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870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30836.7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高效超级电容器的低功耗在线监测设备的供电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能提供单元、电能转换装置及电能存储装置,电能提供单元与电力设备的外壁紧密贴合;电能存储装置与低功耗在线监测装置电连接;电能提供单元包括金属板和分别固定在所述金属板两面的多晶压电材料板;其中一块多晶压电材料板与电力设备的外壁紧密贴合;电能存储装置为平板式超级电容器。本发明提出的供电系统,其具有结构简单、无电磁干扰、无污染、易加工和易实现微小型化、集成化的优点,为低功耗在线监测设备提供了稳定、可靠且有效的供电来源,进而保证了电力设备上的低功耗在线监测设备的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40952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10451002.7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串联结构的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模组,所述模组包括同一水平面上依次串联的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所述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由竖直方向依次层叠的双层电容器串联组成,所述双层电容器包括两对电极和设于两对电极之间的隔膜,每对电极包括金属电极和位于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隔膜之间的石墨烯活性电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提高超级电容器工作电压的同时,可保证其能量体积比不低于8wh/L,有效降低模组的等效内阻。
-
公开(公告)号:CN106409521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10451002.7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串联结构的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模组,所述模组包括同一水平面上依次串联的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所述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由竖直方向依次层叠的双层电容器串联组成,所述双层电容器包括两对电极和设于两对电极之间的隔膜,每对电极包括金属电极和位于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隔膜之间的石墨烯活性电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提高超级电容器工作电压的同时,可保证其能量体积比不低于8wh/L,有效降低模组的等效内阻。
-
公开(公告)号:CN10910344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476900.7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1M4/48 , H01M4/42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钴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表面活性剂、锌源、钴源和添加剂分别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其中溶剂中的所述锌源中锌离子的摩尔量与所述钴源中钴离子的摩尔量之比为1:2;将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内,然后将反应釜密封并置于180‑200℃温度条件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将所述反应产物进行清洗并干燥,得到前驱体;将所述前驱体置于500‑600℃的温度条件下热处理3‑6小时得到锌钴氧化物材料。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锌钴氧化物。本申请提供的锌钴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小,因此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9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0592133.0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三聚氰胺为氮源,有机酸为碳源,改性石墨烯为导电桥梁,将三聚氰胺、有机酸、改性石墨烯在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硅碳材料,混合均匀,干燥;将混合好的干燥物料研磨过筛,然后将物料转移至回转炉中,通入惰性气氛,加热至100~500℃,三聚氰胺与有机酸、改性石墨烯反应后原位生成的功能结构组分包覆在硅碳复合材料表面;然后继续升温碳化,得到包覆均一的氮掺杂碳包覆硅碳复合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原位氮掺杂碳包覆硅碳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循环性能提升明显,倍率性能好。而且该方法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81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1262670.6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括硫碳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硫碳纳米复合材料包括碳纳米管、TiO2纳米颗粒和纳米硫粉,所述碳纳米管交缠形成具有相互连通的纳米微孔隙结构的微米级碳球,所述TiO2纳米颗粒均匀分散、镶嵌在所述微米级碳球中,形成复合碳微球,所述纳米硫粉均匀填充在所述复合碳微球中。将硫渗入到TiO2纳米颗粒被碳纳米管包裹形成的复合微球中,该材料在油包水微乳体系下制备。得到的材料为具有单分散性、均一性的规则球状结构,渗硫后硫均匀的填充在微球中,在充放电过程中充分发挥容量,同时可以实现结构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236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1117716.5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适量的氧化石墨烯粉末超声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制得浓度为0.7‑1.67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S2,将钴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步骤S1得到的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钴盐的浓度为0.05~0.15M,每毫升DMF溶液含20~30mg聚乙烯吡咯烷酮;S3,将混合溶液移入水热反应釜中,保持填充度为75~80%,反应釜密闭后置入防爆烘箱中,从室温以3~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95~220℃的温度并保温20~40h,自然冷却后收集反应釜内的沉淀进行洗涤、干燥,制得石墨烯改性的碳酸钴基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可控,且在对锂半电池时拥有稳定的小倍率循环表现。
-
-
公开(公告)号:CN1092438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557745.1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与活性炭材料,控制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与活性炭材料的质量比为1:(1~5);将所述活性炭材料制备得到锂离子电容器正极片;将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制备得到四氧化三铁电极片,并且预锂化所述四氧化三铁电极片,得到锂离子电容器负极片;采用所述锂离子电容器正极片和所述锂离子电容器负极片,以及采用有机电解液,组装成所述锂离子电容器。所述锂离子电容器表现出极佳的容量性能,同时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2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50789.3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纳米硅与石墨固相混合,过筛,然后与无定型碳前驱体固相混合,过筛,振动成型,烧结,得到硅碳负极材料,其中,通过过筛的步骤分散石墨、纳米硅和无定型碳前躯体,实现了纳米硅均匀的包覆于石墨表面,无定型碳前驱体均匀包覆于纳米硅表面;通过振动成型的步骤,实现了无定形碳前驱体与纳米硅、纳米硅与石墨面面接触,无空隙存在;通过烧结的步骤,实现了挥发性物质由内到外慢慢挥发,从而避免了由于挥发性物质产生巨大的气体压力而造孔的情形发生;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硅碳负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