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7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7894.7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的临时可燃物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建立核电厂的火灾可燃物信息数据库;随后,获取临时可燃物变更表;判断临时可燃物的质量是否超出临时可燃物待变更到的火灾隔间可引入的临时可燃物最大质量;如果未超出待变更到的火灾隔间可引入的临时可燃物最大质量,则对临时可燃物进行火灾风险定量化分析,获取核电厂的堆芯损坏频率增量;最后根据堆芯损坏频率增量所在的数值区间,对临时可燃物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该方法及装置能够准确评估临时可燃物变更造成的电站核安全风险值,补强核电厂现有消防设计中的薄弱环节,降低核电厂的火灾风险,进而提高核电厂的总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01865.1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密封性试验系统,包括抽气管路和数据收集处理模块,抽气管路用于从安全壳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抽取气体,以维持内部空间的压力处于预设试验压力,并且测量抽取气体的参数;数据收集处理模块用于收集抽气管路测量的气体参数和内部空间的气体参数,以计算分析安全壳的泄漏率,并能够对试验系统的设备发出控制指令;试验系统还包括充气管路,充气管路包括位于其进气口的第二接头,抽气管路包括位于其出气口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与外部空间连通,且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可通断地连通,充气管路用于向内部空间内充入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88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508364.5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李建发 , 滑永振 , 李传军 , 毕士君 , 孟兆明 , 胡金成 , 张瑞 , 李昂 , 孙茂生 , 耿学初 , 娄泰山 , 孙中宁 , 战仕全 , 刘明月 , 陈广恒 , 张楠 , 刘明媚 , 聂欣 , 倪斯 , 丁世海 , 陈连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安全壳泄漏率的测量方法,包括:向安全壳内充入气体,以使安全壳内的压力达到预设的试验压力;对安全壳内的实时压力进行监测,并根据安全壳内的实时压力的监测结果向安全壳内补充气体,以维持安全壳内的实时压力等于预设的试验压力,并检测向安全壳补充的气体的流量,以确定测量体积泄漏率;对安全壳内的温度和/或湿度进行监测,根据安全壳内的温度和/或湿度监测结果,确定补偿泄漏率;根据测量体积泄漏率和补偿泄漏率,确定安全壳泄漏率。本发明以实时的体积变化为依据,可在恒压环境下完成,是一种全新的安全壳泄漏率测量技术,其计算过程简单,可便于实现实时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4974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17195.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有机材料对HIC封盖的工艺装置及方法,属于放射性废物或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HIC放置在旋转平台上,并准确定位;通过盖板抓具打开HIC盖板;将废物钢桶装入HIC容器内;通过盖板抓具将HIC盖板放回在HIC容器上;调整灌胶头的位置,使之对准HIC盖板其中一个灌胶孔;按配方分别配制A、B组分有机密封材料;打开阀门,同时启动A、B组分计量泵,按设定流量分别将A、B组分有机密封材料输送至灌胶头,与旋转平台配合完成对HIC的灌胶。本发明提供的工艺装置及方法不仅能够简化封盖装置的结构及操作过程、减少二次放射性废物产生,而且可以提高包装容器与废物的相容性,满足GB36900.2‑2018对HIC的安全性要求的规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465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50810.1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试样夹具、石墨炉、石墨氧化腐蚀试验台架,石墨试样夹具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本体、设置于第一夹持件本体上的凸部,石墨试样上设置有通孔,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件本体、设置于第二夹持件本体上的凹部,第一夹持件的凸部穿过石墨试样的通孔进入第二夹持件的凹部与其可拆卸连接,石墨试验夹持于第一夹持件本体与第二夹持件本体之间。本发明通过新的加热容器的设计,新增预加热容器设计,可实现高流速条件下的流体加热,保证石墨氧化腐蚀反应所需要的环境温度,并通过流道设计使高速流体保持层流的状态,以减少流体不稳定性因素对腐蚀动力学参数测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14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1682.9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建发 , 李传军 , 刘明媚 , 毕士君 , 滑永振 , 李伟 , 张瑞 , 耿学初 , 孙涛 , 娄泰山 , 胡金成 , 战仕全 , 刘明月 , 陈广恒 , 李昂 , 倪斯 , 聂欣
IPC: G21C13/028 , G21C17/00 ,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安全壳密封性模拟试验系统,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安全壳密封性模拟试验系统,包括:安全壳模拟体、充排系统、卸压系统、采集系统、分析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泄漏引入系统。安全壳模拟体、充气系统、排气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构成密封性试验的基础配置部分,实现壳内升压、降压以及压力平台上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满足核电厂安全壳密封性试验的基础需求。温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泄漏引入系统构成科研研究环境配置部分,实现壳内温度、湿度、压力、泄漏等因素的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65175.9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树脂转运装置,包括储罐、输送设备,所述储罐内预装有液体输送介质,储罐上连接有第一管线、第二管线、以及第三管线,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均用于与树脂贮存罐相连,输送设备设于第二管线上,用于将储罐内预装的液体输送介质通过第二管线抽送至树脂贮存罐,并将树脂贮存罐内贮存的树脂通过第一管线压送至储罐内暂存;第三管线用于与树脂接收罐相连,通过第三管线将储罐内暂存的树脂转运至树脂接收罐。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树脂转运车、核电厂系统、以及树脂转运方法。本发明采用正压输送,相比于传统的负压输送方式,输送效率更高,并且可避免出现堵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2133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49752.3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晓东 , 李建发 , 曲晓锐 , 孙茂生 , 严沧生 , 张瑞 , 刘铁军 , 战仕全 , 岳彦伟 , 胡金成 , 潘俊超 , 肖晨宇 , 许花 , 郁越 , 缪烨 , 杨玉茜 , 刘华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固体物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液体作为固体物料的输送介质,通过混合器混合输送介质液体和固体物料,混合器包括:混合器本体、设置于混合器本体上的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输送介质液体通过第一入口输送到混合器本体内,固体物料通过第二入口输送到混合器本体内,输送介质液体与固体物料在混合器本体内混合得到混合物料,通过第一出口输出混合物料。本发明中的输送固体物料的方法,输送过程中的物料浓度稳定、输送操作简单、输送过程安全可靠,提高了输送物料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在输送前和输送过程中不需要对输送容器内的固体物料进行搅拌便可实现混合,该混合器为免维修设备,安装运行后不会发生堵塞或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77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505340.2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物的固化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环氧树脂固化材料与放射性废物混合,得到混合物;2)对混合物进行养护固化,得到环氧树脂废物固化体。本发明的固化方法是采用环氧树脂固化材料对低、中水平的放射性废物进行固化处理,本发明为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对被处理废物的适应性强、废物包容率大、固化体性能优越、能够满足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置要求的固化方法,该固化方法不会产生二次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97688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04836.X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F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9/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的固化方法,所述固化方法在通风环境中进行,包括以下步骤:废物干燥,即将待处理的放射性废物干燥;沥青熔化,即将选定的沥青加热,使熔化;混合,即将干燥的放射性废物和熔化的沥青混合均匀;冷却凝固,即将干燥的放射性废物和熔化的沥青的混合物冷却,使凝固,形成沥青固化体废物包。本发明提供的固化方法简便易行、减容比高,且所形成的沥青固化体稳定性好,满足GB 14569.3《低、中水平放射性固化体性能要求—沥青固化体》的要求,沥青固化体废物包可满足我国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标准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