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4806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681610.8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6 , C04B111/27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硬防水型锚固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900~1300份、硅粉40~60份、石灰石500~700份、偏铝酸钠30~50份、碳酸钠20~40份、添加剂120~176份;本发明材料原材料易得,生产控制要求低,按照规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出浆体性能良好,凝固后结构体积不缩小,具有一定膨胀量,满足现场施工堵漏或砂浆锚杆锚固使用各项要求;凝结时间短,浆体硬化速度快,凝结时间比规范要求时间短2~3min,抗压强度高出规范要求1.5~2倍,其良好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能够最大限度满足规范及现场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480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81610.8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6 , C04B111/27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硬防水型锚固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900~1300份、硅粉40~60份、石灰石500~700份、偏铝酸钠30~50份、碳酸钠20~40份、添加剂120~176份;本发明材料原材料易得,生产控制要求低,按照规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备出浆体性能良好,凝固后结构体积不缩小,具有一定膨胀量,满足现场施工堵漏或砂浆锚杆锚固使用各项要求;凝结时间短,浆体硬化速度快,凝结时间比规范要求时间短2~3min,抗压强度高出规范要求1.5~2倍,其良好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能够最大限度满足规范及现场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816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79368.1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渗性护壁泥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工程材料领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膨润土7‑10份,黏土1‑3份,羧甲基纤维素0.007‑0.009份,聚乙二醇0.01‑0.03份,碳酸钠0.03‑0.05份,氢氧化钠0.01‑0.03份,海藻酸钠0.02‑0.04份,重晶石粉0.8‑1.2份,干锯末0.8‑1.2份,丙纶0.6‑1.0份,聚丙烯酰胺0.4‑0.8份,京尼平0.3‑0.5份,硝酸钙0.5‑0.9份,水80‑120份。本发明的高抗渗性护壁泥浆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渗透至钻孔内,防止孔壁坍塌,制备工艺简便,能够极大满足高地下水位、复杂地质状况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1972342U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20508706.8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土墙排水装置,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同轴套设的第一滤筒、第二滤筒及第三滤筒,第一滤筒、第二滤筒及第三滤筒的两端封闭;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及第三排水孔的孔径依次减小;还包括一端插入第三滤筒内的排水管;排水装置设置于挡土墙的迎水侧,排水管的另一端水平或向下倾斜地贯穿挡土墙后延伸至挡土墙的排水侧,并在排水管末端设有防护网;排水管位于第三滤筒内的部分包覆有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内部的排水管管壁开有第四排水孔。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三层反滤,以三层反滤之间的反滤层作为缓冲,配合滤水土工布层进行过滤,可以有效避免过多土壤颗粒直接进入排水管导致墙背填土形成空腔,避免挡土墙塌陷。
-
公开(公告)号:CN220795486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585516.4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V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地质超前预报震波接收装置,包括可移动车体,可移动车体前端设有U形座,U形座开口内固定有横向滑动杆,横向滑动杆外套设有滑移套;还包括两根平移杆,平移杆上套设有带有竖向通孔的安装板,电推杆穿过安装板上的竖向通孔后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电推杆底部连接到安装框;驱动电机输出轴向下穿出安装框后连接到钻杆;还包括地震波接收装置、电子激发器及储水箱,储水箱底部侧壁设有出水口,并连接到水泵,水泵的出水端设有蛇管及喷头;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安装板对钻孔位置进行快速调整,并将钻孔装置、电子激发器及地震波接收装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加快了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220794796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559771.1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制砂石骨料检测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砂石骨料含泥量检测装置,包括中空的中空壳体,中空壳体顶部设有天平支架,天平支架末端固定有电子天平;还包括竖直地连接到电子天平的电推杆,电推杆底部插入中空壳体内,并在末端固定有筛洗箱;所述中空壳体由上自动门下自动门分隔为上腔体、中腔体及下腔体;下腔体侧壁设有浸没在水体内的声波发射装置,底部连接到外部废水沉淀池;中腔体侧壁设有微波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仅需人工装入砂石骨料,极大地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全程脱离检测人员,有效避免由于检测人员熟练度及仔细程度等因素造成的检测误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长,提升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432847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141132.3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粗集料冲击试验仪,包括底座模块、支架模块及冲击模块;底座模块包括钢质底盘,钢质底盘的上表面固定有橡胶缓冲层,铸铁底座的上表面圆心处还设有冲击筒定位凹槽;还包括冲击筒;支架模块包括两根导向杆,导向杆顶端通过夹设于两对定位螺母之间的骨架横梁连接;骨架横梁中部还设有贯通孔,定位螺栓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贯通孔内;冲击模块冲击横梁,在冲击横梁的中部下表面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连接配重块,在配重块下方依次设有冲击挡板及冲击锤;通过加设冲击挡板防止由于冲击力量不均匀导致的粗集料飞溅的问题;通过底座加设了橡胶缓冲层,进一步降低了冲击锤对于底座模块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22189275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534634.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拌合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测定装置,恒温水浴结构设置在底座上;转动筒竖直设置,底部连接至恒温水浴结构,上部连接至连接板;连接台连接至连接板上,液压推杆竖直设置在连接台上,液压推杆的伸缩杆末端向下连接至测针;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液压推杆的伸缩杆上;测定筒设置在恒温水浴结构内,液压推杆推动测针伸入测定筒内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清洗筒设置在恒温水浴结构内,清洗筒内设有若干清扫刷用于清洗测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恒温水浴结构保证测定过程中处于恒温状态,且测定结构在测定筒内测定完毕后移动至清洗筒内清洗,又可以继续测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178062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508969.9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VA防水板检测用试样裁切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盖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开有若干形孔;定位板上表面四角凸出有定位柱;还包括设置于底板旁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朝向定位板正上方的支撑板,支撑板固定液压油缸,液压油缸贯穿支撑板后连接到切刀板,切刀板下表面向下凸出有若干切刀片;切刀板四角处还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板上表面的定位柱一一对应;还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油箱通过送油管、回油管及液压电机驱动液压油缸作业。本实用新型妆字号能够一次裁切出EVA防水板的全部试验所需样品各种规格尺寸及数量,通过压力裁切样品,受力均匀,减少不均衡受力导致样品裁切不规范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8995694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2390154.9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四川能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地质检测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地质雷达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升降机构,设置于底板上,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轮,并通过皮带驱动上方的从动轮;水平设置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一端固定于皮带上,并通过箱体侧壁上开设的竖直通槽伸出箱体,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板上;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用于夹持地质雷达。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来带动雷达与隧道地质接触,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举着,既增加劳动强度,也存在一定危险性的问题。通过固定螺栓将地质雷达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在检测过程中由于地质雷达不断移动导致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