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鱼卵释放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47607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63963.0

    申请日:2014-08-15

    IPC分类号: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生鱼卵释放器,其包括:鱼卵存储仓、鱼卵释放仓、卷扬机和控制开关;在鱼卵释放仓的侧壁下端设置有鱼卵释放闸门,在鱼卵释放仓的底部设置有底托;所述卷扬机用于控制鱼卵释放闸门的打开或关闭;所述底托,用于在鱼卵释放时,向上顶托释放仓中的鱼卵颗粒,使鱼卵从鱼卵释放仓侧壁下端打开的鱼卵释放闸门处释放出来,而非从鱼卵释放仓的底端释放出来,以避免释放初始时刻鱼卵产生向下的加速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可模拟不同鱼类(产漂流性卵鱼类和产粘沉性卵鱼类)的天然产卵和卵粒释放过程,可控制鱼卵释放速度和持续释放时间,有利于鱼卵运动的定量试验。

    一种测深仪固定架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42348U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20481171.6

    申请日:2014-08-25

    IPC分类号: F16M11/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深仪固定架,其包括:第一固定架杆(1)、第二固定架杆(2)和第三固定架杆(3);其中,第一、二固定架杆的前端均设置有套环,该套环用于允许测深仪杆(5)穿过并将该测深仪杆沿着竖直方向进行保持;且第一、二固定架杆的套环在沿着测深仪杆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进行设置,以在该方向上的两个不同位置处对测深仪杆进行保持以防止测深仪杆发生晃动倾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利于解决测深过程中因测深仪转换器不稳定而导致的测量误差,可有效的确保测量水深的准确性。

    一种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507604.7

    申请日:2020-12-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湿地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和保护区域,各保护区域中至少有一个目标保护对象;获取各保护区域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若保护区域对应有多个目标保护对象,根据各时间段内保护区域中各目标保护对象的生态需水量确定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根据各保护区域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和/或各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确定湿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计算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从而实施动态定量化管理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一种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07604.7

    申请日:2020-12-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湿地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和保护区域,各保护区域中至少有一个目标保护对象;获取各保护区域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若保护区域对应有多个目标保护对象,根据各时间段内保护区域中各目标保护对象的生态需水量确定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根据各保护区域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和/或各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确定湿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计算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从而实施动态定量化管理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评价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60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204635.2

    申请日:2019-11-29

    IPC分类号: G06Q10/06 G06Q50/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评价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被测支流生境的历史环境数据;从历史环境数据中提取关于水文情势、水质状况、鱼类、生境状况的数据,根据数据构建要素层指标;分别从关于水文情势、水质状况、鱼类、生境状况的数据中提取子指标数据,构建各要素层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相对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所述各指标层指标的权重评估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通过实施本发明,为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行业主管部门完善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