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钴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910344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476900.7

    申请日:2017-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钴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表面活性剂、锌源、钴源和添加剂分别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其中溶剂中的所述锌源中锌离子的摩尔量与所述钴源中钴离子的摩尔量之比为1:2;将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内,然后将反应釜密封并置于180‑200℃温度条件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将所述反应产物进行清洗并干燥,得到前驱体;将所述前驱体置于500‑600℃的温度条件下热处理3‑6小时得到锌钴氧化物材料。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锌钴氧化物。本申请提供的锌钴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小,因此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481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1262670.6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括硫碳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硫碳纳米复合材料包括碳纳米管、TiO2纳米颗粒和纳米硫粉,所述碳纳米管交缠形成具有相互连通的纳米微孔隙结构的微米级碳球,所述TiO2纳米颗粒均匀分散、镶嵌在所述微米级碳球中,形成复合碳微球,所述纳米硫粉均匀填充在所述复合碳微球中。将硫渗入到TiO2纳米颗粒被碳纳米管包裹形成的复合微球中,该材料在油包水微乳体系下制备。得到的材料为具有单分散性、均一性的规则球状结构,渗硫后硫均匀的填充在微球中,在充放电过程中充分发挥容量,同时可以实现结构可控。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50236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1117716.5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适量的氧化石墨烯粉末超声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制得浓度为0.7‑1.67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S2,将钴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步骤S1得到的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钴盐的浓度为0.05~0.15M,每毫升DMF溶液含20~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S3,将混合溶液移入水热反应釜中,保持填充度为75~80%,反应釜密闭后置入防爆烘箱中,从室温以3~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95~220℃的温度并保温20~40h,自然冷却后收集反应釜内的沉淀进行洗涤、干燥,制得石墨烯改性的碳酸钴基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可控,且在对锂半电池时拥有稳定的小倍率循环表现。

    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38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557745.1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与活性炭材料,控制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与活性炭材料的质量比为1:(1~5);将所述活性炭材料制备得到锂离子电容器正极片;将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制备得到四氧化三铁电极片,并且预锂化所述四氧化三铁电极片,得到锂离子电容器负极片;采用所述锂离子电容器正极片和所述锂离子电容器负极片,以及采用有机电解液,组装成所述锂离子电容器。所述锂离子电容器表现出极佳的容量性能,同时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