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92342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10076.8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烟草提取物味觉成分的分离测定方法,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1、将烟叶或烟丝用溶剂提取得到烟草提取物;2、称取提取物,用超滤膜过滤后,通过柱层色谱分级分离,紫外检测仪检测不同波长下流分的吸光度,收集各个流分,分别标记为P1、P2、……等;3、将各流分用冻干机冻干,用于味觉测定使用。本发明以味觉活性为向导,用柱层色谱对主流烟气粒相物进行分级分离,用自动流分收集器收集不同数量的流分,然后根据国际标准ISO3972:2011、ISO3972:1991,筛选主要的味觉活性代谢物,最后通过溶剂逐步稀释得到每一流分的味觉活性值。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流程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087421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353130.3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蜀葵花提取物联产制备方法,以蜀葵花为原料,采用提取、分离手段,利用同一批原料分步制备出两种烟用香料,步骤如下:a.将干燥的蜀葵花,除杂、粉碎;b.用乙醇提取、浓缩得蜀葵花醇提物;c.醇提后的料渣加入氨水溶液提取;d.冷却,用盐酸调节pH值,加入酶制剂恒温反应;再加热浸提、减压浓缩后即得蜀葵花水提浓缩液。本发明的最大特点在于:提供了以蜀葵花为原料制备的“蜀葵花醇提物”和“蜀葵花水提浓缩液”两种新型烟用香料,该香料的应用均不改变卷烟的原有性能和加工工艺,改善了卷烟的香气品质,提高了卷烟燃吸时的感官舒适度;且蜀葵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更具有实际生产的意义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318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54695.0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马骥 , 马宇平 , 崔凯 , 陈芝飞 , 孙志涛 , 芦昶彤 , 张展 , 赵明月 , 胡有持 , 胡军 , 刘珊 , 张建勋 , 宗永立 , 屈展 , 何保江 , 霍现宽 , 杨伟平
Abstract: 一种预测烟草及烟草制品混合体系水活度和各组分含水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对烟草及烟草制品混合前各组分的吸湿等温工作曲线的绘制,利用DLP模型获取各组分的吸湿等温工作曲线方程的相关参数,根据各组分的干重百分比计算混合体系的DLP模型参数,建立混合体系的吸湿等温工作曲线方程,并结合混合体系的含水率,预测混合体系平衡时的水活度及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平衡含水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次提供了一种预测烟草及烟草制品混合体系水活度和各组分平衡含水率的方法,能够为烟草企业产品设计的水分控制方面指明方向,减少烟叶原料、辅助材料及包装材料等各组分筛选的盲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31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54695.0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马骥 , 马宇平 , 崔凯 , 陈芝飞 , 孙志涛 , 芦昶彤 , 张展 , 赵明月 , 胡有持 , 胡军 , 刘珊 , 张建勋 , 宗永立 , 屈展 , 何保江 , 霍现宽 , 杨伟平
Abstract: 一种预测烟草及烟草制品混合体系水活度和各组分含水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对烟草及烟草制品混合前各组分的吸湿等温工作曲线的绘制,利用DLP模型获取各组分的吸湿等温工作曲线方程的相关参数,根据各组分的干重百分比计算混合体系的DLP模型参数,建立混合体系的吸湿等温工作曲线方程,并结合混合体系的含水率,预测混合体系平衡时的水活度及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平衡含水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次提供了一种预测烟草及烟草制品混合体系水活度和各组分平衡含水率的方法,能够为烟草企业产品设计的水分控制方面指明方向,减少烟叶原料、辅助材料及包装材料等各组分筛选的盲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8742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53130.3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蜀葵花提取物联产制备方法,以蜀葵花为原料,采用提取、分离手段,利用同一批原料分步制备出两种烟用香料,步骤如下:a.将干燥的蜀葵花,除杂、粉碎;b.用乙醇提取、浓缩得蜀葵花醇提物;c.醇提后的料渣加入氨水溶液提取;d.冷却,用盐酸调节pH值,加入酶制剂恒温反应;再加热浸提、减压浓缩后即得蜀葵花水提浓缩液。本发明的最大特点在于:提供了以蜀葵花为原料制备的“蜀葵花醇提物”和“蜀葵花水提浓缩液”两种新型烟用香料,该香料的应用均不改变卷烟的原有性能和加工工艺,改善了卷烟的香气品质,提高了卷烟燃吸时的感官舒适度;且蜀葵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更具有实际生产的意义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130775.1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草制品调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凸显卷烟辛香特征的爆珠用香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凸显卷烟辛香特征的爆珠用香料组合物是由桂叶提取物经四级膜分离和二维柱色谱分离获得的特色风味组群复配而成。与原桂叶提取物相比,能够有效去除桂叶提取物中的感官不良成分,显著提升卷烟辛香特征,有效提升卷烟感官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55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30776.6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卷烟烟气浓度特征的香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烟草制品调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依次采用50nm陶瓷膜、50kDa卷式有机膜、5nm陶瓷膜、1kDa卷式有机膜对春黄菊提取物溶液进行膜分离,各级膜分离透过液作为下级膜分离的原料,将最后一级膜分离透过液浓缩后进行二维柱色谱分离,分别收集一维0‑40min流分对应二维41‑72min流分、一维40‑55min流分对应二维68‑93min流分、一维55‑85min流分对应87min‑100min流分、一维85‑200min对应二维28min‑57min流分后与各级膜分离截留液复配。该方法能够充分凸显春黄菊提取物特色,显著增加烟气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30776.6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卷烟烟气浓度特征的香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烟草制品调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依次采用50nm陶瓷膜、50kDa卷式有机膜、5nm陶瓷膜、1kDa卷式有机膜对春黄菊提取物溶液进行膜分离,各级膜分离透过液作为下级膜分离的原料,将最后一级膜分离透过液浓缩后进行二维柱色谱分离,分别收集一维0‑40min流分对应二维41‑72min流分、一维40‑55min流分对应二维68‑93min流分、一维55‑85min流分对应87min‑100min流分、一维85‑200min对应二维28min‑57min流分后与各级膜分离截留液复配。该方法能够充分凸显春黄菊提取物特色,显著增加烟气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3220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364234.8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快速检测爆炸物的方法,尤其是对于苦味酸的痕量检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该荧光传感器为石墨烯复合材料溶于溶剂制成的浓度为1×10‑4~1×10‑6mol/L的溶液;所述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和式I所示的聚合物,该聚合物通过氧化石墨烯的原位还原,以非共价键形式修饰石墨烯。在苦味酸浓度为1.3×10‑3~3.3ppm范围内,该荧光传感器荧光强度的降低与含硝基爆炸物浓度呈线性关系,可实现定量检测;该荧光传感器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和AIE效应,可实现苦味酸的痕量定性定量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35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95444.5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烟草特有亚硝胺对动物体暴露风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TSNAs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计算AUC值,根据AUC值计算α‑羟基化系数;检测O6‑mG和O2‑POB‑dT含量;根据检测得到的O6‑mG和O2‑POB‑dT的含量值之和,获得代表性DNA加合物产量;2)根据α‑羟基化系数和代表性DNA加合物产量,评估α‑羟基化代谢程度,预测TSNAs对动物体的暴露风险。该方法根据α‑羟基化系数和代表性DNA加合物的产量来评估TSNAs暴露后在不同个体内的α‑羟基化反应程度,进而为评价TSNAs的潜在暴露风险提供量化指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