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079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91765.7
申请日:2020-08-08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IPC分类号: B09C1/00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摘要: 一种原位注入-高压旋喷注射修复地下水污染注入药剂扩散半径的确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明确污染场地含水介质类型、药剂类型、注浆方式以及考虑药剂是否具有粘度时变性,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确定注入半径;步骤2:通过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软件预测药剂在含水层中经过对流、弥散和与污染物反应后的迁移距离,将药剂被喷射到达的位置到地下水水流下游药剂浓度为初始浓度1%边界的最大距离作为迁移半径;步骤3:采用药剂+高压旋喷注射工艺注入受污染含水层中,药剂扩散半径=注入半径+迁移半径。本发明可以为开展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的高效经济修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0079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791765.7
申请日:2020-08-08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IPC分类号: B09C1/00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摘要: 一种原位注入‑高压旋喷注射修复地下水污染注入药剂扩散半径的确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明确污染场地含水介质类型、药剂类型、注浆方式以及考虑药剂是否具有粘度时变性,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确定注入半径;步骤2:通过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软件预测药剂在含水层中经过对流、弥散和与污染物反应后的迁移距离,将药剂被喷射到达的位置到地下水水流下游药剂浓度为初始浓度1%边界的最大距离作为迁移半径;步骤3:采用药剂+高压旋喷注射工艺注入受污染含水层中,药剂扩散半径=注入半径+迁移半径。本发明可以为开展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的高效经济修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41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02116.9
申请日:2020-03-20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摘要: 一种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根据污染源排放特征和水环境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法构建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2)系统分析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相对重要性,建立层次结构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预警指标进行权重赋值;3)确定预警指标分级及阈值标准,计算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综合指数;4)确定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分级标准,根据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综合指数,确定突发水污染事故警情级别。本发明能合理评估突发水污染事故影响程度和范围,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0606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06763.8
申请日:2019-12-18
申请人: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30/02
摘要: 一种含水层硝酸盐反硝化速率原位测定方法:1)抽取特定含水层的地下水,加入同位素标记的KNO3(15N)和KBr药剂;2)将步骤1的地下水注入到井下预定深度;3)步骤2的注入完成后,分不同时间采集地下水样至容器中,通过氦气置换出等体积水样,收集容器中上层气体,提取气体产物;4)测定步骤3提取的气体产物中的同位素气体15N2O-N+15N2-N浓度,同时分别测定不同时间采集地下水样中的示踪剂15N和Br-浓度及反应物的残留量的浓度,并将各测试因子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浓度穿透曲线,采用15N同位素示踪剂法计算含水层中硝酸盐反硝化速率。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8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54855.X
申请日:2023-10-19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钒酸盐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aCl、KCl、钒盐、稀土源加入到电解槽中混合;以钼电极为阳极,碳棒为阴极,在电解温度为750~900℃、电流为0.5~1Acm‑2的条件下电解0.5~2h,将电解槽中的沉积物取出,冷却至室温,洗涤,过滤,烘干,得到稀土钒酸盐吸附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来源广泛的钒酸盐作为原料,与稀土源在熔盐电解条件下制备具有四方锆石结构的纳米级稀土钒酸盐颗粒,结晶性好,还具有比表面积大、产量大、无杂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7788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5922.2
申请日:2021-12-02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72 , C02F3/34 , C12P3/00 , C12R1/40 , C02F101/20 , C02F103/06
摘要: 一种包裹生物炭的生物炭‑锰复合材料,通过下述方法得到:1)取恶臭假单胞菌菌株于灭菌后的NB液体培养基中扩增;2)取步骤1培养好的菌液于生长培养基或营养培养基中,调节菌液使初始菌液浓度OD600≈0.8,设置初始Mn(II)浓度为15‑30mg/L,于室温黑暗条件下反应形成黑色悬浮液;3)向步骤2制备的黑色悬浮液中添加无菌生物炭,于室温黑暗条件下继续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色沉淀物继续添加微生物絮凝剂,室温避光条件下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材料能够充分发挥BMO的氧化性能和BC的吸附性能,是一种能够较好地去除地下水中剧毒性的重金属铊的高效、环保和新型的生物修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7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58650.6
申请日:2021-03-10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D06M10/08 ,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摘要: 一种巯基功能化纤维,通过下述方法得到:步骤1,称取基质纤维,并加入氨基功能试剂于微波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得到氨基功能化纤维;步骤2,称取步骤1中得到的氨基功能化纤维,并加入酰氯功能试剂于微波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得到酰氯功能化纤维;步骤3,称取步骤2中得到的酰氯功能化纤维,并加入巯基功能试剂于微波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得到巯基功能化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上述巯基功能化纤维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功能纤维功能化效率不高、吸附选择性差等问题,采用本发明的巯基功能化纤维不仅功能化效率高,同时可以实现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08416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028606.5
申请日:2019-10-25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B01J23/889 , B01J35/08 , B01J35/10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4
摘要: 一种负载零价铁的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氧化还原法,选择亚铁盐、稳定剂和高锰酸盐制备铁锰氧化物(FMBO)前驱体,在保护气氛中滴加还原剂和铁盐至含有FMBO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和冷冻干燥,由此制得所述负载零价铁的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FMBO@ZVI)。本发明制备的粉末,比表面积较大,形貌表面光滑,由球型结构颗粒密集排布形成,颗粒大小均匀,其中零价铁(ZVI)的原子百分比在50%~80%;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还原性,能够充分发挥零价铁的还原作用,极大增强对难降解硝基苯的降解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2085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711163537.X
申请日:2017-11-20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C02F1/00 , E03B3/34 , C02F103/06
摘要: 一种基于污染阻控的地下水中DNAPL污染修复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垂直阻隔墙、抽出处理单元和回灌单元,垂直阻隔墙布设于受污染区周围,以将受污染地下水阻隔于所述垂直阻隔墙内;抽出处理单元包括布设于受污染区内的若干抽水井和地表处理设施,通过若干抽水井将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并送至地表处理设施内进行处理;回灌单元包括若干回灌井管,通过所述若干回灌井管将经所述地表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回灌至受污染区目标含水层。进一步地,提供了使用上述系统的修复方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抽出处理法效果不佳,常常出现拖尾反弹现象的难题,更有效的完成地下水污染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848037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293902.7
申请日:2018-04-03
申请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摘要: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的原位热脱附‑氧化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该系统及方法通过对原位热脱附‑氧化修复过程中流量、温度以及污染物的实时监控,对鼓风装置、加热装置、抽出装置和供氧装置等进行自动控制,可有效解决进气量、温度和尾气排放之间相互控制的关键问题,保证了系统运行过程中流量、温度的稳定控制,实现原位热脱附‑氧化过程自动、高效、节能、连续稳定的控制,确保污染场地有机污染物连续节能高效的去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