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式与菲涅尔太阳能热混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7356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59262.0

    申请日:2012-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槽式与菲涅尔太阳能热混合发电系统,包含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中,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为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连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再连接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再连接蒸汽轮发电机组,蒸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后凝结水连接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本发明与纯槽式相比,主蒸汽温度提高,发电效率提高,槽式太阳能集热场部分投资减小;与纯菲涅尔式相比,蒸发段由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器承担,有效解决了菲涅尔蒸发段集热管内气液两相流的问题。此电站整体造价较低,且发电效率较高。

    褐煤滚筒烟气预干燥发电集成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59118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10842.9

    申请日:2011-04-2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褐煤滚筒烟气预干燥发电集成系统及工艺,将褐煤滚筒烟气干燥系统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燃烧系统相结合,包含依次连接的锅炉供煤装置、锅炉、省煤器、脱硝装置、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和脱硫装置;还包含依次连接的褐煤供煤装置、滚筒干燥机、袋式粉煤收集器和预干燥增压风机;所述脱硝装置的烟气出口还与滚筒干燥机的烟气入口相连,滚筒干燥机的出料端与锅炉供煤装置相连接,预干燥增压风机的出口与脱硫装置的入口烟道相连。锅炉的烟气部分被分流到滚筒干燥机对褐煤原料进行预干燥,充分利用了电厂的烟气余热,锅炉的效率提高,并且降低了燃烧污染物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预干燥后的煤质水分下降,使得锅炉及其辅机设备投资降低。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软管保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704413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98250.9

    申请日:2014-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软管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是用于给太阳能集热系统中与钢管相连接的导热油软管保温,本实用新型突出创新点在于,将一保温软管套设于所述导热油软管上,并在该保温软管两侧设置保温堵块,使之形成一供导热油软管自由转动的空间,并加强自由转动空间的密封性。这种保温结构能够保证该导热油软管活动灵活,由于保温材料并非直接敷设在该导热油软管上,使得该导热油软管两端与钢管的接头处受力减小,防止接头松动,有利于提高该导热油软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槽式太阳能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362422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446615.8

    申请日:2013-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槽式太阳能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其包含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及有机肯朗循环发电系统,该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包含导热油输送管及导热油回收管,该有机肯朗循环发电系统包含导热油换热器,该导热油输送管及导热油回收管与导热油换热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与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相结合,与纯槽式相比,常规岛部分发电效率提高,集热场部分投资减小;与其他有机朗肯循环(ORC)联合发电系统相比,由槽式太阳能集热场取代了燃烧加热系统,更加环保,发电效率较高。

    塔式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789125U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20419119.9

    申请日:2012-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Y02P90/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塔式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含相互连接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余热锅炉和蒸汽轮发电机组,余热锅炉还连接燃气轮发电机组。该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含吸热塔、定日镜场,吸热塔连接塔式太阳能储热子系统;塔式太阳能储热子系统连接蒸汽发生系统;蒸汽发生系统连接余热锅炉和蒸汽轮发电机组。与纯塔太阳能热发电相比,提高机组的稳定性,热效率显著提高;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电网的峰谷相适应、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新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869344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098833.1

    申请日:2014-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结构,包括集热管、槽式抛物面反射镜和用于固定所述槽式抛物面反射镜的反射镜支架,其突出改进点在于,所述集热管固定在集热管专用支架上,所述集热管专用支架固定在地面上,使得所述集热管保持静止。本实用新型具体提出了空心旋转轴和实心旋转轴两种方案,两种方案主旨都是让槽式抛物面反射镜通过旋转轴围绕固定不动的集热管转动聚光,克服现有技术中集热管需要移动,从而导致集热管和主油管之间需要活动连接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使得集热管与主油管之间通过刚性连接即可,避免了导热油等泄露的危险。

    组合切换式燃机天然气加热和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515700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724613.0

    申请日:2013-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切换式燃机天然气加热和冷却系统,其包含天然气加热系统、天然气增压机冷却系统及闭式水换热器;该闭式水换热器进水端连接闭式水回水母管,出水端连接闭式水供水母管;供水管连接天然气增压机冷却系统及天然气加热系统,该第一供水支管上设置切换阀五,该第二供水支管上设置切换阀七;该第一进水端通过切换阀一连接回水管,回水管连接天然气增压机冷却系统及天然气加热系统,该第一回水支管上设置切换阀六,该第二回水支管上设置切换阀八;该闭式水供水母管连接回水管,切换阀二设于第三回水支管;该第二出水端通过第三供水支管连接供水管,切换阀三设置于第三供水支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新的组合切换式天然气加热和冷却系统。

    槽式与菲涅尔太阳能热混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673593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362472.8

    申请日:2012-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S2023/872 Y02E1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槽式与菲涅尔太阳能热混合发电系统,包含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中,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为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连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再连接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再连接蒸汽轮发电机组,蒸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后凝结水连接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与纯槽式相比,主蒸汽温度提高,发电效率提高,槽式太阳能集热场部分投资减小;与纯菲涅尔式相比,蒸发段由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器承担,有效解决了菲涅尔蒸发段集热管内气液两相流的问题。此电站整体造价较低,且发电效率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