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16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04395.2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文昌创新研究中心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季节灰海马规模化养殖中的优质产苗方法,包括亲本尺寸筛选、雌雄亲本短期分养及优质雄性的分选、配对和养殖管理三个步骤。从亲本饲喂、优质的和低质的雄性亲本甄别、环境温度、海马雄大(育儿囊大)雌小(卵子数量相对少)的配对策略方面,提升新生苗质量。本发明方法具操作便捷,亲本繁殖力高,新生苗粗壮、质量好等优点,非常适合南方地区夏季高温时段灰海马的规模化繁殖。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61067.9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文昌创新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季节灰海马两月龄前幼苗大规模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放苗前准备:清空养殖池里所有缠附物,根据养殖池形状调整养殖池充气装置的布置,消毒养殖池后提前进海水静置;B放苗及充气强度调节:将新生苗放入提前准备好的养殖池中,密度为500~600尾/m3水体;充气强度为水面形成的水圈荡漾开来的最大直径接近于圆形池的直径或者长方形池的长边;C养殖与管理:以20天作为一个节点,对三个养殖时间段进行饵料处理与投喂管理,且均添加益生菌,养殖期间不换水,不吸底,定期倒池,后期添置缠附物。本发明方法具节水、节能、节工、操作便捷、并且幼苗成活率高等优点,非常适合南方地区夏季高温时段的灰海马幼苗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17859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49614.X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文昌创新研究中心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山东乾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患肠炎海马的养殖方法,患肠炎海马在养殖期间采用深色养殖容器,并采用自然光照射,日最高光强在5000lux以上。本发明方法可将患病海马的治愈率由不足30%提高到60%以上,不仅提高了海马养殖效益,免用药物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1218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12266.0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使眼凸海马复原的养殖方法,藻类、细菌和光照是联合造成眼凸的三大关键因子,通过如下三个步骤进行复原:A、倒池,将出现眼凸症状的整池海马捞离,淡水浸泡后置于干净的新养殖池中,降低原养殖池中细菌和藻类过多的影响;B、新养殖池布置,新养殖池的部分空间上方设置遮阳网,并在其正下方放置数个附着装置,降低光照的影响;C、养殖管理,入新池后每天早上投喂一顿经病原菌抑制剂浸泡过的丰年虫;在间隔两小时和7个半小时后的两个时间点分别投喂冰冻糠虾,养殖期间一直保持微流水,除了投饵和清污时关停充气外,其余时间均保持充气;待眼凸海马眼球恢复正常后,停喂丰年虫,但继续保留遮阳网。
-
公开(公告)号:CN116210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16428.1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循环的锈斑蟳池塘养殖方法,包括养殖池、多功能生态处理器、循环水设备、水质生物过滤机和制氧机,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有循环水设备,所述循环水设备通过管道与恒温机组相连接,所述恒温机组的左侧设有水质生物过滤机,其水质生物过滤机的另一端通过输送连接管与养殖池相连接,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有岩石层,所述养殖池的中部设有多功能生态处理器,所述养殖池的左端设有制氧机,所述养殖池的内部设有微滤机,本发明利用循环水设备和制氧机可使养殖池内保持充足的养分,通过多功能生态处理器可调节养殖池内部的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1955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13985.5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繁殖竞争原理诱导雌性灰海马自然流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腹部膨胀、性腺饱满、将要被采集卵子的目标雌海马置于养殖容器中;(B)将已产过卵、离下次产卵均还有数天时间或者性腺尚未饱满的雌海马作为非目标雌海马,将该非目标雌海马置于养殖容器中;(C)将未怀孕的雄海马置于养殖容器中;(D)定时观察养殖容器的流卵情况。该方法具有诱导时间短、诱导率高、对目标雌海马无损伤的优点,所采集到的卵子具有结构完整、成分纯净、数量清晰等优点,对于研究灰海马的繁殖机制、繁殖性能、繁殖调控和人工繁殖技术等具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97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8443.5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隔板将育苗池体分割成三个规格相同的空间,自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培育池、第二培育池和第三培育池;第一培育池内进行银鼓鱼仔鱼培育,培育时间15‑20天,第18天后,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8mm的银鼓鱼,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捕鱼组件上升,最后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捕鱼网转移到第二培育池内,实现快速的转移银鼓鱼,防止在转移过程中银鼓鱼死亡;第二培育池内进行银鼓鱼培育,培育时间为10‑15d,35天后。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35mm的银鼓鱼,然后通过移动组件转移到第三培育池内;本发明提升育种成活率,在进行转换不同培育池时,提升银鼓鱼转移效率,降低工作量,方便对银鼓鱼进行分段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1586843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367140.3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古鱼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隔板将育苗池体分割成三个规格相同的空间,自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培育池、第二培育池和第三培育池;第一培育池内进行银鼓鱼仔鱼培育,培育时间15‑20天,第18天后,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8mm的银鼓鱼,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捕鱼组件上升,最后通过移动组件带动捕鱼网转移到第二培育池内,实现快速的转移银鼓鱼,防止在转移过程中银鼓鱼死亡;第二培育池内进行银鼓鱼培育,培育时间为10‑15d,35天后。每天通过捕鱼网进行捕捉体型≥35mm的银鼓鱼,然后通过移动组件转移到第三培育池内;本发明提升育种成活率,在进行转换不同培育池时,提升银鼓鱼转移效率,降低工作量,方便对银鼓鱼进行分段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11631171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498650.9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青岛中科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原理的大规模灰海马的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养殖的容器壁刷成较深色;灰海马幼苗放苗后,将碳源和有益菌加入到养殖的容器中;灰海马幼苗养殖期间控制光照。该方法可降低病害发生率,尤其是肠炎的发生,降低劳动强度,保持水质稳定,节约养殖用水,不仅可提高正常苗的养殖效果,对提高低质苗的养殖效果尤其明显,夏季优质苗的养成成活率达到60%以上,低质苗养成成活率达到4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63118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98363.8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青岛中科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养殖背景和光照的大规模灰海马低质苗养殖方法,低质灰海马苗在养殖期间将养殖池或桶壁刷成较深色;以及控制光照在200-7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不低于14小时。该方法将低质灰海马苗在清水中20日养殖成活率由不足10%提高到70%以上,提高了海马养殖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