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1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16006.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暂态过电压多测点同步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选择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的多个测点进行过电压监测的触发模式;获取与所述触发模式相对应的触发条件以及当前的监测信号,判断所述监测信号是否满足触发条件;当判断出所述监测信号满足触发条件时,通过同步单元向多个测点中的每个采集单元发送同步信号;通过多个测点中的每个采集单元基于接收的同步信号进行电压信号的采集,并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存储,通过存储的电压信号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的暂态过电压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481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25064.1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19/165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压级联式电池储能单元的过电压测量系统及其布置方法,该过电压测量系统包括:高压臂电阻、低压臂电阻、高电位采集模块、光纤和远端模块。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电压测量系统及其布置方法,可监测高压级联式电池储能单元及其对地的高频过电压,且过电压测量系统采用高电位采集和低电位存储隔离的方式,可安全存储过电压数据,同时可与储能系统中已有的PCS和电池主控制器配合,为储能系统故障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设备厂家和运维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对提高储能系统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66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24540.4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刻的聚类检测方法和装置,包括:将系统各条馈线零序电流作为原始数据集,通过预先构建的低通滤波器对所述原始数据集进行滤波,获得馈线零序电流的多维特征数据集;对多维特征数据集进行分析,提取系统各条馈线零序电流的主成分,获取包含时间维度的二维特征数据集;将二维特征数据集通过希尔伯特变换,升级为包含时间维度的三维特征数据集;通过转移投影的方法,将所述三维特征数据集降维为不包含时间维度的二维特征数据集;基于密度的聚类操作,将不包含时间维度的二维特征数据集分为故障数据和非故障数据,将故障数据和非故障数据的分离点确定为故障发生时刻。解决瞬时故障发生时段难以识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7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60006.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Inventor: 李辉 , 刘健犇 , 覃兆宇 , 武文华 , 袁光裕 , 褚凡武 , 陈江波 , 邱进 , 赵军 , 万保权 , 张建功 , 戴敏 , 邵苠峰 , 尹晶 , 陈尚 , 王曌钒 , 费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干扰全内置式GIS气体无源光学传感器,包括安装部、柔性连接部、检测组件和两个柔性光波导,使用时可将其通过安装部连接GIS,并使检测组件位于绝缘气体中,通过一个柔性光波导输入检测激光,检测激光经光输入部发射后,经过多个反射棱镜反射并被光输出部接收,并从另一个柔性光波导输出。通过分析反射后输出的光波便可以对GIS内气体的组分等信息进行分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柔性连接部将检测组件与安装部连接至一起,并通过柔性光波导输入输出激光,使得检测组件与其他部件均不是刚性连接,不会被GIS的振动所影响,减少光线偏移误差的累计,保证检测效果,达到很好的抗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6282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432276.5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李辉 , 陈江波 , 陈浩然 , 戴敏 , 陈维江 , 吕军 , 宁昕 , 田野 , 陈金猛 , 方茂欢 , 蒋元宇 , 邱进 , 马硕 , 翟文鹏 , 蔡胜伟 , 郭慧浩 , 邵苠峰 , 尹晶 , 费烨 , 何妍 , 陈程 , 杜砚 , 程婷 , 王华云 , 郑蜀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ftmax确定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网中线路的多个预设节点中每个预设节点的故障数据;对所述故障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故障特征数据,并建立故障标识与故障特征数据库;将所述故障标识与故障特征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故障类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根据预设迭代次数利用Softmax回归模型和训练集进行选线辨识训练确定最优参数,以确定最优参数对应的Softmax回归模型;利用所述最优参数对应的Softmax回归模型根据电网的实时故障数据对故障类型和位置进行预测,以确定配电网单向接地故障选线。本发明运用数据对Softmax回归模型进行训练并验证,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及选线准确性,促进了新型配电终端的研发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877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04988.5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83 , C04B35/622 , H01R4/66 , H01B1/12 , H01B13/00 , C08L79/04 , C08L63/00 , C08L61/06 , C08K3/04 , C08K7/06 , C08J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石墨接地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预设配比的树脂、成炭剂和导电材料混合后搅拌形成成碳树脂;采用所述成碳树脂浸渍碳骨架材料;将浸渍后的所述碳骨架材料按预设铺层方式进行铺层叠放,并在加热条件下固化成碳骨架复合材料;将固化的所述碳骨架复合材料高温碳化,并热压成增强石墨带;将所述增强石墨带进一步通过裁剪、编织、加捻或卷制制备成柔性石墨接地材料。本发明通过将成碳树脂浸渍碳骨架材料后,固化碳化,在碳骨架材料表面直接生成石墨碳层,提高了石墨和碳骨架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同时通过引入PSF成炭剂,提高了树脂的成碳率和致密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71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1582956.1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壁面传热的综合管廊排热通风设计方法,包括:基于相关规范给出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量,根据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量设计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系统;建立所述综合管廊的一维分析模型,并对所述S1中的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系统进行排热分析,对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系统参数进行修改;根据S2中的所述综合管廊的排热通风系统、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建立所述综合管廊的三维节段模型,建立所述综合管廊的三维节段模型的温度场、速度场、湿度场,对所述综合的管廊内设备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消除了规范定性设计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与不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9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0220422.X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辉 , 陈江波 , 宁昕 , 刘日亮 , 万保权 , 戴敏 , 邵苠峰 , 杜砚 , 邱进 , 田野 , 刘一涛 , 程婷 , 吴雪琼 , 尹晶 , 毛安澜 , 陈尚 , 蔡胜伟 , 郭慧浩 , 何妍 , 陈程 , 国江 , 尹婷 , 姚涛 , 程磊 , 陈智伟 , 朱丝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配电网接地故障电弧模拟装置及电弧处置设备验证方法。该模拟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间隙调节装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间隙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间隙调节装置控制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电极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间隙变大或变小;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绝缘气体;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不小于预先确定的数值,且所述间隙调节装置控制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预先确定的数值时,所述间隙内的绝缘气体产生电弧放电。其使用可靠、调节方便且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001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663745.1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宽频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待分析的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拆分为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利用阻抗分析仪,分别测量各有源器件和各无源器件的阻抗特性数据;根据测量得到的各有源器件和各无源器件的阻抗特性数据,分别得到用于拟合各有源器件和各无源器件的阻抗特性的有理函数表达式;根据各有理函数表达式,分别确定各有源器件和各无源器件对应的元器件宽频模型;综合各有源器件和各无源器件分别对应的元器件宽频模型,得到待分析的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的宽频模型,其中,待分析的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的宽频模型由RL串联电路、CG并联电路和RLCG串并联电路组合而成。该方法建立宽频模型时快速且准确,提高了仿真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8771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504988.5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83 , C04B35/622 , H01R4/66 , H01B1/12 , H01B13/00 , C08L79/04 , C08L63/00 , C08L61/06 , C08K3/04 , C08K7/06 , C08J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石墨接地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预设配比的树脂、成炭剂和导电材料混合后搅拌形成成碳树脂;采用所述成碳树脂浸渍碳骨架材料;将浸渍后的所述碳骨架材料按预设铺层方式进行铺层叠放,并在加热条件下固化成碳骨架复合材料;将固化的所述碳骨架复合材料高温碳化,并热压成增强石墨带;将所述增强石墨带进一步通过裁剪、编织、加捻或卷制制备成柔性石墨接地材料。本发明通过将成碳树脂浸渍碳骨架材料后,固化碳化,在碳骨架材料表面直接生成石墨碳层,提高了石墨和碳骨架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同时通过引入PSF成炭剂,提高了树脂的成碳率和致密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