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3132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17274.0

    申请日:2017-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防护装置,涉及反应堆非能动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有换热器和设置在该换热器外围四周处的防护挡板。其中防护挡板其向上竖直延伸有上部导流段和向下延伸的下部加速段,上部导流段其上开设有便于气体流动的导流孔;本方案通过设置有防护挡板,使得防护挡板与安全壳内壁之间形成有烟囱效应,以及通过在上部导流段其上开设有便于气体流动的导流孔,都可以有效增加原有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冷却效果;上部导流段和下部加速段与防护挡板之间采用分体式连接结构,可以方便整个装置的运输安装及针对内部换热器组的维修养护。同时,防护装置增强了换热器管束对于氢气爆炸冲击及飞射物打击的抵御效果。

    一种带热阱冷却装置的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0137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885654.2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非能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热阱冷却装置的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设置在核电厂的核岛的安全壳(1)内的非能动换热器(2)和设置在安全壳(1)外的与非能动换热器(2)进行换热的外挂水箱(3),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外挂水箱(3)内部的冷却装置(5),冷却装置(5)能够使用制冷剂对外挂水箱(3)内的冷却水(4)进行迅速冷却。本发明有效增加原有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冷却时间,延长事故后不干预时间,显著降低安全壳超温超压的可能;冷却装置为多元化设计,可通过空冷、制冷剂或核电厂现有制冷系统的旁路等多种手段在事故后为外挂水箱3内部进行冷却,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一种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5871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82713.4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部的热管换热器加热段以及设置在安全壳外水箱内的热管换热器冷凝段,水箱的布置位置高于热管换热器,水箱侧面及底部通过强化换热边界与热管换热器相连接,热管换热器的加热段通过换热管的壁面冷凝和对流传热,将安全壳内的热量带出,借助自然循环驱动力,将被加热的管内汽化气体排向安全壳外,产生的高温气体在冷凝段凝结,向水箱排出热量。本发明可以在事故工况下更安全、更高效地维持安全壳的长期排热,并能够简化系统管路,提高非能动系统的固有安全性。

    一种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541956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581564.4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换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部的热管换热器加热段以及设置在安全壳外水箱内的热管换热器冷凝段,水箱的布置位置高于热管换热器,水箱侧面及底部通过强化换热边界与热管换热器相连接,热管换热器的加热段通过换热管的壁面冷凝和对流传热,将安全壳内的热量带出,借助自然循环驱动力,将被加热的管内汽化气体排向安全壳外,产生的高温气体在冷凝段凝结,向水箱排出热量。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事故工况下更安全、更高效地维持安全壳的长期排热,并能够简化系统管路,提高非能动系统的固有安全性。

    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503652U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21302245.5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防护装置,涉及反应堆非能动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有换热器和设置在该换热器外围四周处的防护挡板。其中防护挡板其向上竖直延伸有上部导流段和向下延伸的下部加速段,上部导流段其上开设有便于气体流动的导流孔;本方案通过设置有防护挡板,使得防护挡板与安全壳内壁之间形成有烟囱效应,以及通过在上部导流段其上开设有便于气体流动的导流孔,都可以有效增加原有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冷却效果;上部导流段和下部加速段与防护挡板之间采用分体式连接结构,可以方便整个装置的运输安装及针对内部换热器组的维修养护。同时,防护装置增强了换热器管束对于氢气爆炸冲击及飞射物打击的抵御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