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762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086619.8
申请日:2016-02-16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反射系数分析的砂体叠置关系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目的层进行测井和地震勘探,根据测井资料和实际地震记录,设定两层叠置砂体中上层砂体、泥岩隔层和下层砂体的可能厚度,并标定上层砂体的起始位置;2)根据不同的两层叠置砂体的上层砂体、泥岩隔层和下层砂体可能厚度组合,以及上层砂体起始位置,生成不同的两层叠置砂体反射系数向量;3)将不同的两层叠置砂体反射系数向量分别与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生产不同的正演地震记录;4)将实际地震记录与不同的正演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判断最接近实际地震记录的正演地震记录,该正演地震记录对应的两层叠置砂体的砂体叠置关系,即为最终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07146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574469.0
申请日:2015-09-10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流河砂体规模的定量表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识别曲流河砂体中保存完整的单一点坝,以该单一点坝所在的河道砂体作为曲流河砂体规模的表征对象;2)根据测井结果确定单一点坝砂体的厚度;3)计算单一点坝砂体所处深度处砂岩的压实率,对单一点坝砂体厚度进行去压实校正,得到河道满岸深度;4)根据河道满岸深度,利用计算河道满岸宽度理论值和上、下限值的经验公式,分别计算河道满岸宽度的理论值和上、下限值;5)根据河道满岸宽度的理论值和上、下限值,利用计算曲流河不同级次砂体和夹层规模的经验公式,分别计算曲流河不同级次砂体和夹层的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04360396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410730387.6
申请日:201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井间TTI介质三种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含有断层的TTI介质直井模型,并获取直井模型的弹性参数;2)将直井模型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计算区域;3)将分区后的直井模型逐区进行模型参数化;4)将分区后的直井模型的界面逐一进行离散化;5)获得初至qP、qSV、qSH波的实际观测走时;6)设定反演所用初始模型,采用分区多步改进型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初至qP、qSV、qSH波的理论走时和相应的射线路径;7)计算相应的雅克比偏导矩阵元素;8)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带约束的阻尼最小二乘问题进行非线性反演,对结果进行判断:满足走时残差最小,反演结束;不满足,则更新反演所用模型,进入步骤6)。
-
公开(公告)号:CN10394128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52989.8
申请日:2014-04-16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面导航的三维目标地质体解释方法,包括:①对地震数据进行解释性处理,得到突出地质体信息的地震数据体;②在地震数据体上且在断层解释和层位解释的约束下,提取目标地质体附近的沿层切片,将其作为目标地质体解释的平面导航切片;③开展目标地质体的剖面解释,将剖面解释成果投影在沿垂直目标地质体走向方向提取的地震剖面上,完成垂直目标地质体走向方向的剖面解释;④沿垂直目标地质体走向方向逐步滚动提取地震剖面并完成目标地质体的剖面解释,直至完成全区该地质体的所有地震剖面的解释;⑤将所有地震剖面的解释成果投影在导航切片平面上;⑥重复步骤③~⑤,直至完成全区所有目标地质体的地震剖面解释。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28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86619.8
申请日:2016-02-16
IPC: G01V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反射系数分析的砂体叠置关系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目的层进行测井和地震勘探,根据测井资料和实际地震记录,设定两层叠置砂体中上层砂体、泥岩隔层和下层砂体的可能厚度,并标定上层砂体的起始位置;2)根据不同的两层叠置砂体的上层砂体、泥岩隔层和下层砂体可能厚度组合,以及上层砂体起始位置,生成不同的两层叠置砂体反射系数向量;3)将不同的两层叠置砂体反射系数向量分别与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生产不同的正演地震记录;4)将实际地震记录与不同的正演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判断最接近实际地震记录的正演地震记录,该正演地震记录对应的两层叠置砂体的砂体叠置关系,即为最终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21875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115695.3
申请日:2013-04-03
IPC: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沉积岩油田地质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地质类比图;将目标油田的各个地质参数标记在地质类比图上,得到若干目标油田标记点,依次沿着各极坐标轴顺次连接,得到目标油田多边形;选择与目标油田进行类比的待类比油田,并将每一待类比油田的各个地质参数分别标记得到若干待类比油田标记点,并依次沿着各极坐标轴顺次连接,得到此待类比油田多边形,依次类推,得到所有待类比油田多边形,将每一待类比油田多边形与目标油田多边形形状逐个进行类比,初步确定与目标油田特征相似的油田;将初选后得到的每一待类比油田进行二次筛选,得到与目标油田地质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待类比油田;根据得到的待类比油田,指导目标油田制订开发策略。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沉积岩油田地质评估及油田开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0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0652.2
申请日:2015-08-11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相砂体不连续界线精细表征的地震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河流相砂体正韵律沉积特征,结合后续属性分析对属性提取时窗的需求,采用砂体包络法对砂体单元的构造进行解释;2)对目标储层段提取蚂蚁追踪属性和曲率属性;3)以解释的砂体包络顶底为时窗提取振幅平面属性、曲率平面属性和蚂蚁追踪平面属性;4)取地震剖面的曲率平面属性和蚂蚁追踪平面属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定砂体不连续界线;5)振幅类属性纵向切片演绎,辅助判别砂体纵向叠置导致的不连续界线以及划分砂体沉积期次;6)利用步骤4)获得的不连续界线平面的判断结果和步骤5)获得的纵向砂体期次划分结论,共同辅助沉积相认识的建立。
-
公开(公告)号:CN103941286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2773.1
申请日:2014-04-16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面导航的快速三维层位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用于层位解释的地震数据解释性处理,得到突出层位信息的地震数据体;2)提取层位附近的时间切片,并将断层解释成果投影到时间切片上,将其作为层位解释的平面导航切片;3)建立层位解释方案;4)从层位解释方案出发,选择另一条不过断层且能够进入下一断块的另一地震剖面,在地震数据体上开展另一地震剖面的层位解释,以将层位解释方案引入到下一断块;5)完成全区各断层所有地震剖面的层位解释;6)计算层位解释与断层解释的交点,将交点投影在地震工区底图上,逐一编绘各断层在该层位的平面多边形,在各断层平面多边形的约束下,进行层位解释成果的网格化计算,得到层位的构造网格面,完成层位的解释;7)重复步骤3)~6),完成全区所有的层位解释。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802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507459.5
申请日:2015-08-18
IPC: G06T7/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几何形态分析的点坝方向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目标点坝的平面展布范围;2)确定目标点坝最邻近河道的弯曲段弧中点O,以点O作最邻近河道切线MN;3)用点C和D将目标点坝的长度段AB三等分;4)过目标点坝边界两端点分别作两条走向线,平移其中一条走向线,使两走向线相交,过交点P作角平分线PQ;5)连接PC、PD,比较∠CPQ和∠DPQ,若∠CPQ>∠DPQ,则进入步骤6);否则,进入步骤7);6)连接CO,比较∠COM和∠CON,若∠COM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304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1005038.9
申请日:2015-12-29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属性的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结合目标工区的地质信息参数,分别建立五种叠合模式的地球物理理论模型,并分别进行模型正演,得到对应的合成地震数据;2)对五种叠合模式所得到的地震数据分别提取地震属性;3)选取一部分地震属性作为特征属性,并分别建立五种叠合模式的特征序列模板;4)将实际工区中的不连续砂体分离出来,并提取与建立特征序列模板所用的相同的地震属性;5)将五种不同的特征序列模板分别与实际工区分离出并提取的地震属性进行相关性计算,求解出相关系数;6)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个特征序列模板,该特征序列模板所对应的叠合模式即为实际工区的砂体叠合模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