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205632U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20313385.9
申请日:2011-08-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直流融冰线路短接专用共静触头隔离开关,涉及电网输电线路直流融冰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简单方便的实现融冰线路自动短接的隔离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包括三个成“一”字型顺序排列的绝缘瓷瓶,其中左右两边的绝缘瓷瓶(操作用绝缘瓷瓶不计入),顶部分别设置有由电动操作机构驱动的水平伸缩式主刀闸,主刀闸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动触头,两个动触头分别与接线端子板1、接线端子板3电气连通;位于中间的绝缘瓷瓶顶部设置有静触头1与静触头2,两个静触头之间电气连通,且静触头与接线端子板2电气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目前线路短接方法存在的停运时间长,可靠性低以及接线工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6324.1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邢军 , 何松洋 , 蒲凡 , 刘洪昌 , 何文俊 , 李力 , 黄兴 , 刘翔云 , 韩大刚 , 李育兵 , 李钟 , 龚涛 , 王梦杰 , 李磊 , 向越 , 余国庆 , 邓儒杰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铁塔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基于有限元软件分析的铁塔位移计算方法模型处理复杂,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虚功原理的输电铁塔位移计算方法,包括S1:建立输电铁塔模型,输电铁塔的各杆件单独进行建模;S2:假设输电铁塔初始螺栓滑移量为0;S3:在输电铁塔模型中施加荷载,计算各杆件轴力;S4:在输电铁塔模型中,在预求节点预求方向上施加单位力,计算各杆件虚内力;S5:计算总体杆件弹性变形值;S6:进行杆件类别和杆件端头连接点数识别;S7:选取螺栓滑移模型;S8:计算总体螺栓滑移变形值;S9:计算输电铁塔预求节点预求方向上的总位移,总位移为总体弹性变形值和总体螺栓滑移变形值之和。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85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1241591.0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风偏用“Ч”型悬垂串,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悬垂联板,绝缘子串组,联板,支柱绝缘子串和I型绝缘子串,铁塔横担,悬垂联板连接绝缘子串组,绝缘子串组与联板连接,联板分别与支柱绝缘子串和I型绝缘子串连接,支柱绝缘子串下端与I型绝缘子串下端呈锐角夹角,支柱绝缘子串与I型绝缘子串均与铁塔横担连接,I型绝缘子串与所述铁塔横担垂直连接;其中,绝缘子串组包括两个并列的绝缘子串。该结构能够保证导线与铁塔之间的空气间隙在沙尘暴等恶劣气象条件下不超限,从而能够适用于大风地区的输电线路直线铁塔边相,防止架空输电线路风偏闪络,避免导致大面积的停电事故,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0483.5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邢军 , 何松洋 , 刘翔云 , 李磊 , 何文俊 , 吴怡敏 , 马海云 , 余波 , 李力 , 梁明 , 胡全 , 韩大刚 , 蒲凡 , 李钟 , 龚涛 , 刘洪昌 , 鄢秀庆 , 谢玉洁 , 李林 , 高见 , 王梦杰 , 陈俊帆 , 张利如 , 余斌 , 刘畅 , 罗海力 , 陈强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终端塔差异化间距型挂点设计方法,包括:在实际挂点间距的取值区间内确定初设构件尺寸和节点螺栓数量;根据线路侧和门构侧挂点间距存在差异产生的主材角钢集中效应确定主材角钢在Y、Z方向上所承受的剪力效应以及主材角钢承受的双向压弯效应;以主材角钢抗剪强度设计值为基准对主材角钢的最不利剪力效应进行验算,以主材角钢的屈服强度设计值为基准对主材角钢的双向压弯效应产生的最大内力进行验算;判断当前Y‑Y平面和Z‑Z平面内节点螺栓数量设计值是否分别能够满足节点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要求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要求。本发明能够应对终端塔线路侧和门构侧挂点间距要求不同时的设计工况,设计结果可靠,能够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0941.1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松洋 , 黄兴 , 李磊 , 何文俊 , 张如宝 , 吴怡敏 , 余波 , 刘翔云 , 李力 , 马海云 , 韩大刚 , 廖邢军 , 李钟 , 蒲凡 , 龚涛 , 向越 , 张杨宾 , 刘洪昌 , 汤欢 , 陈俊帆 , 谢玉洁 , 余斌 , 李林 , 罗海力 , 张利如 , 董碧霞 , 王梦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耗能型构件受拉试验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受拉试验装置包括固定端板、加载端板、加载单元和耗能弹性单元,固定端板固定在固定工位,加载端板用于固定受拉构件,加载单元一端与所述固定端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抵接于加载端板或与加载端板固定连接,耗能弹性单元设置在固定端板和弹性端板之间,耗能弹性单元具有弹性恢复趋势,弹性恢复趋势用以限制加载单元的加载趋势;并提出了上述装置选型的设计方法,还提出了应用该装置的试验方法。能够有效消耗受拉构件瞬时拉断所产生的瞬时动能,进而避免加载装置发生冲击破坏。受拉构件的受拉承载力试验过程可靠,试验结果准确,为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分析提供有效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21838.9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松洋 , 刘翔云 , 吴怡敏 , 马海云 , 李磊 , 余波 , 韩大刚 , 黄兴 , 辜良雨 , 廖邢军 , 李钟 , 蒲凡 , 龚涛 , 李力 , 向越 , 张杨宾 , 陈俊帆 , 汤欢 , 谢玉洁 , 陈强 , 王成 , 刘畅 , 李林 , 余斌 , 王梦杰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基础病害多因素多层次评估方法,包括:将基础病害按功能性需求分为安全性病害和使用性病害;将不同损伤类型的基础病害分别划分为安全性病害或使用性病害;对输电线路基础存在的每种安全性病害和使用性病害进行专项评估定级;根据安全性病害和使用性病害的专项评估定级结果,确定输电线路基础病害的综合评定等级;对于综合评定等级满足要求的无需进行加固修复,对于综合评定等级不满足要求的,按病害权重确定加固顺序,并按加固顺序对各类型病害进行加固修复。实现输电线路基础的全过程分级加固,从整体性考量各类病害的重要程度,设立科学的加固顺序,提升电网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1850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577436.9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松洋 , 马海云 , 蒋锐 , 韩大刚 , 王劲 , 李力 , 黄兴 , 刘翔云 , 冯勇 , 鄢秀庆 , 辜良雨 , 刘洪昌 , 李林 , 廖邢军 , 周建军 , 董碧霞 , 余斌 , 罗海力 , 蒲凡 , 汤欢 , 高见 , 刘进通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铁塔设计领域,旨在解决挂点受力模式复杂,工程设计中难以实现结构设计和校验的问题,提供输电塔挂线角钢螺栓群空间受力设计方法,挂线角钢的一面上设置有挂线孔、另一面上设有螺栓孔群;螺栓群的空间拉弯耦合效应计算时,螺栓群绕Y轴弯曲的中和轴IY‑Y为螺栓群中心位置,绕X轴弯曲的中和轴IX‑X为X向最外排螺栓与肢边的中心线;空间拉弯效应计算,把外力F转化到X、Y两个方向后,再进行内力计算;根据中和轴计算X、Y方向弯矩所产生的轴拉内力,进而与FZ产生的螺栓轴拉力进行叠加,得到螺栓的轴拉合力;螺栓群的扭转效应计算,以X、Y两个方向中和轴交点为扭转中心进行计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验算合理可靠,设计方法首次提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7391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46175.0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骆俊林 , 冯勇 , 李美峰 , 谢静 , 梁明 , 黄兴 , 李力 , 高元 , 许泳 , 肖洪伟 , 马海云 , 刘翰柱 , 刘翔云 , 李育兵 , 韩大刚 , 王寒梅 , 刘洪昌 , 盛道伟 , 辜良雨 , 罗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金具三维模型的简化方法,涉及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进行边界边和边界顶点识别;步骤二:基于全边折叠算法,在边界边识别的基础上,对三维模型进行权重边折叠;步骤三:为消除三维模型中倒角,基于顶点聚类算法,识别具有接近特征的边界边顶点,并对其进行边界顶点聚类;步骤四:基于顶点聚类算法,在非边界顶点的拓扑关系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非边界顶点聚类;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输电线路金具三维模型的简化方法,该方法基于输电线路三维金具模型结构特征,在降低金具三维模型数据量的基础上,保留了其外形特征,提升了视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3779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46179.9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骆俊林 , 谢静 , 李美峰 , 李会超 , 梁明 , 黄兴 , 李力 , 高元 , 许泳 , 肖洪伟 , 马海云 , 冯勇 , 刘翰柱 , 刘翔云 , 周唯 , 鄢秀庆 , 王寒梅 , 刘洪昌 , 盛道伟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6/29 , G06T13/20 , G06Q10/06 , G06Q50/08 , G06Q50/0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传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施工动态仿真的实现方法。包括:采集基础数据;基于三维图形引擎,完成基础、铁塔、绝缘子串、导地线、施工过程中各辅助对象、跨越物、植被等建模;模型坐标转化和组装;将模型加载到GIS平台中;利用GIS平台三维渲染和空间测距功能进行仿真推演。本发明可以对输电线路任一施工阶段进行模拟,特别适合于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91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503993.7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础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础施工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提供用于山区架空输电线路的大直径人工挖孔钢管桩,其包括:管件,所述管件设置于桩孔内;所述管件内设有由桩孔开挖出的原土填充形成的原土填充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环境影响小且能够方便地实现基础施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