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抛式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及其检测大田软海绵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29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38469.7

    申请日:2019-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抛式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及其检测大田软海绵酸方法,属于水产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大田软海绵酸的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探针,将识别探针固定于丝网印刷金电极的工作电极表面,采用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测试,利用核酸适配体与OA结合前后工作电极表面电子传递阻抗值的变化量与OA浓度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实现贝类中OA的定量检测。此传感器制备简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采用此传感器进行贝类中OA的检测,方法简便、高效,检出限为1μg/kg,线性范围为1‑800μg/kg;回收率在91.95%‑118.56%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5.21%~11.64%;可实现大批量样品的筛查与定量分析。

    一种腹泻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2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66931.X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泻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属于水产品安全检测领域,试剂盒包括:(1)包埋有蛋白磷酸酶2A(PP2A)酶凝胶的96孔微孔板;(2)大田软海绵酸浓度梯度系列标准溶液;(3)缓冲溶液A;(4)缓冲溶液B;(5)底物显色溶液;(6)质控样品溶液。本发明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技术将PP2A酶固定在微孔板底部,利用腹泻性贝类毒素在碱性条件下抑制PP2A酶催化无色底物对硝基苯磷酸二钠去磷酸化产生黄色产物对硝基苯酚(pNP)的反应,根据pNP在405nm处吸光度与毒素浓度的剂量-反应关系对毒素进行定量检测。本发明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步骤简单,操作技术要求不高,耗时较短、费用低廉,准确率高,适用于大批量贝类样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快速筛查。

    鱼肉中全氟化合物及其前体物质的快速筛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467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369188.6

    申请日:2016-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8 G01N2030/8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肉中全氟化合物及其前体物质的快速筛查方法,属于水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方法采用通过式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净化策略,简化样品前处理程序,去除样品基质中脂肪和磷脂等杂质干扰组分,实现了多种全氟化合物及其前体物质的同步提取;同时,利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优势,不仅通过获得精确质量数及丰富的碎片离子信息增强了复杂基质的定性能力,还改善了高分辨质谱的定量效果,实现了一次进样同时确证18种PFCs和21种前体物质的高通量定性筛查,并获得了高灵敏的定量结果。

    一种检测海参中恩诺沙星代谢产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380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10028583.9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一种检测海参中恩诺沙星代谢产物的方法,属于水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它包括样品提取、净化、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所用的仪器条件及代谢产物的结构分析。本发明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离子阱技术,采用pMRM法能够准确测定预见的代谢产物,并能检测到低浓度的代谢产物;采用QTrap独有的MRM?IDA?EPI工作模式,一次进样,既可得到相应代谢产物的MRM色谱图,又可得到其MS2质谱图。本发明可以检测到包括环丙沙星在内的10种代谢产物,其中有两种新发现的代谢产物的质谱响应强度远大于环丙沙星。本发明填补了我国目前没有海参中恩诺沙星代谢产物检测方法的空白,对研究其它药物的代谢产物及未知药物筛查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

    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3035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009128.4

    申请日:2014-01-09

    Abstract: 一种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首先是通过在裸金电极表面电聚合硫堇-亚甲基蓝复合膜,再利用电极表面修饰技术,将纳米金和抗体依次修饰至电极表面,制备一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其次是将制备的免疫传感器用于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的电化学检测。本发明借助硫堇-亚甲基蓝的复合聚合膜和纳米金的协同作用使峰电流信号放大,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利用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大田软海绵酸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生成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免疫产物,能阻碍电极表面电子传递的特性,实现非标记电化学检测。本发明方法用于贝类样品中大田软海绵酸的测定,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一种腹泻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24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0066931.X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泻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属于水产品安全检测领域,试剂盒包括:(1)包埋有蛋白磷酸酶2A(PP2A)酶凝胶的96孔微孔板;(2)大田软海绵酸浓度梯度系列标准溶液;(3)缓冲溶液A;(4)缓冲溶液B;(5)底物显色溶液;(6)质控样品溶液。本发明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技术将PP2A酶固定在微孔板底部,利用腹泻性贝类毒素在碱性条件下抑制PP2A酶催化无色底物对硝基苯磷酸二钠去磷酸化产生黄色产物对硝基苯酚(pNP)的反应,根据pNP在405nm处吸光度与毒素浓度的剂量‑反应关系对毒素进行定量检测。本发明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步骤简单,操作技术要求不高,耗时较短、费用低廉,准确率高,适用于大批量贝类样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快速筛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