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副刺尾鱼的人工育苗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4164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39450.1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黄尾副刺尾鱼的人工育苗方法,挑选健康无病的亲鱼活水运输至暂养池暂养,稳定后消毒杀虫至亲鱼培育池,再进行亲鱼性腺强化培育至Ⅳ期,采用水温+光照调控,辅以注射促性腺激素+流水刺激的催产方式自然产卵和受精,受精卵经孵化破膜得到初孵仔鱼,转移至苗种培育池后,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微藻在育苗池中培育浮游性动物饵料和调控水质,饵料采用原生动物‑轮虫‑挠足类幼体‑卤虫幼体‑桡足类‑人工配合饲料的系列组合进行苗种培育。本发明方法可以提高黄尾副刺尾鱼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苗种培育过程中促进其生长发育,苗种存活率可达12%,为开展黄尾副刺尾鱼生态多样性研究、保护或放流珊瑚礁鱼类提供新的技术。

    一种养殖围栏网设施网底固定件

    公开(公告)号:CN108293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10133952.9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围栏网设施网底固定件,其包括铜合金编织网、聚乙烯网衣和锲形固定件;所述聚乙烯网衣设有上纲、中纲和下纲,并通过上纲和中纲与所述铜合金编织网底部连接;所述锲形固定件上部侧边设有下纲固定管,所述下纲固定管上设有槽口,所述下纲通过所述槽口卡入并固定于所述下纲固定管中;所述槽口的两侧壁间隔设有若干铆钉开孔并通过配设的R型铆钉紧固;所述楔形固定件的下部为楔形结构,所述锲形结构沿中轴线设有若干向下的钉桩孔并配有钉桩。本发明中,所述槽口和下纲固定管的设置不仅便于所述下纲的卡入,而且可避免所述聚乙烯网衣的磨损,同时通过钉桩将楔形固定件固定于海底,可以保证牢固性和密合性。

    六斑刺鲀亲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1724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643128.X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六斑刺鲀亲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适用于六斑刺鲀亲鱼在人工养殖环境条件下培育,培育过程中用于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鲜活虾,活杂蟹,鱿鱼,鲜活蛏子,另将繁殖强化剂、鱼油粉、维生素C、维生素E、牛黄酸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到鲜活虾或鲜活蛏子体内,每天定时饱食投喂。强化培育35天后对亲鱼进行催熟,催熟药物选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性腺发育成熟后用促排卵素2号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I进行催产,亲鱼达到催产效应时间后自行排精产卵受精,随后收集并挑选优质受精卵进行苗种培育。采用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六斑刺鲀性腺中卵粒发育的同步率,群体同步率达到80%以上,产卵使卵径显著提高17%。

    一种马夫鱼的人工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54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940588.9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夫鱼的人工育苗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挑选马夫鱼亲鱼个体运输至暂养池暂养,稳定后消毒并转移至亲鱼培育池,再进行亲鱼性腺强化培育至性腺发育达到Ⅳ期,流水刺激和光照突变相结合的催产方式自然产卵和排精,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经孵化破膜得到初孵仔鱼,转移至苗种培育池后,用复合有益菌和微藻在育苗池中培育浮游性动物饵料和调控水质,饵料采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人工配合饲料的系列组合进行苗种培育。本发明的人工育苗方法可以提高马夫鱼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苗种培育过程中促进其生长发育,苗种培育存活率可达9%,为开展马夫鱼生态多样性研究、保护或放流珊瑚礁鱼类提供新的途径。

    养殖大棚雨水导流设施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19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86283.0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大棚雨水导流设施,包括第一卡扣件、第二卡扣件和导流黑膜,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沿养殖大棚的长度方向上下间隔地安装在大棚钢架上,养殖大棚的透明塑料薄膜的边缘固定到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上,导流黑膜铺设于相邻养殖大棚之间的固定基础上时,导流黑膜的两侧边缘分别固定在两侧养殖大棚的第二卡扣件上且与透明塑料薄膜的内侧面贴合,导流黑膜铺设于边缘位置养殖大棚侧向的固定基础上时,导流黑膜的上边缘固定到边缘养殖大棚的第二卡扣件上且与透明塑料薄膜的内侧面贴合、下端固定在边缘固定基础的基部。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养殖大棚之间以及侧向的固定基础(堤埂)遭受雨水冲刷遭受破坏,提升养殖大棚抗风雨的能力。

    一种基于围栏养殖设施的网衣强度支撑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3221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318267.0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围栏养殖设施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围栏养殖设施的网衣强度支撑构造方法,包括柱桩、紧线器、钢丝绳以及网衣,所述柱桩一侧连接有多组紧线器,所述柱桩外部和紧线器连接处设有固纲卡环,所述柱桩外部靠近固纲卡环下端处设有连纲卡环,所述紧线器中间设有调节纲,所述调节纲一端设有接卡环,所述接卡环远离调节纲的一端连接有接环卸扣,所述固纲卡环和接环卸扣连接处焊接有拉环,所述固纲卡环和连纲卡环一侧均焊接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上设有多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调节纲远离接卡环的一端设有接纲环,所述接纲环远离调节纲的一端连接有接纲卸扣。本发明用于增强网衣的受力强度,防止网衣受力不均造成破损。

    六斑刺鲀亲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1724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43128.X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六斑刺鲀亲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适用于六斑刺鲀亲鱼在人工养殖环境条件下培育,培育过程中用于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鲜活虾,活杂蟹,鱿鱼,鲜活蛏子,另将繁殖强化剂、鱼油粉、维生素C、维生素E、牛黄酸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到鲜活虾或鲜活蛏子体内,每天定时饱食投喂。强化培育35天后对亲鱼进行催熟,催熟药物选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性腺发育成熟后用促排卵素2号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I进行催产,亲鱼达到催产效应时间后自行排精产卵受精,随后收集并挑选优质受精卵进行苗种培育。采用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六斑刺鲀性腺中卵粒发育的同步率,群体同步率达到80%以上,产卵使卵径显著提高17%。

    一种适用于深水水域的鱿鱼诱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794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98488.0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水水域的鱿鱼诱钓方法,天黑前,调整水下集鱼灯的光谱波段并将其放置在预设的水深处进行诱集鱿鱼;天黑后,将所述水下集鱼灯在第一水深处放置预设时间,并利用鱿钓钓机、手钓装置和手抄网同步进行钓捕鱿鱼;将所述鱿钓钓机和手钓装置的钓线的长度设置为N种长度,并将不同长度的钓线下放至对应的水深处进行相同时间钓捕,将所述鱿钓钓机中钓钩的抖动速度设置为三种抖动模式,并在每种抖动模式下进行相同时间钓捕;再将所述水下集鱼灯从第一水深分别上升至第二、第三和第四水深处,并在每个水深处放置所述预设时间,利用同样的方法钓捕鱿鱼;统计渔获尾数。本发明能够提高捕捞效率,为大洋鱿钓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小水体高密度轮虫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814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35798.8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水体高密度轮虫培育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培育桶:轮虫接种桶、轮虫间接培育桶和轮虫收获桶;三个培育桶的桶体底部分别外接有排水管和排水阀门;各桶体底部沿桶内壁安装有一圈纳米增氧管;三个桶体上部通过连通管依次连通;轮虫接种桶和轮虫间接培育桶分别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空心圆柱状吸附绵、三通管、曝气软管、曝气气头和过滤框。本发明的培育方法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成本低下,轮虫产量高且产出稳定,每个培育圆桶内轮虫密度可达到2000~3000个/mL,可持续的培育和收获高品质轮虫,为水产养殖的苗种提供优质活饵。

    可侧装无线拖网水听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36329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420249.7

    申请日:2016-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侧装无线拖网水听器的装置,包括水听器罩,还包括钢杆,所述的水听器罩固定于钢杆底端,钢杆上有至少两个船体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与钢杆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向在航船舶安装无线拖网监视系统水听器(水下部分)不用船进坞,并可以随意调节水听器的角度,让其满足和网具上的传感器通信良好。如果是可以租借的试验船,试验前安装非常简单,结束后拆卸也很便捷。水听器维修也很方便。极大提高安装、拆卸和维修的效率,降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