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5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842089.0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前馈功能的自适应控制特性的水轮机组调节系统,包括:前馈调节模块、功率PID调节模块、执行机构、水轮机以及发电机;所述前馈调节模块用于对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做速率限制处理,并将速率限制处理后的指令发送至所述执行机构,其中所述机组一次调频为给定频率与所述发电机提供的频率反馈信号的差值,所述机组一次功率为给定功率与所述发电机提供的功率反馈信号的差值;所述功率PID调节模块用于对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做PID调节,将PID调节处理后的指令与速率限制处理后的指令相加,并将相加后的指令发送至所述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所述水轮机执行相应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1267134.9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在电网侧,通过进行扰动试验,基于电网响应确定电网暂态稳定主导发电机,在发电机侧,通过在实际机组上进行扰动试验,计算基于主导发电机响应的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根据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计算发电机稳定量化指标对参数灵敏度,并根据所述指标对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参数灵敏度对参数进行差异化优化,从发电机侧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本发明从网源协调的角度研究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性能优化方法,基于性能差异化思想提出提升暂态稳定性能优化技术,解决了如何针对不同电网的不同主导稳定问题进行差异化控制的现有技术难点,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9621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832796.X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的网源协调控制方法,其包括:通过灵敏度分析识别出电网侧适应不同运行工况的主导发电机;确定发电机侧主导发电机暂态电压稳定控制性能评估指标及实测方法;基于性能差异化思想,结合电网侧暂态电压稳定特性,确定发电机暂态电压的稳定性控制措施,解决对提升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方法的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0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46134.0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动态增益对凸极发电机阻尼的关联程度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将附加调差引入菲利蒲‑海佛隆模型,获取扩展的菲利蒲‑海佛隆模型并确定模型系数;根据扩展的菲利蒲‑海佛隆模型确定给定电压调节器动态增益下的凸极发电机总体阻尼转矩系数的表达式;根据扩展的菲利蒲‑海佛隆模型确定系统特征方程,并通过求解所述系统特征方程的特征值,确定系统的振荡频率;将所述扩展的菲利蒲‑海佛隆模型的系数和系统的振荡频率带入所述凸极发电机总体阻尼转矩系数的表达式,获取不同电压调节器动态增益下的凸极发电机总体阻尼转矩系数,以根据所述凸极发电机总体阻尼转矩系数确定电压调节器的动态增益对凸极发电机阻尼的关联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31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452478.3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励磁动态增益量化调相机暂态稳定影响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扩展后的菲利浦-海佛隆模型及模型系数;根据模型系数,获取扩展后的菲利浦-海佛隆模型的同步转矩系数模型及调相机的同步转矩系数模型;根据系统特征模型确定带有附加调差系数的振荡频率;确定扩展后的菲利浦-海佛隆模型的同步转矩系数及调相机的同步转矩系数;根据扩展后的菲利浦-海佛隆模型的同步转矩系数及调相机的同步转矩系数确定同步转矩增量,以同步转矩增量对调相机暂态稳定影响进行量化。本发明验证了衡量励磁动态增益对调相机暂态稳定影响的量化方法的准确性,显示出该实测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8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257953.0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的低励限制中长期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与励磁调节控制器以及发电机组建立通信,并接收测量信号;根据预设规则设置初始的低励限制参数,所述低励限制参数根据系统静态稳定限制以及热稳定限制确定;根据机端电压信号变化对所述低励限制参数进行实时调整;根据预设的方法获得中长期模型基本参数,根据所述中长期模型基本参数以及低励限制参数建立低励限制中长期模型;所述方法及系统搭建数模混合仿真模型,以更加真实的反应实际系统特性,通过设置低励限制参数,并根据机端电压信号变化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发电机组励磁水平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7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38931.5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8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励磁系统无功电流补偿率的现场实测方法,属于电力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发电机励磁系统无功电流补偿率的现场实测方法一种发电机励磁系统无功电流补偿率的现场实测方法包括:测量未加入无功电流补偿时发电机第一机端电压;对所述发电机加入无功电流补偿,同时测量发电机第二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根据所述第一机端电压、第二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计算得到无功电流补偿电抗;根据所述无功电流补偿电抗、发电机电抗标幺基值,计算得到无功电流补偿率。本发明通过测试发电机在无功电流补偿前后的机端电压、发电机补偿后的无功功率,即可简单计算得到发电机的无功电流补偿率,操作方法安全简单,能够有效运用于环境复杂的大型互联电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67685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910963377.X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全域低频振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及抑制方法,包括:在电功率信号处理模块中,对输入的发电机的电功率信号进行两级隔直处理,并依次进行超前滞后补偿处理和增益放大处理,以对第一预设频率范围内的低频振荡提供阻尼作用;在转速偏差处理模块中,对转速偏差信号依次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超前滞后补偿处理和增益放大处理,以对第二预设频率范围内的低频振荡提供阻尼作用。本发明的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通过电功率信号处理模块为0.3‑2Hz之间的低频振荡提供阻尼作用,通过转速偏差处理模块为0.01‑0.3Hz之间的低频振荡提供阻尼作用,两分支合成后可实现为全频域低频振荡提供优良的阻尼作用,也解决了正常运行时的反调作用,具有非常大的现场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124900.7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衡量电压测量时间常数对机组动态稳定影响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将附加调差引入单机无穷大系统的菲利蒲-海佛隆模型,并确定引入附加调差的菲利蒲-海佛隆模型的系数;获取励磁附加同步转矩系数、发电机总体同步转矩系数公式、励磁附加阻尼转矩系数和发电机总体阻尼转矩系数公式;根据扩展的菲利蒲-海佛隆模型,获取系统振荡频率;根据同步转矩系数和阻尼转矩系数增量量化电压测量时间常数对自并励机组动态稳定性影响。本发明基于扩展的菲利蒲-海佛隆模型及其特征方程的特征值,推导出的同步转矩公式简单有效,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911174558.0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网动态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在电网侧,基于电网响应确定电网对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动态稳定控制需求;在发电机侧,基于主导发电机响应确定发电机的实际动态稳定控制能力;根据动态稳定控制需求和动态稳定控制能力,基于性能差异化思想,在主导发电机上对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能进行优化,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本发明基于电网响应和主导发电机响应的动态稳定性能量化分析方法,基于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方法简单有效;在基于性能差异化思想的大电网动态稳定控制技术原理基础上,确定动态稳定性能优化方法,解决了电网动态稳定控制中电网需求和机组需求间的矛盾的技术难点,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
-
-
-
-
-
-
-
-