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仿生鱼鳞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9954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66635.4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鱼鳞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所述并联流道结构由仿生鱼鳞形窄流道与并联连通流道构成;所述仿生鱼鳞形窄流道分为入口段、仿生鱼鳞段和出口段三部分;所述仿生鱼鳞段由单个仿生鱼鳞结构周期性层叠而成;所述仿生鱼鳞形窄流道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并联连通流道采用阵列式圆柱形流道,用于连接上、下两仿生鱼鳞形窄流道,可实现两水隙间的并联连通。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仿生鱼鳞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增大了传热壁面与冷却剂间的传热面积,增强了上、下两窄流道水隙间的横向湍流交混效应,可实现压水反应堆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高效换热,增加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一种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仿生鱼鳞形轮廓的新型包壳

    公开(公告)号:CN117831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194037.3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仿生鱼鳞形轮廓的新型包壳,所述新型包壳分为入口段、仿生鱼鳞段和出口段三部分;所述仿生鱼鳞段由单个仿生鱼鳞结构周期性层叠而成;所述新型包壳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上、下两新型包壳间构成仿生鱼鳞形窄流道;所述新型包壳的内部为矩形中空结构,以包容燃料芯体。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新型包壳,增加了冷却剂与新型包壳壁面间的传热面积,增强了上、下两新型包壳间窄流道内的横向与垂向的湍流交混效应,可实现压水反应堆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高效换热,同时可降低新型包壳与燃料芯体的热点温度,提升了压水反应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一种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039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357349.1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所述并联流道结构由纵向波纹形窄流道与并联连通流道构成;所述纵向波纹形窄流道具有沿宽度与长度方向的正弦波纹曲线形外部轮廓;所述纵向波纹形窄流道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并联连通流道采用阵列式圆柱形流道,用于连接上、下两纵向波纹形窄流道,可实现两水隙间的并联连通。本发明提出的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增大了传热壁面与冷却剂间的传热面积,增强了上、下两窄流道水隙间的横向湍流交混效应,可实现压水反应堆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强化换热,增加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一种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新型包壳

    公开(公告)号:CN117831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192829.7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压水堆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新型包壳,所述新型包壳具有沿宽度与长度方向的正弦波纹曲线形外部轮廓;所述新型包壳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新型包壳的左右两端预设有水平段;上、下两新型包壳间构成纵向波纹形窄流道;所述新型包壳的内部为矩形中空结构,以包容燃料芯体。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新型包壳,增加了冷却剂与新型包壳壁面间的传热面积,增强了上、下两新型包壳间窄流道内的横向湍流交混效应,可实现压水反应堆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高效换热,同时可降低新型包壳与燃料芯体的热点温度,增加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一种具有横向波纹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039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357236.1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横向波纹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所述并联流道结构由横向波纹形窄流道与并联连通流道构成;所述横向波纹形窄流道具有沿宽度方向的正弦波纹曲线形外部轮廓;所述横向波纹形窄流道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并联连通流道采用阵列式圆柱形流道,用于连接上、下两横向波纹形窄流道,可实现两水隙间的并联连通。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横向波纹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增大了传热壁面与冷却剂间的传热面积,增强了上、下两窄流道水隙间的横向湍流交混效应,可实现压水反应堆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强化换热,增加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一种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横向波纹形轮廓的新型包壳

    公开(公告)号:CN117831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192443.6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压水堆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横向波纹形轮廓的新型包壳,所述新型包壳具有沿宽度方向的正弦波纹曲线形外部轮廓;所述新型包壳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新型包壳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预留有水平段;所述新型包壳的外侧与冷却剂接触,上、下两新型包壳间构成横向波纹形窄流道;所述新型包壳的内部为矩形中空结构,以包容燃料芯体。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新型包壳,增加了冷却剂与新型包壳壁面间的传热面积,可实现压水反应堆在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高效换热,同时可降低包壳与燃料芯体内部的热点温度,增加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一种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696084U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22903452.3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所述并联流道结构由纵向波纹形窄流道与并联连通流道构成;所述纵向波纹形窄流道具有沿宽度与长度方向的正弦波纹曲线形外部轮廓;所述纵向波纹形窄流道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并联连通流道采用阵列式圆柱形流道,用于连接上、下两纵向波纹形窄流道,可实现两水隙间的并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并联流道结构,增大了传热壁面与冷却剂间的传热面积,增强了上、下两窄流道水隙间的横向湍流交混效应,可实现压水反应堆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强化换热,增加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一种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横向波纹形轮廓的新型包壳

    公开(公告)号:CN219832198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22581090.0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压水堆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横向波纹形轮廓的新型包壳,所述新型包壳由包壳主体、燃料芯体和横向波纹形窄流道构成;所述燃料芯体包容于新型包壳内部;所述横向波纹形窄流道由上、下两新型包壳的间隙构成,形成流体介质的通道;所述新型包壳具有沿宽度方向的正弦波纹曲线形外部轮廓;所述新型包壳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新型包壳沿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预留有水平段;所述新型包壳的内部为矩形中空结构,以包容燃料芯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新型包壳,可实现压水反应堆在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高效换热,同时可降低包壳与燃料芯体内部的热点温度。

    一种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仿生鱼鳞形轮廓的新型包壳

    公开(公告)号:CN219800483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22587978.5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仿生鱼鳞形轮廓的新型包壳,所述新型包壳由包壳主体、燃料芯体和仿生鱼鳞形窄流道构成;所述燃料芯体包容于新型包壳内部;所述仿生鱼鳞形窄流道由上、下两新型包壳的间隙构成,形成冷却剂的通道;所述新型包壳分为入口段、仿生鱼鳞段和出口段三部分;所述仿生鱼鳞段由单个仿生鱼鳞结构周期性层叠而成;所述新型包壳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新型包壳的内部为矩形中空结构,以包容燃料芯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新型包壳,增强了上、下两新型包壳间窄流道内的横向与垂向的湍流交混效应,可实现压水反应堆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高效换热。

    一种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新型包壳

    公开(公告)号:CN219085664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22582469.3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压水堆堆芯燃料组件的具有纵向波纹形轮廓的新型包壳,所述新型包壳由包壳主体、燃料芯体和纵向波纹形窄流道构成;所述燃料芯体包容于新型包壳内部;所述纵向波纹形窄流道由上、下两新型包壳的间隙构成,形成冷却剂的通道;所述新型包壳具有纵向波纹形外部轮廓;所述新型包壳的顶部与底部轮廓可完全拼接嵌合;所述新型包壳的左右两端预设有水平段;所述新型包壳的内部为矩形中空结构,以包容燃料芯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堆芯燃料组件的新型包壳,增强了上、下两新型包壳间窄流道内的横向湍流交混效应,可实现压水反应堆低雷诺数运行工况下的高效换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