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削减水体营养盐的载体组合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08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69632.8

    申请日:2019-05-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削减水体营养盐的载体组合系统,用于水底沉积物主动翻扬装置;用于对翻扬的水体进行吸收净化同时提供生物活动的通道;以及在生物通道中构建水体植被养殖区和选择性生物养殖区;在选择性生物养殖区上设置用于水体控氧的生态养殖浮筏,其组合方法为,根据测定营养盐分布数据得出阶梯节点;在相对应的阶梯节点上设置生物通道;在生物通道中建立植被养植和生物养殖的交错处理区;在入库河流的近岸水域同时进行混合微生物培殖和投加,对入库河流处的近岸水域底部沉积物地毯式的沉积物翻扬,避免了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在夏季水温较高时爆发性逸出,有效地破坏处理区内的氮磷比,降低水藻等生态污染藻类的存在环境。

    一种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原位治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562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157307.5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原位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通过人工打捞或自动打捞的方式将污染水体中的浮游垃圾清运掉;步骤200、构建人工湿地、生态浮床和沉水植物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净化体系,并检测该立体式净化体系内的水质情况获得三维监控图;步骤300、根据三维监控图对立体式净化体系进行分区,并将各分区通过立体筛网进行隔离;步骤400、在高污染的隔离区内布设二次净化微生物岛架;步骤500、持续培养,直至净化结束对净化生物进行采收,取水样在粗滤后对水质进行检测;还包括治理系统,通过形成三位一体的净化体系,针对性的对水体进行区别化的净化,能达到治理和采收的双重目的。

    一种资源回用厕所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400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52938.9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回用厕所,属于公共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安装座和箱体,以及控制器;安装座的顶部设有蹲便器以及用于盛装粉尘的粉尘箱;安装座的内部横向设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内部设有螺旋叶片,连接筒与底座的内腔连通,连接筒的顶部侧壁设有与蹲便器连通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内设有阻挡组件,连接通道的侧壁设有与粉尘箱连通的并位于阻挡组件上方的粉尘喷嘴;控制器与阻挡组件和粉尘喷嘴通信连接。本发明的资源回用厕所能够将粪便包裹成团状或块状在通过螺旋叶片传输,由于粪便不会粘附在螺旋叶片上,从而能够正常回收粪便,不会造成堵塞,提高厕所的单次使用时间,减少对厕所的拆卸维护次数。

    一种用于缓流河流修复的生态沉床

    公开(公告)号:CN1115598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239051.5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缓流河流修复的生态沉床,该生态沉床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斜边在河流的河岸的一侧且沿河岸设置;生态沉床的第一直角边设置在河流的上游处,第一直角边与河岸呈预设角度设置;生态沉床的第二直角边设置在河流的下游处。本发明将生态沉床设计为直角三角形形状,将斜边固定在河岸的一侧,第一直角边设置在河流的上游且与河岸呈预设角度设置,上游面河水起到引流作用,将水流引向河道主槽,从而可以减少水流对沉床的冲击,维护沉床结构稳定并减缓河水对河岸的冲刷;第二直角边设置在河流的下游处,形成缓流或静水区,有利于水生生物觅食、休憩和避险,该生态沉床可诱导水流呈弯曲形式,促进形成河流深潭-浅滩交错的蜿蜒形态。

    一种基于田间退水重金属的生态渠塘净化体系和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962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1174134.5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田间退水重金属的生态渠塘净化体系和净化方法,基于田间退水重金属的生态渠塘净化体系包括:沉淀池用于与农田连通以将农田内的田间退水流入沉淀池,沉淀池内含有金属沉淀调节剂以使田间退水中的重金属发生沉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田间退水重金属的生态渠塘净化体系,通过将农田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与减污渠相连通,减污渠与生态塘相连通,生态塘与蓄水池相连通,将重金属污染的田间退水转移至该生态渠塘净化体系,经过沉淀、吸附基质和植物吸附后,达标的田间退水可以重复利用,无二次污染,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农田水利生态修复技术,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缓流河流修复的生态沉床

    公开(公告)号:CN1115598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239051.5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缓流河流修复的生态沉床,该生态沉床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斜边在河流的河岸的一侧且沿河岸设置;生态沉床的第一直角边设置在河流的上游处,第一直角边与河岸呈预设角度设置;生态沉床的第二直角边设置在河流的下游处。本发明将生态沉床设计为直角三角形形状,将斜边固定在河岸的一侧,第一直角边设置在河流的上游且与河岸呈预设角度设置,上游面河水起到引流作用,将水流引向河道主槽,从而可以减少水流对沉床的冲击,维护沉床结构稳定并减缓河水对河岸的冲刷;第二直角边设置在河流的下游处,形成缓流或静水区,有利于水生生物觅食、休憩和避险,该生态沉床可诱导水流呈弯曲形式,促进形成河流深潭‑浅滩交错的蜿蜒形态。

    一种用于对再生水回用系统进行安全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876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65919.6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再生水回用系统进行安全分析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系统安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再生水回用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危险行为识别,并获取识别结果;针对识别结果,确定识别结果中每个危险行为的发生方式,根据危险行为的发生方式,确定再生水回用系统的安全性需求;针对安全性需求及控制系统进行建模,获取验证模型,对验证模型进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验证,获取验证结果,根据验证结果完成对再生水回用系统的安全分析。本发明获得的安全需求,结合模型检查技术,识别了导致危险软件行为的潜在因果场景,据发现的危险原因修改设计后,消除危险行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