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1046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18733.9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在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管板连接一封头,在壳体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壳侧进口管,在壳体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壳侧出口管,在靠近壳侧进口管的封头的顶部设置有一管侧进口管,在靠近壳侧出口管的封头的底部紧固连接一管侧出口管,在壳体内设置有一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两端与两管板紧固连接,换热管束包括一沿壳体中心轴线布置的换热直管和多个螺旋设置在换热直管外部的换热弯管。换热管束穿接多个设置在壳体内的折流板。其中,折流板可以为螺旋折流板,也可以为弓形折流板。本发明能够防止壳侧流体气相和液相出现分层现象,本发明换热均匀且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01713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8100.8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 , F28F9/00 , F28F9/005 , F28F9/24 , F28F13/12 , F28F2210/00 , F28F22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垂直布置的壳体,在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管板连接一管箱,在壳体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壳侧进口管,在壳体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壳侧出口管,在位于上端的管箱的顶部设置有一管侧进口管,在位于下端的管箱的底部设置有一管侧出口管,在壳体的内部间隔交错设置有多个带缺口的折流板,相邻两折流板与壳体不同侧的侧壁紧固连接,各折流板之间形成流体流通的通道,每一折流板的自由端均低于连接端,沿各折流板穿设一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两端与两管板紧固连接。位于壳体内同一侧的各折流板相互平行,每一折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本发明能够防止在各折流板上形成积液,提高了换热效果,增加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01713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318100.8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垂直布置的壳体,在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管板连接一管箱,在壳体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壳侧进口管,在壳体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壳侧出口管,在位于上端的管箱的顶部设置有一管侧进口管,在位于下端的管箱的底部设置有一管侧出口管,在壳体的内部间隔交错设置有多个带缺口的折流板,相邻两折流板与壳体不同侧的侧壁紧固连接,各折流板之间形成流体流通的通道,每一折流板的自由端均低于连接端,沿各折流板穿设一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两端与两管板紧固连接。位于壳体内同一侧的各折流板相互平行,每一折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本发明能够防止在各折流板上形成积液,提高了换热效果,增加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12363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43825.4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24 , F25B39/00 , F28D21/00 , F28D2021/0068 , F28F9/22 , F28F2009/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内设置圆筒隔板和孔板结构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壳体,同轴地设置在壳体内的中心筒,设置在壳体内中心筒上方的气液分配器,和同轴地布置在中心筒外周的若干圆筒隔板;其中,各圆筒隔板的内径由内至外依次增大;位于最内侧的圆筒隔板与中心筒之间、相邻两圆筒隔板之间以及位于最外侧的圆筒隔板与壳体之间均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孔板,壳体的腔体被多个圆筒隔板和孔板分隔成多个独立小腔体;多根缠绕管分别从孔板上穿过,分为多层缠绕中心筒设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天然气浮式平台的主低温换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12363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643825.4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内设置圆筒隔板和孔板结构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壳体,同轴地设置在壳体内的中心筒,设置在壳体内中心筒上方的气液分配器,和同轴地布置在中心筒外周的若干圆筒隔板;其中,各圆筒隔板的内径由内至外依次增大;位于最内侧的圆筒隔板与中心筒之间、相邻两圆筒隔板之间以及位于最外侧的圆筒隔板与壳体之间均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孔板,壳体的腔体被多个圆筒隔板和孔板分隔成多个独立小腔体;多根缠绕管分别从孔板上穿过,分为多层缠绕中心筒设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天然气浮式平台的主低温换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205878961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54518.6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内设置圆筒隔板和孔板结构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壳体,同轴地设置在壳体内的中心筒,设置在壳体内中心筒上方的气液分配器,和同轴地布置在中心筒外周的若干圆筒隔板;其中,各圆筒隔板的内径由内至外依次增大;位于最内侧的圆筒隔板与中心筒之间、相邻两圆筒隔板之间以及位于最外侧的圆筒隔板与壳体之间均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孔板,壳体的腔体被多个圆筒隔板和孔板分隔成多个独立小腔体;多根缠绕管分别从孔板上穿过,分为多层缠绕中心筒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天然气浮式平台的主低温换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2870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385461.9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氮多孔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模板剂溶解于水中,加入均三甲苯和含锌无机盐,得到溶液A;(2)将三聚氰胺、甲醛水溶液和无机碱加入水中,加热进行反应,得到溶液B;(3)将所述溶液A和所述溶液B混合,加入盐酸水溶液和硅源,收集沉淀;(4)将所述沉淀烘干后在900~1100℃下热解以进行炭化并使锌挥发形成孔隙结构,得到所述二氧化碳吸附材料。本发明材料具有高含氮量和比表面积,CO2吸附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692117.1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冷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模式与旁通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旁通模式切换至发电模式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确定LNG冷能发电装置处于稳定的旁通模式;降低LNG进口流量;关闭丙烷泵旁通阀和透平大旁通阀,打开透平小旁通阀;利用透平小旁通阀调节LNG气化器E2的壳压力;开启流量调节阀,以最小流量启动丙烷循环泵;阀门切换为PID控制;逐渐打开LNG进口流量控制阀,开启透平入口导叶IGV和透平启动阀,透平启动阀采用PID控制;全开透平启动阀,缓慢打开透平入口快关阀;关闭透平启动阀和透平小旁通阀;对透平入口导叶IGV采用PID控制,等待发电模式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4708.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制氢耦合二氧化碳捕集制合成气系统,包括:天然气水蒸气重整单元,天然气和水蒸气经过蒸汽重整原料气预热器预热后进入蒸汽重整转化炉,以及变换炉;氢气变压吸附提纯单元,经变换炉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变压吸附器分离出氢气;二氧化碳捕集单元,蒸汽重整转化炉和干重整转化炉的燃烧烟气流经碳捕集器分离处理,形成一定纯度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水共电解单元,碳捕集器分离的部分一定纯度二氧化碳气体与水蒸气混合后进入预热器加热升温后进入加热器,并达到所需温度后,与干重整转化炉出口的合成气混合后再次流入干重整转化炉;天然气二氧化碳干重整单元,天然气和一定纯度二氧化碳气体经过预热后进入干重整转化炉。
-
公开(公告)号:CN118287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85461.9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氮多孔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模板剂溶解于水中,加入均三甲苯和含锌无机盐,得到溶液A;(2)将三聚氰胺、甲醛水溶液和无机碱加入水中,加热进行反应,得到溶液B;(3)将所述溶液A和所述溶液B混合,加入盐酸水溶液和硅源,收集沉淀;(4)将所述沉淀烘干后在900~1100℃下热解以进行炭化并使锌挥发形成孔隙结构,得到所述二氧化碳吸附材料。本发明材料具有高含氮量和比表面积,CO2吸附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