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7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05109.8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10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111/1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数字孪生智慧大脑构建方法,属于配电网运行态势感知及辅助决策领域;一种配电网数字孪生智慧大脑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为:构建数据接口,获取历史监测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构建智慧大脑分析决策层,搭建配电网态势感知框架,对配电网实施态势感知;构建智慧大脑多业务功能层,包括故障定位、故障类型分类、电压优化和优化调度;构建智慧大脑辅助决策层,利用优化潮流、配电网故障判别重构算法,给出配电网优化运行建议,现针对配电网运行多场景的辅助决策;用分析决策层、多业务功能层和辅助决策层对输入配电网的数据进行态势感知和辅助决策,以构建配电网数字孪生体智慧大脑。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99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0310963.4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电能优化分配方法及系统,对分布式电源模组编写身份码;获得目标节点检测信号和目标负荷检测信号,以及邻近点检测信号;将目标节点检测信号、目标负荷检测信号和邻近点检测信号输入身份码相应的电能优化配置模型,由电能优化配置模型结合配电网工况输出优化配置参数;将优化配置参数反馈给机组分控器,由机组分控器控制目标分布式电源模组工控。本发明能够实现具有多个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电能资源优化配置,协调调节相邻分布式电源的状态,使每个分布式电源为电网提供最优的电能配比,根据电网实际运行状态调整分布式电源的供给状态,能够保证分布式电源电网的稳定、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21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810387511.1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天津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磁场测量设备无法自动跟踪非标准平面的表面磁场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表面磁场测量平台,该测量平台由上位机,三轴可控位移滑台,两轴可控姿态调整装置,三个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布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以及表面磁场测量探头组成。上位机利用三个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布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该测量探头与待测表面相对位置,从而控制三轴可控位移滑台和两轴可控姿态调整装置,将磁场测量探头精确定位到电气设备指定的表面高度,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测量平面平行或者相切于电气设备表面,实现电气设备表面磁场的测量,并绘制表面磁场分布图像,直观反映电气设备表面磁场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933913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610230524.9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层数据回传链路能量收集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按一定的区域划分成簇,每个区域中的节点把数据传递给簇头后,簇头组成数据回传链路,把数据传递到数据收集器;网络中设置一个或若干个无线能量传输装置,把太阳能或风能转化为电磁能使用定向天线传输出去,簇头装备能量收集装置,能够收集存储能量。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算法能够确定针对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簇头的数据回传链路能量收集存储量的大小,能最大化系统总收益即数据回传总收益减去簇头节点收集能量所耗费的能量传输代价再减去能量存储损失代价。
-
公开(公告)号:CN107508312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570583.5
申请日:2017-07-13
Inventor: 胡安平 , 杨波 , 陶以彬 , 李官军 , 余豪杰 , 周晨 , 庄俊 , 桑丙玉 , 崔红芬 , 李跃龙 , 侯书毅 , 袁晓冬 , 范瑞祥 , 罗亚桥 , 王文彬 , 李娜 , 谢毓广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并离网运行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包括:所述αβ/dq坐标变换器、功率计算单元和功率外环控制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功率外环控制单元和所述同期控制单元均通过所述第一加法器和第二加法器与所述电压内环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压内环控制单元、dq/αβ度变换器和SVPWM模块依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避免储能变流器因并/离网运行模式的切换而引起控制架构变动,从而导致储能变流器并/离网工作模式的不可靠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13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82613.5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温度测量用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测温方法,包括光纤,光纤上设有1个或多个光纤光栅,且在光纤光栅外部设有封装机构;封装机构上开设有与锂电池极柱形状适配的孔。测温时,将设有封装机构的光纤光栅安装在每个锂电池单体的极柱上,每一个光纤光栅监测与之对应的锂电池单体的温度;将光纤接入光纤光栅解调仪即测得每一个光纤光栅的反射中心波长,再根据反射中心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相应锂电池单体的温度值该传感器可以方便地安装在锂电池组的各个电池单体的极柱上,实现对每一个电池单体的温度监测,由于光纤是光学无源器件,所以其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3958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47456.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磁信号发射器和电磁信号接收器,其中,所述的电磁信号发射器包括:无线充电信道,第一控制器及感应电路,所述感应电路通过控制器为无线充电信道提供电磁能;本发明通过电磁信号发射器的感应电路和电磁信号接收器的电感线圈的配合,容许较大的侧向位移并具有较高的耦合系数,进而无需通过手动方法重新调整充电所需电路的参数,使该参数一直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充电效率保持恒定;以实现电动公交汽车在靠近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行驶过程中,车载无线充电设备自动对准地面充电线圈组,进行高效率的无线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75083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570583.5
申请日:2017-07-13
Inventor: 胡安平 , 杨波 , 陶以彬 , 李官军 , 余豪杰 , 周晨 , 庄俊 , 桑丙玉 , 崔红芬 , 李跃龙 , 侯书毅 , 袁晓冬 , 范瑞祥 , 罗亚桥 , 王文彬 , 李娜 , 谢毓广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并离网运行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包括:所述αβ/dq坐标变换器、功率计算单元和功率外环控制单元依次连接,所述功率外环控制单元和所述同期控制单元均通过所述第一加法器和第二加法器与所述电压内环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压内环控制单元、dq/αβ度变换器和SVPWM模块依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避免储能变流器因并/离网运行模式的切换而引起控制架构变动,从而导致储能变流器并/离网工作模式的不可靠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035409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245153.2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建筑楼宇能源优化运行的需求响应系统。属用电服务技术,包括分散控制层、区域协调层和优化调度层;分散控制层的控制器采集信息后,将控制器信息上传给楼宇管理系统,再通过所述楼宇管理系统上传给区域协调层的区域资源协调器,继而上传给优化调度层的采集服务器;所述优化调度层的应用服务器与负荷控制系统交互后,下达需求响应负荷缺额指令给所述区域资源协调器,由区域资源协调器进行精细化分解,生成需求响应负荷容量等级指令,依次下达给所述楼宇管理系统、所述控制器。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实现建筑楼宇的分项用能信息数据采集的和负荷精细化控制,实现传统负荷的被动控制到主动响应,减少电网峰值负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3540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45153.2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建筑楼宇能源优化运行的需求响应系统。属用电服务技术,包括分散控制层、区域协调层和优化调度层;分散控制层的控制器采集信息后,将控制器信息上传给楼宇管理系统,再通过所述楼宇管理系统上传给区域协调层的区域资源协调器,继而上传给优化调度层的采集服务器;所述优化调度层的应用服务器与负荷控制系统交互后,下达需求响应负荷缺额指令给所述区域资源协调器,由区域资源协调器进行精细化分解,生成需求响应负荷容量等级指令,依次下达给所述楼宇管理系统、所述控制器。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可实现建筑楼宇的分项用能信息数据采集的和负荷精细化控制,实现传统负荷的被动控制到主动响应,减少电网峰值负荷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