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敷设的具有辅助动力的导向轮

    公开(公告)号:CN218732808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840124.3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敷设的具有辅助动力的导向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端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上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凹形滑槽,所述支撑侧板的侧面端部固定设有辅助电机,所述辅助电机的输出轴从支撑侧板的端面穿过,且延伸至另一支撑侧板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时,通过设置的辅助动力轮、夹紧滑轮和辅助电机能够方便在电缆进行敷设时进行辅助,从而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通过设置的适配滑块、弹簧和限位滑杆的对应设置状态下,弹簧会自动将适配滑块向下顶动,使夹紧滑轮对电缆进行夹紧处理,增加电缆辅助敷设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方便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辅助敷设。

    一种辅助铺设混凝土膜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009668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483339.0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铺设混凝土膜的装置,具体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包括覆膜机构,还包括平整机构和裁切机构,平整机构包括平整板,平整板一侧底部安装有钢齿,平整板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架,裁切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座,两个安装座与两个固定架内壁底部之间均设有电动缸,两个安装座之间设有固定杆,固定杆顶部内壁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外侧设有切割刀。本实用新型通过钢齿可以对混凝土进行翻动,平整板可以对混凝土进行平整,两个电动缸工作可以调节切割刀与养护膜之间的距离,调节丝杆转动使得切割刀可以稳定的对铺设完成后的养护膜进行裁切。

    一种高效破碎建筑废弃骨料的新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469192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1091382.9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破碎建筑废弃骨料的新型装置,属于建筑废弃骨料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储料箱,储料箱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机,两个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破碎辊,且两个破碎辊的前后两端均与储料箱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储料箱的顶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通有进料斗,储料箱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滤网斜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破碎辊对建筑废弃骨料进行破碎,合格的骨料颗粒穿过滤网斜板,第二电机工作带动螺旋杆转动,螺旋杆带动不合格的骨料颗粒向上移动,并通过斜管重新导入进料斗内,对不合格的骨料颗粒进行再次破碎,可高效破碎建筑废弃骨料,同时方便对破碎后的骨料进行筛选,使用效果好。

    一种木模具定位杯口套简易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321736U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23193899.7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模具定位杯口套简易施工装置,属于剪力墙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右定位杯口套、支撑管和左定位杯口套,右定位杯口套右端顶在木模具左表面,支撑管右端管口内部嵌套有右定位杯口套,左定位杯口套右端嵌套在支撑管左端管口内,左定位杯口套左侧与木模具右端相抵,右定位杯口套与左定位杯口套结构相同,木模具成对设置,与右定位杯口套相抵的木模具中开有圆孔,右定位杯口套右侧正对圆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传统剪力墙的水泥支撑进行剪力墙施工,而导致的出现传统套管在混凝土拆模后外露套管得剔除以及后期防水施工前螺杆洞需要剔凿的问题。

    一种配电箱预制槽口过梁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226979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2961777.7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箱预制槽口过梁的装置,包括槽口预装框,所述槽口预装框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槽口预装框一侧壁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孔两两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槽口预装框的一侧设有多个定位螺钉,多个所述定位螺钉分别与槽口预装框一侧壁面的多个定位孔位置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定位孔、定位螺钉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槽口预装框进行固定,槽口预装框的设置便于减小安装墙体上预留的安装槽口大小,吸盘的设置便于对安装槽口内槽口预装框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便于槽口预装框后续的固定,避免人工对槽口预装框位置限制出现槽口预装框有发生倾斜的现象而影响后续电箱安装的美观性。

    一种用于控制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276985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466375.5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的装置,包括连接于楼板模具外侧的水平构件,以及连接所述水平构件的软管;还包括一个连通所述软管的水压装置;所述水平构件包括连接楼板模具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楼板模具的那一侧设置有插管,通过所述插管配合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所述插管的那一端设置有旋转座,通过所述旋转座配合有一筒体,所述筒体和所述旋转座之间配合有螺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本装置可以搭建在楼板浇筑模具的外侧,通过限位板限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当混凝土振捣完成后,混凝土的上端面接触限位板,即浇筑完成,通过该浇筑方式,可以提高楼板浇筑的平整度,减少后期的装修难度和节省找平费用。

    一种辅助高处构造植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907494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2097321.6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辅助高处构造植筋的装置,包括预制墙体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套接有导向套杆,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贯穿导向套杆的内侧面并延伸至导向套杆的内部且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导向套杆的顶面螺纹套接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的底端依次贯穿导向套杆的顶面、限位块的顶面、限位块的底面和导向套杆内腔的底面并延伸至导向套杆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和导向套杆的设置,利用限位块和定位螺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连接杆和导向套杆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根据预制墙体的厚度进行调整处理,使得该装置能够适配于两种常见厚度的预制墙体,从而提高了该植筋装置的实用性。

    一种桩头修补模板快速安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349669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1044498.7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头修补模板快速安拆装置,属于桩头修补工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弧形半环和第二弧形半环,第一弧形半环和第二弧形半环的一端连接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合页,且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第一弧形半环和第二弧形半环的另一端连接处设置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弧形半环的外壁上,第二弧形半环的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支杆,支杆的一端设置有对接头。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对桩头进行修补操作,而且能够在浇注成型后达到快速拆卸的效果,能够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方便施工人员进行使用,加快施工工期。

    一种便携式后浇带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009585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23447794.X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后浇带支撑装置,属于后浇带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层、支撑组件和供油组件,支撑层安装在上楼板下方,支撑组件安装在下楼板上方,支撑组件设置有支撑层,供油组件出油端与支撑组件相连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连接杆,第一支撑杆安装在下楼板上方,第二支撑杆安装在下楼板上方,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分布在后浇带两侧,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结构相同,连接杆两端分别插设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中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微调支撑组件支撑到支撑层上,而导致的人工调整无法将支撑组件全部应力施加上去,影响支撑效果的问题。增加后浇带支撑装置实用性,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建筑基坑变形监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132977U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21503653.2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基坑变形监测的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臂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的一侧,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臂;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撑臂的内部,调节装置的外表面螺纹啮合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监测装置;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有底座底部的中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基坑变形监测的装置,通过外部电源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往复丝杆转动螺纹啮合移动装置顺着滑杆上下移动,调节监测装置的高度,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以根据基坑的深度调节监测装置的高度,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