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23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0455273.0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划分六类潜在污染风险源;步骤二、确定特征污染物毒性、迁移性、降解性的权重,并确定其危害性;步骤三、建立污染风险源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模型,并综合确定风险源的危害性;步骤四、建立风险源发生条件评价指数分级;步骤五、建立风险源贡献率模型,计算潜在污染风险源强度;步骤六、对各类潜在污染风险源贡献率进行分级。本发明利于明确研究区中潜在污染风险源的重点识别范围;利于识别出特征污染物的危害性等级,做到有针对性防治;利于全面评价污染源的危害性,对六大类污染风险源进行综合管控;通过不同区域的各污染源风险贡献率,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和方案。

    一种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236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55273.0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划分六类潜在污染风险源;步骤二、确定特征污染物毒性、迁移性、降解性的权重,并确定其危害性;步骤三、建立污染风险源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模型,并综合确定风险源的危害性;步骤四、建立风险源发生条件评价指数分级;步骤五、建立风险源贡献率模型,计算潜在污染风险源强度;步骤六、对各类潜在污染风险源贡献率进行分级。本发明利于明确研究区中潜在污染风险源的重点识别范围;利于识别出特征污染物的危害性等级,做到有针对性防治;利于全面评价污染源的危害性,对六大类污染风险源进行综合管控;通过不同区域的各污染源风险贡献率,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和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