体的流动。

    一种新型超临界水并联通道分段可调节电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35369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930075.9

    申请日:2016-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新型超临界水并联通道分段可调节电加热装置,包括等壁厚的加热通道,在加热通道上至少设置三个导电铜排,相邻两个导电铜排之间连接有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包括可编程直流电源及和可编程直流电源连接的单向二极管,相邻两个加热模块构成一个加热模块组,加热模块组的两个单向二极管的负极与负极相连,两个单向二极管的正极与正极相连,相邻两个加热模块分别与导电铜排构成的电流回路互不串流。实现了超临界并联通道的分段加热,每段加热功率可实现独立瞬态调节,满足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研究中对非均匀加热实验条件的模拟。目前已利用本发明对超临界水冷堆方案的流动不稳定性开展了机理性实验研究。

    一种超临界电加热模拟瞬态核释热的功率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97918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929912.6

    申请日:2016-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超临界电加热模拟瞬态核释热的功率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核释热模拟模块、测量模块、数采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核释热模拟模块,控制分段模拟加热通道的瞬态功率;测量模块,测量加热通道的入口流量、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及流体的压力;数采控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系统、通用计算模块、反应性反馈模拟、D/A输出模块;电源模块,接收D/A输出模块提供的模拟量信息,自动调节分段模拟加热通道的功率分布。本发明超临界电加热模拟瞬态核释热的功率控制装置,对核释热模拟模块的加热通道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实现密度反应性对功率的自动反馈控制,可用于采用电加热模拟堆芯核释热下的瞬态物理和热工特性堆外试验。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圈、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554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725869.2

    申请日:201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圈、及结构,包括环状的绝缘垫片,绝缘垫片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台阶,在台阶上从外向内依次套装有与绝缘垫片同轴的石棉橡胶板垫片、聚四氟乙烯垫片。本发明在绝缘垫片的两个端面设置一圈台阶,在台阶内侧的小圆面上一次套装石棉橡胶板垫片、聚四氟乙烯垫片,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和配合,使得复合型的密封结构可以适用于高温的条件,满足超临界实验的要求。

    一种矩形窄缝通道内热流局部集中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74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55709.6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矩形窄缝通道内热流局部集中模拟装置,包括芯体,芯体外依次贴紧包裹有绝缘层和承压壳,芯体内设有矩形窄缝通道,芯体两端分别连接有与矩形窄缝通道连通的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上均连接有用于外接电源使芯体发热的导电铜排,芯体单侧宽外板面上开设有用于形成热流密度局部集中的凹槽,通过控制凹槽大小,改变芯体局部电阻,实现在矩形窄缝通道表面特定区域可控增加指定比例热流密度,形成热流密度局部集中区域,模拟原型燃料元件热流局部集中情况,凹槽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槽深由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小,使热流集中区域加热表面的热流密度均匀,可更加精确地模拟原型核释热特性。

    一种新型的模拟燃料组件阻力特性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066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39869.8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模拟燃料组件阻力特性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装置本体;所述调节装置本体内侧设有密封室,所述密封室内设有步进电机;所述调节装置本体内侧还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轴上设有阻力叶片,所述阻力叶片可绕所述转动轴轴线旋转;所述步进电机上的旋转轴伸出所述密封室,并和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用于控制所述阻力叶片朝所述调节装置本体内部的流通方向旋转。采用本方案,采用了微型步进电机及阻力叶片的方式对模拟燃料组件的阻力特性进行在线精细化调节,避免了在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标定试验时需要反复进行模拟组件拆装的不足,有效的提高了整体水力模拟试验研究中模拟组件设计标定的效率及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